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合美
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稱紅柳為“青藏高原的生命樹”。而他也正像高原紅柳那樣,生活戰(zhàn)斗在西藏那塊貧瘠的土地上,把自己所有的熱情,全部的愛,甚至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那里的人民。
高原紅柳
李哲
紅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植物。她遍地生根、開花、結果,從不向人們、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獻。
在氣候惡劣的青藏高原,大風暴的確太可怕了!狂風肆虐,石走沙飛,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帳篷撕裂了,風魔和沙怪露出猙獰的面孔,發(fā)出一陣陣狂笑。
沙丘下的紅柳,卻沒有被風暴嚇倒。她們把根扎得更深,把觸須牽得更長,最深、最長的可達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們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變成根須,再從沙層的表面冒出來,伸出一叢叢細枝,去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她們頑強地開出淡紅色的小花,向著太陽微笑。大風暴一次又一次地襲擊,紅柳的根卻越扎越深,花兒也開得一次比一次更鮮艷、美麗!倔強的紅柳,決不讓沙丘向草原移動半步!
孔繁森同志喜愛紅柳。凡是他走過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紅柳。他常說:“紅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樹!”
記得是藏歷雪頓節(jié)的一天,天空湛藍如洗,這是高原最美好的節(jié)日??追鄙绢I我們來到拉薩河畔的紅柳樹下。柳林里不時傳出人們的歡歌笑語,隨處可聞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來,從柳枝上采下幾朵淺紅色的紅柳花,放入杯內的青稞酒中,喝了一口青稞酒,笑著對大家說:“你看那紅柳,論資格可謂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來西藏扎根的。可她從不炫耀,從不驕傲,柳梢總是低垂著,多么謙虛??!”
在紀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們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戰(zhàn)友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歷經風霜雨雪卻永遠挺立的高原紅柳。
(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拓展閱讀,有刪減)
這篇文章題目“高原紅柳”,看似是狀物,描寫了高原紅柳的特點,實際上是借物喻人,贊揚了孔繁森無私的、默默奉獻的精神。
通過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事物特點,突出品質。青藏高原氣候的惡劣,“狂風肆虐,石走沙飛,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的環(huán)境更襯托了紅柳能夠適應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具有堅強的意志,有頑強的生命力。
由物及人,借物喻人。文章寫了高原紅柳的特點:風暴使它的根扎得更深;然后自然過渡,由物及人。最后總結“在紀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想起了那歷經風霜雨雪卻永遠挺立的高原紅柳?!边@樣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贊揚了孔繁森無私的、默默奉獻的精神。
選擇身邊的一種事物,運用本文的寫作手法寫一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