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
小學生好奇心很強,也有活力,對學習有渴望,但他們還不能完全區(qū)分對錯,對于寫作的規(guī)矩和方法也不太了解,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明白寫作是一種表達自己、輸出觀點的方式,不必受條條框框下的束縛。要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以寫作表達真情實感。
一、以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的華麗殿堂
想打好寫作基礎,寫作教學的第一堂課,教師就應當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例如,教學三年級第一單元寫作練習“猜猜他是誰”時,可以先讓學生描述人物特點,然后引入作文的概念。在講解作文的寫作方法時,教師應當注意從實例入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而不是干巴巴地告訴學生寫作的規(guī)矩,這樣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實際引入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用兩句話簡單描述一位班級的同學,然后讓其他學生猜描述的是誰,是否能找到描述對象。再讓學生增加組織的句子數量,讓學生的邏輯性逐步加強。這樣就以帶領學生訓練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最后,讓學生找出所描述的對象,提升寫作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不再以枯燥的說教形式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是以具體的實例,帶領學生參與其中,無形中幫助學生建立起寫作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運用了與學生互動的形式,讓這一過程變得不再枯燥,讓寫作的引入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愛上這一過程。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增加寫作素材
學生的作文,不應是用華麗的辭藻堆積起來的,更要用貼近生活的實例來豐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際生活的方式,用生活中的細節(jié)作為寫作素材,將其融入寫作中,提升學生作文的豐富度,并擁有貼近生活的精神內核。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部分“我的植物朋友”中,就需要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植物的特性與外觀,從而流暢地行文。在這一單元的講授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思維習慣,也即身邊的一切都要自己親身經過細致觀察,才能得到最真實的感受。在寫植物的作文中,也需要這一過程。學生可以選擇在任何地方細致觀察,包括也不局限于學校的植物,家中種植的植物,或者其他景點標志性的植物。比如荷塘中的荷花,家中種植的曇花,桃園中的桃花,冬天的梅花等,都是可以觀察的對象。尤其現在的網絡極其發(fā)達,學生甚至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認識保護植物,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拓寬視野,增加寫作的素材,甚至能讓學生開始學習有關國家保護動植物的有關知識,從小培養(yǎng)他們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意識。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不再將寫作教學局限在課堂中,而是將其擴展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會知識,同時拓展見解,從而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做到信手拈來,直接調用積累的知識儲備,大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
三、開展多樣的活動給予學生寫作靈感
有時,僅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契機學習寫作并不一定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當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調動學生寫作的靈感與創(chuàng)造力。將筆交給學生,激勵學生寫出更多出人意料的作品。
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作文“奇妙的想象”,鼓勵學生天馬行空地想象,以寫出動人心弦的故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小短劇表演的形式,鼓勵他們以一定的時間創(chuàng)作,在課堂的后半節(jié)課,鼓勵他們按照創(chuàng)作的故事選擇相應的表演人員,然后按照在故事中的創(chuàng)作,為每一位同學分配角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發(fā)他們對角色的思考,不應只局限于現有的角色。在他們的故事中,可以出現各種有趣的動物、植物,甚至沒有生命的物體,以擬人化的形式,給予每個角色生命。經過教師的點撥與學生的創(chuàng)作,學生的寫作靈感充分迸發(fā),可謂文思如泉涌。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不再以枯燥的課堂為引導方式,而是放手讓學生做,去想象和行動。他們故事中出現的部分,可以是任意一種想象到的事物,發(fā)揮了天馬行空的形象力,生出無限的寫作靈感。
四、激發(fā)學生運用多角度的寫作方式拓展寫作思維
人們在接受一種觀點之后,往往形成思維定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這一情況,并在教授學生寫作內容與規(guī)范時,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從多角度思考同一主題,訓練他們的多視角寫作方式。
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求學生針對同一個地方從多方面的角度為大家介紹。為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多方面切入,不僅應介紹這一個地方的景象,還應介紹這一地方的人文特征。比如,在濟南趵突泉這一景色中,最為人熟知的當是三大泉眼。但是在介紹這一個地方的時候,不應當僅僅介紹這一個令人驚奇的景色特點,還應當考慮它的人文特征。在近現代史中,濟南作為沿海省份中的發(fā)達城市,其遭受的創(chuàng)傷應當被人們銘記,而趵突泉這一景點樹立了紀念英雄人物的紀念碑。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兩方面切入,讓學生從更多角度寫作方式,拓展寫作思維。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以實際的景點觀賞為例,引導學生在寫作主題時不應僅從一個角度切入,而應當從多角度闡述,用多個論點來輔助寫作主題,讓作文更加嚴謹。
