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提出了新的要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各單元圍繞語文要素組織和編排內容,形成一個個單元系統(tǒng),以落實學習任務群,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教學是一種由目標、內容、實施與評價組成的具有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教學方式。筆者從大單元視域出發(fā),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探討新課標背景下大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一、構建大單元教學主題,明確教學目標
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想要發(fā)揮單元教學的價值,教師就不能忽視每一單元的導語與語文要素。單元導語是對一個單元文本內容的高度概括,單元語文要素高度凝練概括單元主題,指明了學習的主題是什么,并含有如何進行學習的方法。教師應加以研究并從中提取出單元訓練目標。
例如,本單元教學主題為“鄉(xiāng)村生活”,共包括四部分內容?!豆旁娫~三首》《鄉(xiāng)下人家》《天窗》《繁星》這四篇風格各異的文章,分別向學生展現(xiàn)了四種不同的寫作手法與表達方式,向教師與學生展現(xiàn)了一幅悠然自得的鄉(xiāng)村田園畫卷。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閱讀單元導語及交流平臺這兩部分內容,深入挖掘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接著對應到每篇文章的具體內容,通過精讀閱讀提示,深究課后習題,確定本單元的知識目標為“抓住重點詞句,深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標為“激發(fā)每一位學生充滿對農村無比向往與熱愛之情”;最后再配以綜合實踐活動“說一說、寫一寫我的家鄉(xiāng)”。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推進大單元教學
(一)單元導讀課
教師在教學之前,在單元整體備課的指引下,引導學生高效率開展課前預習。在進行單元整體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對很多不理解的知識產生疑惑,并抱著十足的好奇心投入到預習中,由此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也集中了,對高效課堂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以第一單元“鄉(xiāng)村生活”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印象及感受等。通過導讀課,教師不僅向學生提示了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為接下來單元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聚焦品讀課
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提高表達能力,體會思想情感是品讀課的主要任務。單元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等教學資源,都是圍繞單元主題精選的文章,以一篇帶多篇,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形成分組遞進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本單元的《古詩詞三首》《三月桃花水》可列為一組,以積累古詩文和精彩句段為主;《鄉(xiāng)下人家》《天窗》可列為一組,通過精讀、品讀,讓學生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思念與喜愛之情。
(三)單元整理課
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安排了“口語交際”,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欄目,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發(fā)現(xiàn)語文規(guī)律。
該課型不是單純的復習課,而是對單元字、詞、句、段、表達方式的品析、積累和鑒賞。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
1.回顧本單元的課文與知識點。這是單元整理課的基礎。
2.整理品味,欣賞積累。這是單元整理課的核心。具體為:品析精妙字詞—積累關鍵詞句—整理習作的方法。
3.綜合運用,回顧交流。這是回顧拓展課的精髓。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走進生活,搜集資料,提供展示的平臺,體現(xiàn)大語文教學觀。
三、整合單元內容,引領學生主題閱讀
對于生活在縣城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鄉(xiāng)村生活可謂既熟悉又陌生。教師可以整合單元內容,依據(jù)單元主題,引導學生進行“鄉(xiāng)村生活”主題閱讀。教師推薦主題閱讀篇目,讓學生自主閱讀與鄉(xiāng)村生活有關的文章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節(jié)選內容時,通過興趣驅動課后對整本書的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總之,大單元教學是語文教學前進的方向,也是落實語文新課標的內在需求。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有助于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更有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作者單位:泗水縣龍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