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倩微
如果用一件要緊的事物來形容“愛人”,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藥,也許是一個很常見的比喻。
早在1943年,張愛玲就在《傾城之戀》里借范柳原之口說:“你穿綠色玻璃雨衣就像一只藥瓶。你,就是醫(yī)我的藥?!?5年后,徐靜蕾也借著微博向黃立行表白:“9年多以來,我時常有病,你永遠有藥?!?/p>
“藥=愛人”,這是一個經典的比喻,長久以來一直深入人心。有時,愛情的點燃倒真的很像一個療愈的過程。當我們帶著焦慮、孤獨、壓抑、不安……獨自一人游走在都市時,突然,我們遇到了另一個人,他身上剛好有一種對應的氣質,可以容納我們的負面情緒,驅散原本小天地中彌漫的陰霾,讓我們體驗到釋放和愉悅。這時,愛情就在心中發(fā)芽了。
正因為愛情是如此治愈,所以,許多人喜歡把愛人比喻為自己的“藥”,希望能夠在人生中遇到一服“好藥”,滿懷深情地表白他,贊美他,那無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可惜,“神藥”少之又少,愛人“永遠有藥”的浪漫語句,更多只能存活于動人的文字里面。當我們面對現(xiàn)實,真相往往是,如果一個人時常有病,長期不治,那么,他遲早會把自己的愛情消耗殆盡。
在親密關系之中,近年被人談論得最多的“病”就是“巨嬰癥”了。只要談過幾次戀愛的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過這些“活寶”。前段時間,我的朋友謙謙就曾吐槽過他的“巨嬰”前女友。
謙謙說前女友帶給他的唯一財富,就是讓他學會了反向思維,因為她永遠都不會正面表達自己的要求。所以,每一次謙謙都要反過來思考,才知道她到底想干什么。
“比如說,當她想我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黑臉、淋雨,制造各種意外讓我擔心。有一次,我們吵完架,她竟然打開煤氣報假警,鬧得整個小區(qū)雞犬不寧!我忍無可忍,就不再理她了。過了幾天,她來找我和好。但采取的方式不是道歉,而是一直拍我,推我,問我怎么了,有什么臭毛病,還打我的手臂,拉我的衣服,邊拉邊哭,直到我抱著她來哄,才慢慢消停下來。”
“要說‘藥’,我也有。因為我很清楚,每次她鬧,都是希望我去哄她。只要我做了,好言好語地說我很愛她,她就會好起來。然而,長期這樣,我也累了。我想過正常的生活,不想再一輩子伺候‘巨嬰’了。”
圖文無關
就算面對病態(tài)人格,許多伴侶也是有策略的,知道如何“對癥下藥”。比如,和沖動型人格相處,伴侶要學會“剎車”,不要讓沖突升級;和自戀型人格相處,伴侶要呵護他的自尊,不要駁他的面子。這些都是“藥”,能夠幫助我們和病態(tài)人格和平相處。
然而,如果一個人病得很嚴重,永遠不懂得正面表達情感需求,只會用越來越激烈的方式來吸引對方的注意,那么長此以往,伴侶也會厭倦。他們就算有藥,熱情也被消耗光了。
當兩人都有毛病,都指望對方是自己的“藥”,到最后,大家都會失望。
女白領君君結婚半年就離婚了,導火線竟然是一條褲子。原來,君君和老公戀愛時,習慣了自己上網(wǎng)挑好衣物,發(fā)鏈接讓老公付錢;老公則習慣了衣物由自己的媽媽包辦,全身上下都搭配好,一點兒都不用他操心。結婚后的一天,老公想買條褲子,就按照往日的習慣讓君君幫著挑選。
君君聽了不樂意:“我都是自己上網(wǎng)挑的,為啥你不能自己挑???一點兒都不獨立,難道我是你的保姆?”老公一聽就火了,反問道:“我哪兒不獨立了?你買衣服不都是花我的錢嗎?我讓你幫忙挑怎么了?你也太自私了!”
就這樣,兩人唇槍舌劍,吵得不可開交,最后老公吼了一句“滾”,讓君君徹底寒了心。當晚,她就上民政局網(wǎng)站排期離婚了。
君君和老公都希望對方能順從遷就,好讓自己不必做任何改變就能生活得稱心如意。但顯然,他們的如意算盤都落空了。
這樣的關系很常見,當中的兩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難以長期相處。他們可能自尊脆弱,不懂讓步;或者自控能力差,隨意出口傷人,經常導致沖突步步升級……總之,諸多毛病,迫使他們終日纏斗不休。
這樣的伴侶就算一時愛得甜蜜,也很難互為“良藥”幫助對方進步。因為他們的性格缺乏愛和包容,也沒有空間可以令對方成長,而且,還會彼此消耗,磨光大家的耐性。所以,他們分手時總是傷痕累累的。
對于這樣的伴侶來說,如果不做出反思和改變,他們就只能一直互相折磨下去,甚至走向分手的結局。
緣分是很奇妙的。有些人雖然性格存在問題,但幸運地遇到了匹配的伴侶,就如“藥神”一般,幫助他們暫時緩解了癥狀。這樣的人生看起來幸福平穩(wěn),但因為問題沒有消失,所以燦爛中也隱藏著深深的危機。
結婚20年的華光,直到丈夫病倒的那一天才明白,自己的依賴性格有多嚴重。雖然她很清楚,丈夫的病勢還算輕,只需要做個手術就有希望痊愈,但她卻好像一下子被抽掉了主心骨,全身發(fā)軟,手足無措,沒法獨立做任何決定。
醫(yī)生請她簽字手術,她雖然明白醫(yī)生每一句話的意思,也知道風險不大,卻一直不敢落筆。雖然丈夫有醫(yī)保,也有商業(yè)保險,醫(yī)療費不成問題,親友也紛紛提出要幫忙,但華光卻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強烈的無助感,覺得自己隨時有可能會被扔下不管。這種古怪的念頭一直在騷擾她,讓她每天晚上失眠,白天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
這時,華光才想到,一直以來,她都習慣于依賴,缺少獨立能力。然而,當她幸運地遇到了丈夫以后,他就成了她的“一服藥”。丈夫大包大攬的性格,完美地彌補了她的不足。她跟隨他,事事指望他,已經到了一刻都離不開的地步。沒想到,現(xiàn)在突然“停了藥”,她便幾乎連站都站不穩(wěn)了。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弱點,而伴侶的功能之一恰恰就是互相扶持,彌補彼此的弱點。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弱點太明顯,那還是很要命的。就如崴了一只腳,平時全靠別人來扶,那萬一對方突然離開,我們該怎么辦?自身不夠堅定,對伴侶的依賴太深,人生也會變得弱不禁風。一旦發(fā)生變故,就連獨立生活下去都會成為問題了。
所以,在愛情的道路上,就算你很幸運地抓到了一服“好藥”,但是,不要忘了,自我成長才是一輩子的修行,也是自我療愈最保險的藥方。
你渴求的“藥神”,就深駐在你的靈魂之中,等待你去發(fā)現(xiàn)。你通過自己感悟到的一切,將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