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王海旺,周洋,丁艷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超聲科,河南 南陽 473000
乳腺腫瘤主要表現(xiàn)為乳頭異常排液、乳腺腫塊等,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等分泌異常,屬全球性疾病,目前,發(fā)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1-2]。有效鑒別乳腺腫瘤良惡性是治療方式選擇及預后評估的關鍵,因此,早期采用有效方法鑒別乳腺腫瘤良惡性具有極大意義[3]。目前,臨床多采用影像學檢查方法鑒別乳腺腫瘤的良惡性,由于具有可重復性強、觀察角度多樣、軟組織分辨率高、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使其在臨床應用、腫瘤檢出、腫瘤性質(zhì)判定中占據(jù)重要地位[4-5]。高頻超聲檢查較常規(guī)超聲檢查的探頭頻率更高,在腫瘤診斷過程中更易識別微小病灶,清晰觀察病變組織,提高診斷效能[6-7]?;诹紣盒匀橄倌[瘤高頻超聲特征存在較大差異的特點,檢測過程中,多根據(jù)超聲特征鑒別腫瘤良惡性,但由于此過程中部分腫瘤形態(tài)學特征存在較大重疊,易發(fā)生誤診、漏診,鑒別難度增大,加之檢測過程中,醫(yī)師技術能力及臨床經(jīng)驗也是影響診斷結(jié)果的重要因素,鑒于此,有學者提出聯(lián)合應用乳腺影像報告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級法可進一步降低診斷結(jié)果的主觀性,提高診斷效能[8-9]。BI-RADS 分級法是一項基于血流動力學特征、形體學特征的評價手段,利用八項指標鑒別乳腺腫瘤的良惡性,由此降低診斷結(jié)果的主觀性,提高診斷效能[10-11]。本研究探討高頻超聲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5 月至2021 年6 月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乳腺腫瘤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學檢查診斷為乳腺腫瘤;②病灶單發(fā);③為初次診斷,未經(jīng)相關治療;④年齡≥18歲;⑤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畸形;②合并肝腎功能障礙;③合并急性感染;④合并心腦血管疾?。虎菀缽男暂^差;⑥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根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98例乳腺腫瘤患者,病理學結(jié)果顯示,乳腺癌49 例,乳腺良性腫瘤49 例,分別作為乳腺癌組和乳腺良性腫瘤組。乳腺癌組患者年齡32~59 歲,平均(45.52±2.36)歲;病理類型:小葉原位癌10 例,浸潤性原位癌15 例,導管原位癌13 例,浸潤性導管癌11 例。乳腺良性腫瘤組患者年齡30~57 歲,平均(44.65±2.45)歲;疾病類型: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15 例,乳腺纖維腺瘤23 例,乳腺增生11 例。兩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所有患者于病理檢查前3 天進行高頻超聲檢查,并于檢查前向患者講述檢查方法及目的,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囑患者保持靜息狀態(tài),并將檢查時間控制在15~20 min。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參數(shù)設置:探頭型號L12-5 高頻線陣高頻探頭,頻率為7.5~12.5 MHz。檢查過程中,患者呈仰臥位,手臂上舉,由中心向外側(cè)對乳腺進行全方位觀察,并全面掃查雙側(cè)腋窩淋巴結(jié)。觀察腫塊數(shù)目、腫塊形態(tài)、病灶部位、回聲特征、邊界、血流特征、鈣化情況及與鄰近組織關系。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高頻超聲特征:包括縱橫比、信號衰減情況、邊緣情況、微鈣化情況、血流分級。血流分級,腫塊無血流信號為0 級;少量血流,腫塊內(nèi)存在1~2 個點狀血流信號為Ⅰ級;中量血流,腫塊內(nèi)存在3~4 個點狀血流或1 條管壁清晰的血流為Ⅱ級;血流豐富,可見4 條以上清晰血流為Ⅲ級。②比較兩組患者BI-RADS 分級:1 級,乳腺未見病變;2 級,囊性病變?yōu)橹?,高度提示良性?級,邊緣規(guī)則的囊實性病變?yōu)橹?,較大比例為實性,回聲均勻,極大可能為良性;4、5 級,惡性可能包括邊緣模糊、極低或較低回聲、縱橫比≥1、形態(tài)不規(guī)則、回聲衰減、微鈣化、純實性病灶、導管擴張8 項,4a 級包含上述1~2 項惡性可能,4b 級包含上述3~4 項惡性可能,4c 級包含上述5~6 項惡性可能,5 級包含上述7~8 項惡性可能,提示高度惡性。③診斷效能:以病理學檢查結(jié)果為金標準,評估高頻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診斷價值[12]。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乳腺癌組縱橫比≥1、信號衰減、有微鈣化、邊界毛刺/鋸齒狀、Ⅲ級血流患者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腫瘤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高頻超聲特征的比較
乳腺良性腫瘤組與乳腺癌組患者BI-RADS 分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752,P<0.01)。(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BI-RADS 分級[n(%)]*
