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波來,本名陳波,貴州湄潭人,居??冢蓭?,已出詩集多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1
向雨,向執(zhí)拗地
趕在清明前到來的雨致敬
它們模糊海水,掩蓋車輛打滑
與反光的大路上刺耳的剎車
它們代替一個人、一群人
沒完沒了絮叨,但可以
被聽不進的耳朵無所愧怍地忽略
向寬容這一切的雨致敬,也向
類似聽不進的行為藝術一般的事物
致敬!走在通向清明
雨水淅瀝的路上,我們先就
準備好了致敬萬物之心
以及寬宥萬物之心
2
雨已經不在我們中間
我們聽不到它
連日來它逗留并弄出聲響的窗臺
河濱大道、爬滿苔蘚的舊巷子
似乎也隨它蹤影全無
陽光有些淡薄,成了
匆匆嬗變的輕巧步履,因此雨
讓我們憧憬也讓我們回憶
是它堅持著,來回滴滴答答的足跡
沒日沒夜,直到在清明前喊回
一個個行色倉促的祭奠之人
它甚至在我們投向
先人墓碑的注視里,提前留下
含淚一般的濕潤,那是
多么令人欣慰的濕潤
3
如同絮語,讓我們
與另一個世界互相傾訴
也互相傾聽,它在晦暗的風中
大致垂直閃亮的部分
像是被交換的感動
到了清明,它會來到心里
每一絲觸動,都是一滴打碎的水
要是悲傷會模糊
那些遮掩不住的閃亮,找不見
來去另一個世界的路徑
我們更對終將悄然而逝的雨
傾注深情,無語凝哽
4
在紙上說酒,無異于
在漫長的旱季說雨
我不能多說,他們一再告誡
我不能說什么,除了天氣
沒法不讓人感覺到雨
在最憋悶之時,風也在聚集
不只在灼燙的皮膚上,在
沉寂的酒盅和漸漸躁動的海面
是雨替代酒,還是別的
…… 洗出的清明
5
進入一滴雨,人世太干燥
如果溫情就是水分,它就得滋潤
世上種種焦渴
骨頭與木器不致于枯裂
在今人與先人之間,清明
既是一種焦渴,也是自足的滋潤
有酒更好,月光
如水清涼,讓人感覺
就像進入了一滴雨
既慶幸又心生不安,又想確知
那模糊的可以用時間看清,遙遠的
可以轉眼變得切近
進入一滴雨,就像是
回到子宮一樣,不必擔心
肉身的出口和呼吸
6
雨打濕翅膀,也讓
趕路的腳步變得拖泥帶水
持續(xù)的雨帶來嫌棄,不同于旱季
讓人懨懨欲睡,不用過多費神
仿佛有著走不出的宿命,雨
從地上悄然去到天上,又從天上
閃亮地來到地上,一輩子它有
多少次來回可以被人細數
和惦念,太過微小的一滴雨
像螻蟻只有藏身于蟻群
像那個人,從人群中站出
很快就被視而不見
很快就被忘記
7
說到停止,雨停止后
入??诟浇挠筇粒箢^梗
將葉蓬翻轉,敞露天清氣朗的一面
散去的還有碼頭的灰暗云霧
說到消失,雨會消失很久
焦渴的船在碎玻璃似的水面
連影子也脆薄,雨會消失很久
芋塘等待不了,它在
命定的衰萎里抽身離去
因此雨,那么戛然停止
因此雨,那么決絕消失
8
對濕潤的練習是必要的
雨也有自身的干渴,在空中
轉為急促而沙沙作響的晶亮
也僅僅在空中墜落之際,在只有
它自己才能知曉的長短生涯中
雨,找到了自己,并且完成
不止是畢竟一生的
關于濕潤的練習,還有
滌蕩風塵的使命。呵,這是雨
它孕生于枯旱時節(jié)我們
對天空的凝望,它長成于
我們對一片立體積雨云的想象
生來,對與生相悖的練習
仿佛是一場宿命。雨生來就是
墜落,就是不管之前是什么
之后也不管是什么,除了一地的
水,竹籃子打水的水
9
誰不曾長大過,雨呵
誰不曾青蔥過,翠意欲滴
那時你躲藏在云上,在江河的鏡子里
縹緲無形,一座很少被人打擾的
山中小城,讓我見風就長
從南街一口氣跑到北街,可能
只是為了一擔趕集而來的
燃燒得火紅的楊梅
那些年我有一條河水,干凈到
不用形容,我有故鄉(xiāng)
不用痛來提醒
誰不曾黯然神傷,雨呵
誰不曾潸然淚下,那一刻我們
總算有了一點相似或交集
我們知悉命運之際,也就是
從高處跌落之時
不用說,再也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