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雪蓮
王思坤今年53 歲,是徐州豐縣福利印刷廠的一名普通職工。他皮膚黝黑,笑起來憨厚而真誠,母親癱瘓的十余年時間里,他不攀不比,不等不靠,用細心和耐心、堅守和奉獻,踐行“大愛至孝”的內(nèi)涵。
王思坤在家中排行老大,2013 年父親去世后,他將母親韓瑞梅接到家中照顧。起初,韓瑞梅身體還算硬朗,但不久后,本就少言寡語的她外出后經(jīng)常找不到家,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異常。送醫(yī)檢查后,她被確診患了阿爾茨海默癥。
母親需要照料,孩子還要上學,面對雙重壓力,王思坤和愛人進行了分工——他照顧母親,愛人照顧孩子。此后,王思坤的社交時間幾乎為零,每天都是照料母親與完成工作的“二點一線”。
王思坤的家在五樓,沒有電梯,每次上下樓,他都是一手拿著馬扎,一手攙著母親,母親走累了就坐在馬扎上休息片刻。母親獨自在家時,王思坤總是牽腸掛肚,不時騎車回家看看。有次,他回家發(fā)現(xiàn)母親摔倒在客廳里,也不知道在地上坐了多久,為此,他萌生帶著母親上班的想法。
懷著忐忑的心情,王思坤和廠領(lǐng)導溝通了此事。出乎意料的是,廠領(lǐng)導不但同意了他的請求,還為他們在廠里提供了一間小屋。2014 年,母親的身體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王思坤便帶著她住進廠里提供的房子里生活。
為母親清理便盆、穿戴衣物,這是王思坤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普通、瑣碎,周而復(fù)始。為了照顧好母親,他在飲食上花了不少心思,盡量做到營養(yǎng)膳食均衡。日常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他都會遷就母親的心意。為了讓母親能多活動,他還專門購置了輪椅,帶她出門曬太陽。晚上,他等母親休息后才上床睡覺,除了工作,他的時間幾乎都傾注在母親身上,與她同睡一間屋,隨叫隨到。
聽著王思坤用輕松的語言講述生活點滴,旁觀者很難想象他如何堅持十年之久。但在王思坤看來,這是生而為人的責任和擔當,他從沒把這當成是負擔,“母親育我成人,我伴母親到老,這是源于血液的本能,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p>
醫(yī)生建議每兩到三小時為母親翻身,于是,王思坤設(shè)定好鬧鐘放到床頭,每次鬧鐘一響,他就爬起來為母親翻身、拍打。時間長了,不用鬧鐘提醒他就能醒來,因為“到這個點就醒”。王思坤說,母親需要有人抱著才能站起身來,為此他的腰和肋骨兩邊經(jīng)常疼痛,但每天還要遵從醫(yī)囑,硬撐母親的身體,讓她站立半小時,作康復(fù)訓練。
盡管近十年王思坤都沒睡過一天好覺,但母親因他的細心照顧,從沒生過褥瘡,身上總是干凈清爽。王思坤說:“母親把我們兄妹三個拉扯大不容易,她一生從不愿給子女添一點麻煩,現(xiàn)在年紀大了、有病了,該我們照顧她了!”
在妹妹王春燕的眼里,大哥王思坤是個“大暖男”?!皨寢寷]有吃飯的概念,嘴巴閉得很緊,很難喂飯。有些人可能會撬開老人的嘴,直接將飯塞進去,但是哥哥一般都會等媽媽的嘴巴稍微松開再喂,有時一碗面條就需要喂一兩個小時?!蓖醮貉嗾f,哥哥王思坤照顧母親細心周到,盡管他異常辛苦,也從未提過與弟弟妹妹“清算”母親養(yǎng)老的責任賬,小家庭之間也從未因此紅過臉。
王思坤說,他可以帶著母親上班,要特別感謝單位領(lǐng)導和同事對他的包容和理解。他說不出大道理,只知遵循著母親的教誨——持感恩之念,懷感恩之心,用行動去詮釋這句話。于是,在照顧母親的同時,他主動環(huán)視廠區(qū)周圍,看到哪里有垃圾,他隨時打掃干凈;工廠需要加班時,他主動采買早晚飯??梢哉f,哪里有活干,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近年,王思坤承擔食堂采購的工作,經(jīng)常天色微明就趕往菜市場購置食材,做好準備工作后再為母親穿衣洗漱喂飯。對菜價、肉價的變動及每位就餐職工的伙食費用、就餐次數(shù),王思坤都堅持公示。起初,工友們吃飯后還都記個小賬,結(jié)賬時進行比對,幾次下來,無人再找他對賬了。王思坤非常珍惜工友的信任,做事更加認真,敬業(yè)孝親兩不誤。
王思坤的孝老精神打動了每一位領(lǐng)導和同事,也受到親戚鄰居的廣泛好評。2021 年,王思坤獲評“江蘇好人”,他說:“只要母親活著,我就會一如既往地照顧下去,去盡我該盡的義務(wù)和責任,直到母親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王思坤明白,奇跡很難發(fā)生,但他只希望自己能多盡一份孝心,有母親在身邊,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