高頻超聲檢查診斷乳腺癌的靈敏度為89.80%(44/49),特異度為81.63%(40/49),準確度為85.71%(84/98),漏診率為10.20%(5/49),誤診率為18.37%(9/49)。(表3)
表3 高頻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結(jié)果與病理檢查結(jié)果的對照
乳腺主要由脂肪及皮膚組成,乳腺腫瘤多生長于上皮組織,隨著疾病進展,腫瘤細胞會發(fā)生遷移轉(zhuǎn)移,導致正常細胞喪失特點,表現(xiàn)出散落狀態(tài),且會隨血液發(fā)生轉(zhuǎn)移,導致癌變面積擴大,成為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13-15]。乳腺纖維腺瘤、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癌等是臨床常見的乳腺腫瘤類型,其良惡性不同,因此為確保治療措施的合理性及預后的良好性,高靈敏度、高特異度的鑒別及診斷方式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16-17]。由于乳腺位于上皮組織解剖位置表淺,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可通過觀察腫塊邊界、大小、形態(tài)、內(nèi)部回聲及后方回聲等特征,評估乳腺腫瘤的性質(zhì),鑒別疾病嚴重程度,同時具有圖像清晰、操作性強、可反復操作及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18-19]。本研究探討高頻超聲檢查評估乳腺腫瘤嚴重程度的診斷效能,可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及進一步治療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乳腺癌組縱橫比≥1、信號衰減、有微鈣化、邊界毛刺/鋸齒狀、Ⅲ級血流患者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腫瘤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不同程度乳腺腫瘤患者生物學特征存在一定差異。這可能是因為乳腺良性腫瘤由于病灶生長呈現(xiàn)膨脹性,與周邊組織邊界性較強,邊界多清晰光整,且為壓迫性改變,腫瘤細胞排列密度較低,分化較好,病變及壞死比例較低;而乳腺癌多見毛刺、鋸齒狀樣邊界,因其多為浸潤性生長,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病灶排列密度較高,體積小,囊變比例較高,同時由于腫瘤細胞生長活躍性較高,因此腫瘤細胞中促血管生長因子比例會明顯增加,造成不成熟血管量明顯升高,與正常血管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高頻超聲檢查中,Ⅲ級血流比例較良性腫瘤明顯提升,使得血流信號強度進一步增加,于腫瘤病灶中可見豐富血流信號并呈現(xiàn)動脈頻譜的中央穿入性血流信號,甚至將呈現(xiàn)動脈頻譜的中央穿入性血流信號作為惡性腫瘤的診斷標準。微鈣化是一種以針狀及細砂粒狀為主要表現(xiàn)、以營養(yǎng)不良性鈣化為主要機制的臨床惡性腫瘤特征性指標。縱橫比≥1 則表示腫瘤細胞呈現(xiàn)浸潤性的不均衡生長,因此可與膨脹性生長的良性腫瘤加以區(qū)分。邊界模糊不清且存在毛刺/鋸齒狀是惡性腫瘤的特異性特征[20-21]。
目前臨床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可根據(jù)腫瘤的良惡性進行針對性鑒別,為臨床診斷及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jù),但在臨床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良惡性腫瘤的形態(tài)學特征高度重疊,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超聲診斷的難度。此外,高頻超聲檢查過程中,診斷醫(yī)師的技術水平也是影響診斷結(jié)果的常見因素,因此僅通過超聲特征診斷腫瘤良惡性會導致結(jié)果存在較高的主觀性[22-2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乳腺良性腫瘤組與乳腺癌組患者BI-RADS 分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于高頻超聲特征的基礎上予以BI-RADS 分級法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可有效降低超聲檢查的主觀性,提高診斷效能。這可能是因為BI-RADS 分級法診斷過程中,以血流動力學特征及腫瘤形態(tài)學特征為基礎,利用1~5級分級評價法評估腫瘤病變情況,并對4 級予以針對性細分,由此評價乳腺腫瘤的良惡性,降低誤診率及漏診率。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高頻超聲檢查診斷乳腺癌的靈敏度為89.80%,特異度為81.63%,準確度為85.71%,漏診率為10.20%,誤診率為18.37%。表明針對乳腺腫瘤給予高頻超聲檢查可通過腫瘤特征、血流動力學特征及腫瘤形態(tài)學特征評估腫瘤的良惡程度,由此提高診斷效能。這可能是因為高頻超聲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無檢查禁忌證、對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均適用等優(yōu)勢,從而廣泛應用于臨床,同時由于乳腺腫瘤多發(fā)生于上皮組織,因此,高頻超聲檢查可清晰地觀察病灶組織各層次的回聲情況,有效辨別實質(zhì)腫塊及乳腺囊腫,進一步提高診斷效能,但對血管稀少、腫塊直徑較小的腫瘤病灶的診斷能力差,對于正常乳腺組織聲阻抗差異較小的微小浸潤癌及導管原位癌的辨別能力也較差,因此在檢查過程中存在漏診、誤診現(xiàn)象,此外,部分病灶由于其存在微鈣化而無法辨別腫塊大小,使乳腺癌診斷存在一定局限性[24-25]。
綜上所述,高頻超聲檢查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較高,可為臨床進一步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