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升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在未使用降壓藥的靜息狀態(tài)下,非同日三次診室血壓的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毫米汞柱90者稱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絕大多數(shù)高血壓需要長期或終身服用降壓藥。降壓藥種類較多,分類方式也不盡相同,目前將降壓藥分為七大類。人們在使用降壓藥時,請警惕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免影響病情或加重對身體的危害。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 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類降壓藥。以各種“普利”藥為代表,如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賴諾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等。主要不良反應是干咳、高鉀血癥、血管性水腫、腎功能不全及皮疹等。干咳常在服藥3~6周后出現(xiàn),若咳嗽不嚴重,可以繼續(xù)服用;若干咳劇烈,嚴重影響工作、生活(睡眠)者需停藥,或換用ARB類藥。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血鉀濃度升高,有引起心臟驟停的風險。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或雙側(cè)腎動脈狹窄的患者,服用“普利”可因重度高鉀血癥而發(fā)生意外,因此,該類患者不可使用“普利”降壓,更不可與氯化鉀或保鉀利尿劑螺內(nèi)酯同時使用,以免協(xié)同升高血鉀,危害生命。血管性水腫主要表現(xiàn)為口唇、舌、喉及臉面部水腫,而喉部水腫若處理不及時,可使患者窒息死亡。一旦出現(xiàn)該類不良反應,應盡快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或糖皮質(zhì)激素類治療。部分患者因腎臟灌注減少或其他疾病或藥物聯(lián)用,可以發(fā)生腎功能減退。當血肌酐大于3毫克/分升(265微摩爾/升時,需謹慎使用,并定期監(jiān)測血肌酐及血鉀。部分患者服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皮疹、皮膚瘙癢潮紅、光敏等癥狀,夏天服用時應注意避光。妊娠、高鉀血癥及雙側(cè)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普利”類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ADR)是現(xiàn)階段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降壓藥。以各種“沙坦”藥為代表,常用的有氯沙坦、纈沙坦、坎地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阿利沙坦等,“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這類藥物不良反應與“普利類”降壓藥相比,除了沒有明顯干咳外,其他不良反應相似。妊娠、雙側(cè)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沙坦”類降壓藥。
鈣通道阻滯藥(CCB) 分為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降壓藥。二氫吡啶類以各種“地平”藥為代表,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樂卡地平、貝尼地平等。主要不良反應為心率加快、顏面潮紅、頭昏、頭痛、心率加快、心悸、牙齦增生、腳踝水腫等。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服用“地平”類降壓藥性欲減退者比例不低,應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必要時可以使用改善性功能障礙的藥物。非二氫吡啶類降壓藥有維拉帕米、地爾硫?等。不良反應除頭痛、踝部水腫、低血壓、眩暈、潮紅、疲乏、惡心及胃腸道功能紊亂外,還能抑制心臟收縮功能和傳導功能、二度至三度房室阻滯、便秘等。CCB停藥還可能發(fā)生反跳性血壓升高、興奮、焦慮等停藥反應,所以不可突然停藥。
β受體拮抗劑 大多以“洛爾”命名,常用的有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托洛爾、艾司洛爾、拉貝洛爾、吲哚洛爾、比索洛爾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心動過緩、乏力、誘發(fā)哮喘、嗜睡、厭食、抑郁等精神癥狀。另外,β受體阻滯劑負性肌力作用可誘發(fā)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有升高血糖的傾向,糖尿病患者慎用。長期使用β受體拮抗劑突然停藥時,血壓迅速恢復到治療前水平,甚至比治療前更高,還可引起心動過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因而停藥應緩慢進行。普萘洛爾及阿替洛爾可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對血脂影響相對較小。高脂血癥患者開具降壓藥前應告知醫(yī)生或藥師,以遴選合適藥物,既達到良好的降壓作用,又可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β受體阻滯劑還可引起乏力、皮膚蒼白、男性功能障礙等。
利尿劑 分為3類:(1)袢利尿劑(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俗稱強效利尿劑,一般不作降壓藥使用;(2)噻嗪類包括噻嗪類(氫氯噻嗪)、類噻嗪類(吲達帕胺、氯噻酮);(3)保鉀利尿劑(阿米洛利、氨苯蝶啶、螺內(nèi)酯)等。噻嗪類降壓藥主要不良反應有電解質(zhì)紊亂,包括低鉀血癥、低氯或低氯性堿中毒、低鈉血癥、氮質(zhì)血癥、血氨升高、脫水等,應及時對癥治療,以免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謹慎使用。噻嗪類可干擾腎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不宜使用。螺內(nèi)酯可致高鉀血癥、低鈉血癥,長期使用可使男性乳腺發(fā)育、陽痿、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脹痛、聲音變粗、月經(jīng)失調(diào)、性功能下降等。
α-受體拮抗劑 如哌唑嗪、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不作為高血壓治療的首選藥,主要用于高血壓伴前列腺增生患者或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不良反應主要為直立性低血壓,表現(xiàn)為由臥位或坐位站起來后頭暈、眼前發(fā)黑等,因此,首次應減半服用,最好睡前服用。
其他降壓藥 (1)周圍血管擴張藥(肼屈嗪),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惡心等。長期大劑量使用可引起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樣反應。(2)中樞神經(jīng)抑制藥(可樂定),不良反應有口干、便秘、嗜睡、乏力、心動過緩、頭痛、頭暈惡心、食欲減退等。(3)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后拮抗劑(利血平),僅用于頑固性高血壓的治療,大劑量用藥可引起震顫麻痹,長期服用引起精神抑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服用本藥可誘發(fā)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