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鵬
(甘肅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為了有效處理建筑主體和裙房之間存在的差異沉降、鋼筋砼收縮變形、砼溫度應力等問題,常常需要在建筑工程中設置后澆帶。特別是對于建筑地下工程來說,后澆帶的防水施工非常關鍵,會直接影響施工整體的質量和安全,所以要對地下室后澆帶混凝土防水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為后續(xù)房屋建筑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
在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時留設臨時的溫度、收縮以及沉降變形縫,按照施工的實際情況保留相應時間,在保證建筑完成相應的伸縮變形之后利用混凝土將后澆帶填筑充分,最終使得建筑成為連續(xù)、無伸縮的整體結構。因此后澆帶的防水非常關鍵,是確保建筑質量的重要部分。在進行后澆帶防水設計時要特別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后澆筑的混凝土采用摻加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的防水混凝土,用量應為單方水泥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0.8%~1.5%。
(2)后澆帶應設置在受力和變形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0~400 mm,寬度宜為600~1 000 mm,具體按照結構設計要求確定[1]。
(3)后澆帶封閉后,由于整體結構和混凝土間還存在少量變形,后澆帶新舊混凝土接縫部位會出現(xiàn)微裂縫,因此選用能適應一定變形又可以止水的自粘丁基橡膠鋼板止水帶,單側止水帶寬度≥250 mm,厚度≥2 mm。
(4)后澆帶需超前止水時,在結構底板和墻板的外側增加外包配筋混凝土板和留置變形縫,并安裝臨時止水帶,其中:第一,底板后澆帶留置深度應大于底板厚度50~100 mm,側墻后澆帶深度與結構側墻相同;第二,后澆帶下部用于臨時封底的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200 mm,配筋通過結構計算確定,混凝土強度等級同底板混凝土;第三,臨時封底混凝土板的臨時變形縫寬度宜為30~50 mm,采用350 mm 寬中埋式橡膠止水帶作為臨時防水措施;第四,后澆帶迎水面防水措施采用雨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寬度應為后澆帶寬+250 mmx2,厚度≥1 mm,用量≥1.5 kg/m2[2]。
第一,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和兩側混凝土接縫防水施工措施。底板后澆帶施工縫處理方案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質量,因此在施工時要盡量減少施工縫,保證施工質量符合標準規(guī)定。對于案例工程而言,需要在實施后澆帶混凝土(強度在C10 以上)澆筑過程中保持連貫性,防止產(chǎn)生施工縫隙。要在超過地下室底板表層高度300 mm 的墻體上預設墻體水平施工縫,在施工縫防水部分中部設置鋼板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等部件,下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埋設在上部、出露在外部10 cm 的鋼板止水帶,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澆筑這些鋼板,避免外部壓力水從此部分滲入。焊接止水鋼板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仔細,避免出現(xiàn)漏焊而影響到防水性能。為了保證墻體施工效果,在實施混凝土施工前要及時將其表層原有的雜質、浮漿等物質徹底清理,同時要對其進行澆水潤濕。為了保證防水性,要保證相接止水鋼板焊接的密實性,接縫位置要保證滿焊,要將止水條進行連續(xù)設置,不能出現(xiàn)縫隙。要在施工縫兩端設置附加層來進一步提升防水密實性,如圖1 所示。
圖1 地下室側墻施工縫防水
