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 楊秀麗
(安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兒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NRDS) 是新生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 其主要病理機制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缺失而引發(fā)的呼吸窘迫, 患兒通常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 發(fā)紺、 呼吸衰竭等癥狀[1]。目前, 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是治療NRDS 的主要手段, 有助于快速緩解患兒臨床癥狀, 改善預后。 但是由于新生兒機體免疫功能較弱, 容易并發(fā)感染等不良事件, 嚴重危及患兒生命安全。 因此, 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科學護理干預對促進患兒病情康復至關(guān)重要。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96 例NRDS 患兒為對象, 探討精細化護理在NRDS 患兒通氣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我院收治的96例NRDS 患兒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 ①符合NRDS 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 且經(jīng)臨床胸片、 肺部聽診檢查確診; ②接受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 ③患兒家屬對治療方式、 護理措施以及存在的風險事件均知情同意; ④患兒家屬具備正常的溝通理解能力, 且依從性良好。 排除標準: ①存在出生缺陷的患兒; ②存在機械通氣禁忌證的患兒; ③存在嚴重感染的患兒; ④治療期間轉(zhuǎn)院的患兒; ⑤重要臟器功能損傷的患兒。 編號后通過隨機抽簽的方式分為對照組 (n = 48) 和觀察組 (n = 48)。 對照組中男28 例, 女20 例; 胎齡31 ~39 (34.15 ± 3.05) 周, 體重1.2 ~3.3 (2.51 ± 0.67) kg。 觀察組中男25 例, 女23 例; 胎齡30 ~39 (33.97 ± 3.12), 體重1.1 ~3.1 (2.43 ± 0.64) kg。 兩組患兒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1.2 干預方法兩組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包括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 安撫家屬情緒、環(huán)境護理、 拍背祛痰、 定時翻身等。 在此基礎(chǔ)上, 觀察組給予精細化護理, 干預措施如下: ①氣道濕化護理。 通氣治療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呼吸道黏膜干燥, 增加感染的風險, 影響肺部換氣功能; 因此, 在通氣治療時需要借助加溫加濕裝置進行氣道濕化, 保持濕度60%、 溫度36 ℃左右。 ②呼吸道護理。 定期采用棉簽、 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護理, 及時清理患兒口腔和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 避免呼吸道阻塞; 同時, 適當將床頭抬高, 肩部下方墊軟枕, 以防呼吸道梗阻, 并采用震顫的方式進行祛痰,必要時可采用密閉式吸痰管進行吸痰。 ③皮膚護理。 加強患兒的皮膚護理, 尤其對臀部、 眼睛、 腹部、 手腕、 腿部等皮膚褶皺部位的重點清潔護理, 使患兒皮膚保持清潔干燥; 對于存在泛紅、 破損的部位, 可根據(jù)嚴重程度遵醫(yī)囑用藥處理, 以免進一步加重。 ④營養(yǎng)支持。 盡量給予母乳喂養(yǎng), 為患兒提供基礎(chǔ)的營養(yǎng)攝入, 提高患兒免疫力; 部分患兒可給予微量的10%葡萄糖注射液喂養(yǎng), 必要時可使用鼻胃管輔助喂養(yǎng), 以確保患兒每日的基礎(chǔ)營養(yǎng)攝入量。 ⑤出院指導。 出院前做好患兒家屬的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 告知其居家期間的基礎(chǔ)護理措施和注意事項, 并囑咐其定期返院復診; 出院后, 以電話、 信息平臺等方式進行定期隨訪, 了解患兒的恢復情況, 及時解答患兒家屬的疑惑, 提供專業(yè)的指導。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血氣指標, 包括動脈血氧分壓 (PaO2) 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 ②比較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心率、 血壓, 并采用簡易新生兒緊急生理學評分Ⅱ(SNAP-Ⅱ)[2]評估患兒的病情程度, 該評分系統(tǒng)包括平均動脈壓、 體溫、 驚厥、 血酸堿度、 12 h 尿量以及PaO2/吸入氧濃度六個評估維度, 最終評估分值越高表示患兒病情越嚴重。 ③記錄兩組患兒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包括死亡、 感染、 再插管、 呼吸道阻塞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s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氣指標干預后, 觀察組患兒的PaO2高于對照組, Pa-CO2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血氣指標比較 (±s, mmHg)
表1 兩組患兒的血氣指標比較 (±s, mmHg)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P <0.05。
組別 n PaO2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8 49.16±4.27 60.24±3.88* 64.38±4.15 43.22±3.47*對照組 48 50.03±4.11 56.69±3.32* 63.40±4.08 48.41±3.91*t 1.017 4.816 1.167 6.878 PaCO2 0.312 <0.001 0.246 <0.001 P
2.2 心率、 血壓及SNAP-Ⅱ評分干預后, 觀察組患兒的心率、 SNAP-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血壓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心率、 血壓及SNAP-Ⅱ評分比較 (±s)
表2 兩組患兒的心率、 血壓及SNAP-Ⅱ評分比較 (±s)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P <0.05。
SNAP-Ⅱ評分(分)干預前 觀察組 48 138.25±9.89 74.13±4.33 14.95±2.87對照組 48 139.61±9.42 74.85±4.27 15.07±3.01 t 0.690 0.820 0.200 P 0.492 0.414 0.842干預后 觀察組 48 113.27±6.28* 84.91±3.76* 6.36±1.76*對照組 48 121.03±7.12* 79.41±3.55* 8.22±2.13*t 5.663 7.369 4.664 P<0.001 <0.001 <0.001時間 組別 n 心率(次/min)血壓(mmHg)
2.3 不良事件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為8.33%, 低于對照組的22.92%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的不良事件比較 [n (%)]
NRDS 是一種新生兒危重癥, 不僅容易損傷患兒肺部換氣功能, 而且可能引發(fā)氣道阻塞, 導致新生兒死亡。 目前, 機械通氣是治療NRDS 的首選方式, 有助于改善患兒呼吸功能, 緩解臨床癥狀[3]。 臨床認為, NRDS 患兒屬于特殊的群體, 治療過程中給予優(yōu)質(zhì)的臨床護理對促進患兒病情康復至關(guān)重要。 在國內(nèi)的一項研究中, 趙楠子等[4]對NRDS 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后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精細化護理干預, 結(jié)果顯示, 精細化護理干預組的血氣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 (P <0.05),且呼吸不暢、 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 (P <0.05)。 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對常規(guī)護理措施進行細化、 具體化的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 以目標為導向, 使護理措施更加具有準確性和針對性。 畢雯倩[5]的研究也指出, 精細化護理干預有助于促進NRDS 患兒病情康復, 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患兒干預后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精細化護理的實施對緩解患兒機體缺氧癥狀具有顯著的效果, 可有效改善肺部換氣功能。 臨床認為, 密切監(jiān)測NRDS 患兒生命體征是指導臨床治療和施護的重要措施, 也有助于評估患兒病情變化。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患兒干預后的心率、 SNAP-Ⅱ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血壓水平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精細化護理可促進患兒生命體征恢復, 更利于改善患兒預后。 此外,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精細化護理的實施對降低NRDS 患兒感染、 呼吸道阻塞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具有積極作用, 與徐友嵐等[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 精細化護理有助于改善NRDS 患兒的血氣指標以及生命體征, 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 促進患兒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