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奇
摘 要:趙云龍是聞名海內外的藝術家,在水彩畫和水彩畫教育傳播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巨大的影響力,長期以來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目前關于趙云龍的研究,涉及其生平經歷、創(chuàng)作實踐、繪畫作品、藝術理論等方面。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的《物象與心性——趙云龍水彩藝術》畫集為研究對象,探析趙云龍近些年的創(chuàng)作實踐,針對其作品的用筆、情感與格調進行探析與思考。盡管這些并不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新問題,但卻是每一位藝術家在不同階段無法繞開的命題。
關鍵詞:趙云龍;水彩畫;色彩
《物象與心性——趙云龍水彩藝術》作品集收錄趙云龍在1998—2020年期間創(chuàng)作的189幅作品,其中1998—2000年5幅,2001—2010年13幅,2011—2020年171幅。畫集中收錄的2000年之前的5幅作品屬于早期寫實水彩畫,以往已有很多學者研究,在此不再贅述。筆者主要側重探析2001年—2020年的作品。這些作品從題材上看主要分為濱海、古城鎮(zhèn)、城市建筑、靜物、人體、素描線稿六個方面,其中寫生作品占據多數(shù),包括“威尼斯”系列43幅、“德國紀行”系列25幅、“伊犁居民”系列5幅、“濱?!毕盗?0幅、蘇州寫生(“蘇州印象”系列和“江南遺韻”系列)34幅,靜物畫(“有花的靜物”系列和“五月丁香”系列)57幅,人體畫(7幅)和素描線稿(2幅)很少。因此,本研究以寫生和靜物畫兩個部分為主。
任何藝術門類都有其自身的獨特表達語言,水彩畫也無一例外,只有找到水彩藝術的表達語言,才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意義上的水彩畫作品。繪畫語言的基本要素是點線面所構成的畫面形式,其本質是達到一種平衡。色彩、節(jié)奏、形象等諸多因素構成的繪畫語言給人們帶來的直覺感受,能夠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如同人們通過語言來表達喜怒哀樂。繪畫作品通過本體的獨特語言形式,讓觀眾在觀看不同的點線面、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色彩時產生不同的情感共鳴。正如貝爾所言:“僅僅從一條線條的質量就可以斷定,該作品是否出于一位好畫家之手?!痹诶L畫創(chuàng)作中,最應該注意的是線條、色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這些方面能夠得到遠比事實、觀念、語言描述更為深刻、更為崇高的東西。這種東西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述,它的意義在于繪畫本身獨特的語言形式。在趙云龍這樣的藝術家那里,點、線、面、色彩、用筆等是其一直探索的繪畫問題,以及通過書寫式的繪畫方式,在畫面中表現(xiàn)獨特的氣質(圖1)。
趙云龍的水彩畫有兩個特點。首次是光與色。光是無處不在的,光是所有視覺體驗的源泉。它產生了色彩、明暗、韻律等等,并且令藝術家能夠親眼看到所要描繪的客觀物象的形象。光的照射產生了空間,光使創(chuàng)作者能夠分辨對象的造型、顏色。畫面中的高光、亮部、暗部、投影、反光等等,因受物體光的明度不同,使得創(chuàng)作者眼中的色彩反應也有所差異。品鑒趙云龍的水彩畫,作品畫面中對于光的處理令人印象深刻?!俺醮旱年柟狻毕盗小ⅰ赌簹w斜陽正濃》、《秋韻》等作品不僅以嚴謹?shù)脑煨?、細?jié)深入,而且表現(xiàn)了不同季節(jié)、不同的場景的光色變化。其中幾幅人物畫中的人物形象造型深入細致,且體現(xiàn)了畫家對于季節(jié)轉換色溫以及陽光下色彩的敏銳觀察?!拔逶露∠恪毕盗校捎昧撕喕实姆绞絹韺ψ匀还馍M行抽象處理,畫面中寫意性的用筆與書法行筆高度切合,在縱橫書寫的筆意中呈現(xiàn)了畫家內心的率性?!巴崴埂毕盗信c“濱海”系列畫作,既有強烈陽光下米黃色調的水天一色的明快,也有夜晚冷色調天光下海灣的寧靜平和,畫家善于表現(xiàn)光色的投影與水面的反射,在多彩的船舶上形成跌宕起伏的光影變幻。趙云龍通過自由率性的水彩畫藝術語言去表現(xiàn)寫生現(xiàn)場的光線和色彩,這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印象派的觀點是一致的,主要表現(xiàn)在精確描繪光的瞬間變化,尤其是光線下物體呈現(xiàn)出的光色變化。