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一本可愛的書,妙趣橫生,看得人心里暖暖的、癢癢的,好像一只小奶貓就地打滾。
《時間熊,鏡子虎和看不見的小貓》不只是三只小動物的故事,它更像是一座神奇森林,里面住滿了不可思議的生物,在講述不可思議的故事。這是一本能澆灌想象力的好書,天馬行空的人物設定、奇思妙想的情節(jié),配合淡淡的水彩插圖,即使是想象力再貧瘠的人,都能在閱讀中做一場神奇的夢。
我真不知道,日食是太陽在埋頭吃飯,巴士是一種特別的候鳥……在作者筆下,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沒有了界線,一切都有生命,有情感,有互動。我們也置身其中,這些神奇之物生活在我們周圍,與我們有牽絆,甚至是在我們體內,與心跳共同顫動。這個過程和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恰好相反。一個孩子是如何辨識一顆蘋果、一只飛鳥的?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簡化它,犧牲掉部分的豐富性,把它們裝進一個個名詞里。而這本書試圖拆掉所有名詞的桎梏,讓我們重新看到未被詞典釋義所涵蓋的特征,這些被忽略的特征可能也是事物的本質。
是這樣不設限的幻想游戲,才誕生了方糖鯨和逐漸變甜的大海這樣甜美的故事。
讀著讀著,故事的甘味淡去,留下一點藍色的煙霧。
只有想象力是不夠的。如果想象力是皮膚,那么情緒表達才是骨骼。當我讀到《成長》,作者說汽車長大了,輪子沒有。我心里突然就泛起了憂傷,那些在成長過程中的迷惑和不適被想起來了,我看到那幾個沒能一起長大的輪子了,它們是我的天真、堅持、驕傲和好奇,它們脫離成長曲線,永遠保持當初的模樣,稚嫩、笨拙卻永恒。
當讀到《看不見的小貓》,我的心就揪在了一起。我想起我的小貓,想起我把臉頰貼在它毛茸茸的肚皮上聽它的心跳,即使它睡著了,它的心跳也好快呀。作者一定有過一只小貓,一只后來消失不見的小貓,他才試圖給那只逐漸變得透明的小貓講很多故事。因為一個又一個故事能延緩時間的流逝,延緩小貓的消失。這個不可能的故事,表達的是隱秘的愛意和令人落淚的珍惜。
諸如此類,作者所關注的情緒與情感如此細微,都是一眨眼就會被忽略的青煙般的念頭。在這里,童話承載了它們,童話似乎是最合適的容器。長大以后,我們逐漸有了越來越多的防備,我們太容易失去表達自我的機會,又極難鼓起勇氣去面對痛苦。我想,作者應該是深有體會,才試圖創(chuàng)作這樣一本書來與我們進行情緒互動。
心理學上,沒有真正的壞情緒,有的只是不流動的情緒。當不安、憤怒和悲傷被看見,它們就流動起來,從心臟流到手臂,從手臂流向指甲,然后就不再像石頭一樣沉重了。就像眼淚一樣,流動起來,人才能活生生。
這本書帶來的交談是毫無負擔的,你可以只品嘗其中的甜,也可以再想想,想起心里尚未交代的小情緒。當你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情緒的流動,你就會逐漸感受到暖意——既是作者那細膩、俏皮、有趣的文字帶來的暖意,也是你自身情緒流動帶來的暖意。
讀著讀著,覺得萬物可愛,尤其很愛自己。
阿免
定居在南方小鎮(zhèn),一個留短發(fā)的普通90后,目前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也是一名長大了的兒童。12歲開始寫詩,但繪畫涂鴉的年份無從考證,始終熱愛以詩人和畫家的方式表達自我,擅長通過想象力、文字和圖案將平凡日常變得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