第二,底板后澆帶的附加防水層。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沉降差異造成的底板后澆帶承載的水土壓力,往往需要在底板后澆帶設置附加防水層。其操作方式為:在底板后澆帶鋪設鋼筋混凝土抗壓力板,并在其上部設置橡膠止水帶或者卷材型防水層,然后再涂刷聚氨酯涂抹膜(和抗壓板寬度相同),最后在底板后澆帶抗壓力板上設置相應厚度的鋼板止水帶[3]。
第三,底板后澆帶結構自身防水技術。如圖2 所示,選擇底板后澆帶自防水混凝土時主要采取的是C35 強度等級、P10 抗?jié)B等級同時摻有相應UEA(約為膠凝材料的12%)的混凝土,一定要確保此種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指標滿足標準規(guī)范,坍落度更是其中的重點。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進行振搗,確保其密實性。完成澆筑12 h 之后需要進行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持續(xù)14 天以上。另外,由于此工程具有較高的地下水位,所以很難進行止水帶的施工,因此可以留設寬度為1 m 的企口式后澆帶,在其中間位置粘貼止水條[4]。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混凝土大量聚集在卸料口,需要先對卸料口周邊的混凝土進行振搗,確保其建立起相應的流淌坡度再進行混凝土振搗。
圖2 基礎底板或基礎梁后澆帶構造
以上是傳統(tǒng)的底板防水操作工藝,本文案例工程中鋪設的附加防水層為2 000 mm×200 mm 的c30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抗壓力板,同時要在抗壓力板的不同層設置不同規(guī)格的鋼筋,上層采用φ14@150 的螺紋Ⅱ級鋼筋、下層采用φ12@200 的鋼筋、分布筋φ8@200,然后在鋼筋混凝土抗壓力板的表層粘貼橡膠止水帶(和抗壓力板寬度相同,為10 mm),最后為了增加防護效果,本文底板防水采取最新前沿技術,即HDPE 預鋪反粘施工防水工藝,具體操作如下:
2.2.1 底板防水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鋪設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卷材搭接→卷材修補→自檢、驗收→成品保護→綁扎鋼筋及澆筑混凝土。
2.2.2 操作要點及技術要求
2.2.2.1 基層處理
基層處理最為關鍵的就是要保證平整性、清潔性,這是確保高質量防水效果的關鍵。具體操作時可以利用高壓水、氣來進行清理,并且要利用同樣材質的砂漿將凹坑等填平。
2.2.2.2 進行防水卷材的鋪設
第一,首層HDPE 高分子卷材的鋪設是非常關鍵的,直接決定著后續(xù)施工質量。首先要確保基層卷材的平整性、準確性,之后進行上層卷材鋪設。要保證兩張卷材順著長邊的指導線進行搭設,確保其搭接寬度在80 mm 之上,從而保證良好的防水效果。搭接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搭接位置隔離膜去除掉,并且搭接位置不存在雜物,之后通過設備對搭接處進行壓實,先對齊粘結的短邊,再將隔離膜搭接長邊撕掉[5]。
(1)陰角的施工。通過具體的測量來對其進行排版布設,以此為基礎對卷材實施裁剪,保證其尺寸的適宜性,要確保裁剪的平直性。之后對拼膠帶進行裁剪,將其裁剪成為直角形狀,設置到陰角底部來確保其防水密實性。之后將隔離膜去除并將其壓實,最終要通過砂面蓋口條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固處理。
(2)陽角的施工。通過具體的測量來對其進行排版布設,以此為基礎對卷材實施裁剪,保證其尺寸的適宜性,要確保裁剪的平直性。需要在陽角鄰邊設置對拼膠帶,順著對拼膠帶對角線實施裁剪,之后將其深入到陽角底部來增強其防水密實性。之后將隔離膜去除并將其壓實,最終要通過砂面蓋口條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固處理。
(3)樁頭處理??梢栽跇额^和周邊區(qū)域(一般設定為250 mm)通過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涂料進行涂刷來增強其防水性,同時通過1:2 聚合物水泥砂漿對其進行防護,要利用止水膠對樁頭鋼筋實施密封處理。
第二,卷材立面固定。通過水泥釘將膠帶固定于基面上,要求膠帶呈梅花樁布置,布置間距宜為500 mm,再揭除膠帶另一面隔離膜粘結卷材。
2.2.2.3 卷材搭接