五、合理結合小學生的語調與習慣糾正寫作錯誤
在教學中,教師很可能以自己的思維指導學生寫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理解能力,他們很難完全按照教師的教授去寫作,那樣反而喪失了他們的童真。因此,應當結合小學生的語調與習慣來糾正他們的寫作錯誤,也同時讓小學生的作文變得更加生動、靈活、有趣。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部分“生活萬花筒”中,讓學生介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想,然后把它寫成一個小故事。在這一習作中,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這一寫作主題時,教師可能運用非常成熟的句式,這樣就不契合學生童真、有趣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可以有目的性地引導學生使用他們的語調寫作。比如,可以與家庭中的動物相處或介紹家庭中的果實成熟的方式模擬學生的語調與形態(tài),這樣就將學生帶入當下的情景中,然后引導學生寫出他們的反應狀態(tài),學生的作文就有了少年獨有的靈活與生動。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不再以成年人的標準來引導學生寫作,而是以成年的規(guī)范、少年的內核引導學生寫作。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用規(guī)范的寫作形式完成作文的架構組織,還能讓他們在內容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寫作習慣。這樣就從兩方面共同輔導學生,寫出了嚴謹且有趣的作文。
六、組織學生編寫故事,培養(yǎng)想象力
少年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力,那么如果將這一些想象力應用到寫作中,一定會大大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因此可以引導學生以寫作的形式記錄他們天馬行空的所思所想。教師在教學中不應限制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給予他們充分的空間,允許他們用想象力寫作。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縮寫故事”,要求學生有縮寫故事的能力,這就要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轉折起伏,并將他們用濃縮的語言表達出來。針對這一章節(jié)對縮寫故事的寫作范式講述,可以延伸到對故事的續(xù)寫中。教師可以課文中講述的歷史故事為例,讓學生續(xù)寫。在學生拓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頭尋找相應歷史人物的真實故事,然后對比一下故事的發(fā)展前景與自己的作文之間的差距,找出自己在寫作中的邏輯錯誤以及與現實相比的情節(jié)轉折發(fā)展程度。這樣的課堂不僅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更好地完善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以上案例中,教師以縮寫故事的課堂為基礎,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以續(xù)寫故事的形式為想象力找到一個出口。然后在故事情節(jié)的對比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邏輯不嚴謹、語言不恰當等不足。這樣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規(guī)范了他們的寫作形式,完善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七、用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因此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多閱讀,多寫作,多輸入,多輸出,這樣才能真正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一個臺階。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部分“推薦一本書”中,就要求學生向其他學生推薦一本自己近期閱讀的優(yōu)秀書籍。這就要求學生先要有豐富的閱讀經歷,真正閱讀過這一本書,將這一本書的精神內核講述給大家聽,這樣才能完成這個作文。這實際上是考驗學生的閱讀積累以及轉述綜合的能力。那么此時家庭閱讀就變成了積累閱讀量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表,然后每天晚上回家,拿出一定時間閱讀,并第二天在課堂上讓學生轉述前一天晚上閱讀的內容,如此一來就讓學校與家庭形成了完美閉環(huán)。讓學生從家庭輸入,在學校輸出,鞏固他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八、用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分享欲與創(chuàng)作欲
在課堂上單打獨斗的輸出是無法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表達欲與創(chuàng)作欲的,需要以班級閱讀的氛圍激勵學生,因此教師應定期組織分享課,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分享閱讀成果。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寫作訓練“多彩的活動”,要求學生分享讀到的有關歷史人物、重要事件、重大典禮等內容。實際上,學生一個人的分享就能讓班級其他人都得到一次故事輸入的機會,那么教師就可以這樣的形式進行閱讀分享,這不僅能讓學生的輸入通過輸出的形式鞏固,還能讓其他學生了解自身不了解的知識。在組織這樣的活動時,應當注意組建小組,但小組人數不宜過多。然后讓他們在組內分享故事,最后在每個小組中評選出最精彩的故事,讓學生講述。這樣,教師就幫助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訓練,滿足了學生的分享與創(chuàng)造欲。
綜上所述,在小學寫作訓練中,應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真正愛上寫作,而不是僅僅將它當成任務。其次,應注意學生對閱讀的輸入和輸出,這樣才能以更好的文筆完成寫作。最后還應給學生表達分享欲的平臺,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在與別人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形成獨特的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