在這一時期,印象派畫家們開始堅定地追逐光色的變化,并且認為一切物象都由光與色組成,離開光色,便沒有了世界。畫家們主要通過光線、色彩來認識與描繪世界,表現(xiàn)光色的效果,認為只有現(xiàn)場的寫生才能描繪出光與色組成的最佳效果。因此印象派的藝術家們強調繪畫的現(xiàn)場感,認為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的作品比在工作室內制作的作品更加生動真實。趙云龍自己也曾表示喜歡寫生的現(xiàn)場感,這是直接觸動他展開繪畫的動力。從2001年到今天的作品畫面分析來看,其明顯受到了印象派的影響。
光色交織和動人的筆觸早已深刻地印在畫家的心中。正如《伊犁居民NO.2》(圖2)的光影效果令人感動,而且觀眾能感觸到畫家筆觸的敏捷、線條的率性和筆性的靈動?!耙晾缇用瘛毕盗凶髌肥勤w云龍在新疆伊犁所作,是畫家直面自然、現(xiàn)場寫生的作品。伊犁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下轄自治州,地處中國西北邊陲,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屬于大陸性氣候、高山氣候。當?shù)厥艿街衼喴了固m文化和俄羅斯建筑風格的影響,形成了多民族融合風格下的居民特色住宅建筑。夏季,太陽直射點轉移到北半球,氣候干燥,光照強烈,日照時間長,色彩對比較熱烈。“伊犁居民”系列作品中,畫家主要強調光影的概括、物象的提煉以及筆意筆痕,有很濃的意象性。趙云龍用輕淡而透明的顏色,表現(xiàn)了強烈光線直接照射下的新疆維吾爾族居民回廊里的各種光色反應。在這系列寫生作品中,極具民族特點的伊犁居民住宅回廊為畫家主要刻畫的主體?;乩群偷孛娴牧敛勘坏S色的陽光斜射,因此回廊受到光的反射而形成了具有空間感的淡黃色調。趙云龍作畫速度非常快,因其尺幅都是40 cm × 50 cm,所以常常一個下午的時間可以創(chuàng)作出三四幅作品。畫家的作品不是畫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畫家注重光與色的碰撞,畫中微妙的色彩交織變幻都是通過透明的色彩疊加完成的。層次分明的色彩形成了明顯的疊加的邊緣印痕?!兑晾缇用馧O.2》更能體現(xiàn)出印象派繪畫作品中的色彩關系對于趙云龍的影響,畫面中的色彩并非純粹的強烈,而是在提高色彩純度的同時實現(xiàn)了畫面的和諧統(tǒng)一。趙云龍認為:“色彩畫灰很難,畫純也并非易事,提高純度還應將色度把握恰如其分?!碑嫾彝ㄟ^色彩的冷暖對比,加深了空間感。畫面中的藍色能夠讓觀者感受到空間感,仿佛可以從走廊里自由穿行,可見畫家對于色彩的把控度要求極高?;乩?、廊柱、窗楣、厚墻、明廊、庭院、高臺基、葡萄架下等等內容的刻畫都體現(xiàn)了伊犁居民生活的寧靜安逸。繪畫是一種提煉和概括,好的藝術都需要在現(xiàn)實的物象當中分離出來一種意象的元素或抽象的元素,正因如此,趙云龍一直提倡“以一當十”“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繪畫理念?!耙晾缇用瘛毕盗袑懮钱嫾覍ι蕚€性的探尋,在鋪色上的新穎大膽和在層次處理上的富有節(jié)奏使作品具有更廣闊的空間感,通過對色彩的充分運用,讓人們對于新疆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地方更加向往與憧憬。
對于如何在水彩畫當中和諧把控光與色這一問題,趙云龍認為,水彩畫實際上和油畫基本是一個體系,運用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方式,是對于自然的解讀,都屬于西方繪畫體系。水彩畫和中國畫的結合,還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切合點。水彩畫作為歐洲的傳統(tǒng)藝術,還是光和色的問題。印象派從古典主義分離出來之后,帶來了繪畫方式的改變,強調通過光和色表現(xiàn)自然,這對于后來的現(xiàn)代藝術或者當代藝術來說是一個分水嶺。趙云龍的水彩畫有兩點受其影響:一是光、色,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光本質上是色彩的一種源泉;二是用筆,繪畫的本體語言是表現(xiàn),不是描摹,畫面的表達自然要涉及用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稱其為筆墨,歐洲的繪畫稱其為筆觸,二者本質上殊途同歸。趙云龍畫面中的用筆具有表現(xiàn)性、書寫性,這是他通過寫生實踐、感悟東西方的繪畫藝術,體會出來的繪畫最本質的東西,也是繪畫的魅力之所在。對比趙云龍2000年之前的繪畫作品與2001—2020年的繪畫作品,2000年之前的繪畫作品中客觀的形象多一些,如《初春的陽光》《秋韻》《暮歸時斜陽正濃》等,2001—2020年的繪畫作品中意象內容更多一些,如《威尼斯印象No.7》《威尼斯印象No.81》《古鎮(zhèn)遺韻No.14》《江南遺韻No.16》等。雖然都是具象的繪畫作品,但是早年的描繪對象更客觀,進入21世紀之后,畫家描繪的心中的意象性內容更多一些。