第一,長邊粘結搭接。為了確保最終的防水效果,卷材搭接時一定要保證重疊部分≥80 mm 寬,該區(qū)域內去除隔離膜之后通過自粘膠對其進行密封,并且為了提升粘結性能可以利用硅隔離膜進行密封。確保卷材材料的長邊真正對齊后就可以徹底清理掉隔離膜,實現(xiàn)材料有效搭接,具體情況如圖3 所示。
圖3 長邊粘接搭接
第二,短邊對拼粘結。短邊主要采取對拼膠帶對其進行粘結,首先確保對拼材料的短邊對齊之后將對拼粘結膠帶粘貼到接縫處,保證兩側材料的粘結長度≥80 mm,具體構造形式如圖4 所示。
第三,T 形搭接。十字搭接縫是非常不利于防水的,所以卷材搭接時一定不能出現(xiàn)此種情況,因此需要保證短邊搭接之間要采取錯牙的方式來進行。若是采取短邊齊縫鋪貼的方式,一定程度可以使得卷材長邊采取橫向搭接的方式形成T 形接縫。為了進一步增加防水密封效果,可以通過粘結膠帶對T 形接縫進行覆蓋,詳細的形式如圖5 所示。
圖5 T 形搭接
2.2.2.4 卷材修補
為了防止鋪設卷材受到破壞,卷材鋪設完成后要對其實施必要的防護。若是卷材鋪設完后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破損,要第一時間采用明顯的標識對其進行標注,并且及時利用自粘膠帶對破損區(qū)域實施修復。修補之后要對其防水性能進行檢查測試,確保卷材修補之后的性能符合模板直立、混凝土澆筑的相應標準要求。
2.2.2.5 進行驗收
驗收中最為關鍵的點在于確保卷材之間搭接的良好性,一方面保證搭接長度滿足要求,一方面避免搭接位置產(chǎn)生褶皺等情況,最大程度保證卷材搭接的密封性。完成卷材鋪貼之后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要向總包方、監(jiān)理方等提報驗收申請,要遵照相應標準實施檢驗。
2.2.2.6 成品保護
第一,為了加強對鋪設卷材的防護,嚴禁人員穿戴尖、硬物品在防水層進行踩踏,在其上放置鋼筋等物品時,需要墊設合適尺寸、數(shù)量的墊塊,避免物品直接壓在防水層上,防止對防水層造成劃傷;
第二,在進行鋼筋等物品的運輸過程中一定要遵照輕拿輕放的基本原則,若是底板要堆放相應的物品,一定要在合適位置設置墊塊等來對其進行必要的防護,要保證全部鋼筋都要設置到墊塊上,避免直接壓在防水層上,同時也不能直接在防水層上拖拽鋼筋等而劃傷卷材;
第三,底板底層鋼筋綁扎前,底板鋼筋墊塊可采用較大墊塊(不建議采用鋼筋墊塊),提前布置,間距不大于1.5 m×1.5 m,所有墊塊下加貼一塊同材質卷材片增強,加貼卷材片不小于150 mm×150 mm;
第四,如果為了施工需要對鋼筋進行焊接施工,為了避免焊接時過高的溫度以及產(chǎn)生的高溫焊渣等對防水層造成燙傷,需要在焊接區(qū)域設置有效的防護材料,例如防水棉、濕潤土工布等等,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區(qū)域進行定期的灑水降溫,避免對防水層造成燙傷。鋼管、木方、鋼筋等端部不應與卷材有直接接觸;
第五,盡量將施工所用儀器設備設置在防水卷材外部,若是一定要設置到防水卷材上也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防止設備固定架等對卷材造成破壞。若是設備架體等存在尖角,一定要對其進行包裹防護,避免對卷材造成刺穿;
第六,施工時如果采取的是分段方式來進行,一定要針對每段防水層甩槎實施必要的防護,要確保防水卷材具有足夠的清潔性,這是保證有效防水的基礎;
第七,施工時若是因為疏漏而造成某些鋼筋尺寸出現(xiàn)錯誤、和防水部位發(fā)生干涉,一定避免強行對其進行設置,需要及時對鋼筋尺寸進行優(yōu)化,使鋼筋料與防水層之間預留足夠的保護層厚度[5]。
2.2.2.7 綁扎鋼筋及澆筑混凝土
卷材鋪設之前一定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清理,保證其潔凈度,卷材鋪設之后15 天內要完成混凝土澆筑,澆筑過程中對其實施必要振搗,需要注意避免對防水材料造成破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是非常關鍵的部分,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的防水效果。本研究主要以某工程為例,針對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混凝土防水施工利用HDPE 預鋪反粘施工工藝,其防水效果性能好,施工工期短,起到提質增效的作用,能夠為類似的防水施工工程提供一定的參考,對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具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