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孫 燕
“本地老番茄便宜了!”中午回家的路上,一輛藍(lán)色農(nóng)用卡車停在路邊,車廂里滿滿的紅番茄,車旁兩三個人正在挑選,見我過去,老板隨即遞來一個袋子。
番茄有大有小,形態(tài)各異,但清一色的自然紅?!皨寢?,為啥要挑些這么小的?”孩子好奇地問。還沒等我回答,老板笑著說:“越小越面,生吃最好!”我點頭贊同,挑幾個大的,炒著吃;裝幾個小的,生著吃;再挑幾個模樣周正的,給母親帶回去……
回家洗干凈,一口氣吃了三個小的,如老板所說,鮮、甜、面;再拿一個大的切開,放進(jìn)炒鍋炒得紅紅的,倒入黃黃的蛋液,加上青青的小蔥,孩子說,媽媽,今天的茄汁面真好吃。
這笨笨的老番茄呀,長在外婆家的小菜園里,豆角、番茄、莧菜、水蘿卜,但最愛的就是它。我愛去摘番茄,雖然它的莖葉有些刺,但絲毫不影響貪吃的味蕾,摘一個,手一抹,咬一口,鮮紅的汁水隨即迸發(fā)。去得太勤,沒紅怎么辦?找那種黃白黃白的,或是淡橙色的,掰開后里面準(zhǔn)是紅的,是那種從芯開始的自然熟,吸一口,依舊是甜甜的。
“番茄,喜歡陽光,要勤打尖,我種的一棵結(jié)了五六十個……”生物課上,聽著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想象著一個個鮮紅的番茄上誘人的光澤,第一次,我覺得枯燥的生物課竟如此引人入勝,身材消瘦的老師種出那么多的番茄如此偉大。老師還說,番茄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天吃一個番茄勝過吃一個雞蛋。在小時候的尋常農(nóng)家,雞蛋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東西,是過生日、來客人、端午節(jié)才有的美食,想不到,普普通通的番茄竟能與它媲美。那一刻,番茄在我心中又多了一份神圣的感覺,同時一個念頭涌上心頭,那就是我要種番茄,像老師那樣種碩果累累的番茄。
“閨女,笨番茄,你嘗嘗,面甜面甜的?!蹦鞘且粋€午后,我正在供電所值班時,鄰居大娘走了進(jìn)來,遞過來兩個又紅又大的老番茄,那語氣、那眼神,像極了我的母親。因為與供電所只隔了一道墻,她家的大伯愛看報,經(jīng)常拄著拐杖走進(jìn)大廳,靜靜地在書報架前坐上半個小時,八十多歲的高齡,耳不聾眼不花,偶爾會說:“閨女,別光盯著電腦,往外看看,歇歇眼!”日子久了,收拾下來的舊書舊報會送過去,順便幫他們接接水、聊聊天。再后來,兩個老人被侄女接走了。如今想來,我依舊記得那老番茄的面甜以及老人慈祥的面容。
“孩子,小番茄熟了,你回來吃?。 彪娫捘嵌?,父親笑著說著,偶爾能聽到家中狗兒、貓兒哼哼嘰嘰的爭寵聲。電話這端,四歲的大寶開心地向小伙伴炫耀:“我外公種的小番茄有紅的、黃的,可甜了!好多好多?。 闭f是小番茄,其實學(xué)名是叫圣女果,紅的、黃的,父親都種了,澆水、施肥、搭架、掐頂,一串串帶著露珠,如瑪瑙般閃著光?;蛟S是品種不同,也或許是產(chǎn)地有異,它們沒有超市里售賣的那么大、那么甜,而是甜中帶著一絲淡淡的酸,新鮮無比。如當(dāng)年老師說的一樣,光照充足,打尖及時,真就多得吃不及。后來,我們還用它做了幾次茄汁面,味道相當(dāng)不錯。
“媽媽,您在想啥呢?”孩子的喊聲叫醒了我,該送她上學(xué)了。再次路過番茄車,老板笑著說:“晌午過來的是你的同事吧?她們聽你說我的番茄好吃,都來買了!謝謝你哦!”他憨厚的笑容盛著太多的謝意,讓我現(xiàn)時想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哦,這美好的春日,這笨笨的番茄,這長長的回憶。沒有刻意,一切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