西方的繪畫、雕塑、建筑都是立體性較強,而東方的審美核心、審美價值是人的意象。因此西方藝術視覺強調真實的空間感,東方的繪畫則是以線性為主。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思想對于趙云龍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他的水彩畫中承載的中國繪畫思想是其藝術風格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作品的風格與藝術觀念分析,他的作品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思想有密切的聯(lián)系。與西方的絕大多數(shù)水彩畫相比,趙云龍的水彩畫帶有明顯的中國畫寫意性特點。2001年以后,他的水彩畫建構里中國畫寫意的氣質愈發(fā)明顯。一是講究用筆。畫家更多的是采用中國書法中書寫性的方式作畫,將一筆一畫都留在畫面中,且不做多余的涂改。在西方繪畫中,很難見到具有中國文化特質的用筆方式。畫家更多的是提倡用筆的自發(fā)性以及一種自然的書寫狀態(tài)。二是用色。2000年以前的作品畫家更多地強調自然再現(xiàn)的觀念,比較注重客觀對象的自然色彩狀態(tài)。而到了2001年之后,趙云龍更加注重色彩的主觀性,在整體色調的前提下,對色彩進行大膽的夸張?zhí)峒?,摒棄自然中與畫面整體氣氛不協(xié)調的局部色彩。此類作品主要體現(xiàn)在《山海關寫生No.5》《山海關寫生No.12》等。三是畫面的構成,畫家根據自身的畫面需求在大自然中大膽取舍,這是其水彩畫構圖的顯著特征。自然的物象是紛繁復雜的,因此需要藝術家以自身的審美有目的地選擇。
繪畫中的再現(xiàn)是藝術家眼睛所能看見的視像在媒介中的呈現(xiàn)。因此,趙云龍的具象表現(xiàn)繪畫是再現(xiàn)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又超越了再現(xiàn),它們不是純粹的模仿,也不是純粹的視覺。
描繪是一種超越了再現(xiàn)的表現(xiàn)方法,其依靠物體原本的形象,但也不是客觀的呈現(xiàn),而是重新塑造,如著名藝術史家曹意強對描繪的詮釋,畫家作畫,永遠面對一個悖論:其使用的媒介,有自身的質地與韻律,既區(qū)別于被描繪的題材又要體現(xiàn)這個題材。畫家的難題并非如何呈現(xiàn)對象的形象,而是以繪畫中的特殊方式設置和調動認知的潛能。換言之,藝術家創(chuàng)作作品,其目的不是要將世界的形象表現(xiàn)為人們事先熟悉的樣子,而是加以重新塑造,以新穎而出乎意料的復雜結構延展人們認知的線索。繪畫是通過創(chuàng)造不確定性而訴諸觀者的,使之不斷地調整自己以求確證或否證其反應。趙云龍的靜物畫以瓶罐為對象,已不再是傳統(tǒng)的將視覺與科學混合起來簡單地轉錄現(xiàn)實的客觀物象,而是站在不同的視點去描繪再現(xiàn)它們。
趙云龍的水彩畫風格經歷幾次變革,在傳承中不知不覺已經完成了超越。從最初的寫實主義到后來的意象描繪,反映了他藝術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作為一位水彩畫藝術家,趙云龍一直堅持本民族的特色,用多年的藝術實踐去努力追求藝術風格中的民族特色,并最終形成中西融合的個性風格,吸收西方的藝術精華,同時傳承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趙云龍對于水彩畫藝術發(fā)展多樣性的思考與實踐從未停息,期待趙云龍以后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精彩作品。
參考文獻:
[1]汪曉曙.繪畫創(chuàng)作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
[2]方亮,李秋陽.水色相融的靈動之境:論水彩畫的藝術特征[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20.
[3]孟憲德.黑龍江當代主要水彩畫家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