黃勛
外公的“四點金”(類似北京的四合院)院子北邊,有座單層的小平房,西間是他的寢室,東間則是全家的飲茶之所。說這個飲茶之處是“室”,則顯得小氣而擁擠;稱為“堂”呢,則過于威嚴(yán)而正式,我們姑且叫它茶廳吧!
常見此景——紅木大方桌邊,外公微笑著沏茶,談笑間時常露出掉光牙的口腔;以桌為中心,大人們層層地圍坐著,小孩子們則趴在地上盡情翻滾玩耍,如我一般稍大些的孫輩,則坐等喝茶。大人們愜意地倚著藤椅的靠背,雙臂置于扶手上,大笑著說家常、議時事,累了,便品外公珍藏的茶。不久精神復(fù)舊,陣陣的朗聲大笑,震得紗窗都發(fā)顫。
茶廳總有說不完的熱門話題:男人們議論著經(jīng)濟的走勢、政治的風(fēng)云;女人們交流著帶娃經(jīng)驗,并分享生活中的小妙招;孩子們開著玩笑,討論著體育賽事和學(xué)校的軼聞趣事……有時人們還“跨界”學(xué)習(xí),亦能各得其樂。
大家的一切困難,似乎都能在茶廳得到幫助。母親會指著大舅稍顯發(fā)福的身軀,分析他的體檢報告,讓他多運動;人們會請外婆進行計算,找到一個入宅新房的“吉日”;小孩子會問大一點的哥哥姐姐什么樂器好學(xué)……一杯杯熱茶下肚,醇香回腸,人們的各種焦慮仿佛也隨著縷縷茶香飄散空中,直至消失殆盡。
春節(jié),茶廳中人滿為患,有時甚至要分兵在“四點金”里另起茶爐。寒假將盡,家人們留下成堆年貨,惜別而去。茶廳漸漸不那么熱鬧了,有時甚至只有外公外婆,胖老太對著瘦老頭,茶香縷縷依然,“四點金”漸漸少了些熱鬧,多了些恬靜。有時家人們會擠時間趕來,看望二老,慰問彼此。那時,茶廳又會言笑不絕。
曾聽母親說,外公從前做生意,外婆則種田帶大十個孩子。平時,大些的孩子與外婆一同早起,摸黑挑水洗衣,照顧小的孩子,而功課也沒落下。外公不怒自威,從未呵斥過眾孩,但大家一見他便噤聲色變,專心學(xué)習(xí)。外婆忙里忙外,勤勞一生,也無暇去理會孩子們念書的事,但十個孩子都有高中甚至更高的學(xué)歷。那個年代,生活異常艱苦,而十人皆能熬過那段歲月,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亦是難能可貴。
這也許就是家風(fēng)的力量吧!外公的奮斗與成就,激勵著眾人上進;外婆的勤勞與寬厚,感召著眾人團結(jié)。于是大家年年月月在茶廳相聚,年年月月互幫互助。
我曾見茶廳中,人們因某句話而一齊大笑:孩子們捧腹,笑它幽默;大人們歡愉,笑它形象而中肯;外公外婆在一邊也笑得咧開了嘴,他們的眼里閃著光,道道皺紋中透著希望。
這樣真好。
‖廣東省汕頭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章俊立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文中這樣的茶廳,是不是讓人不禁想起自己家族里春節(jié)聚會的場景。老人含笑飲茶,大人們團團圍坐,有的談?wù)務(wù)谓?jīng)濟,有的閑話家長里短,孩子們翻滾玩耍,喜笑晏晏,笑語歡聲時不時滿堂響起,祥和又溫馨。這就是家風(fēng)的力量,外公外婆以身作則,因年輕時的奮進、勤勞、寬厚、慈愛,而將這種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地傳承給了家中的十個孩子,父母的品德與修養(yǎng),在孩子的身上得到最直接的體現(xiàn),一家人在和諧、友愛的氛圍中,將生活經(jīng)營得有滋有味,家道興盛。
茶廳見家風(fēng),這樣的家風(fēng)是家族里每個人的一筆財富,亦是一盞照耀族人前行的指路之燈。
【適用文題】傳承;真正的教育;我家的財富……(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