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至暢,龍楚云,余倩莎,成淑芬,鐘馥駿,李建明,歐曉明
(1.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農藥創(chuàng)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農用化學品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014;2.湖南化研院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長沙 410014)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又名大瓶螺、金寶螺,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瓶螺科,其抗逆性強,繁殖率高,是一種大型淡水食用螺,原產地位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2]。20 世紀80 年代我國將福壽螺作為一種高蛋白食物引入廣東,然后迅速擴散至廣西、福建、海南、浙江、四川等地[3-4],但由于口味不好,市場反饋不佳,導致福壽螺滯銷而遭棄養(yǎng),隨水流擴散蔓延至河道、水溝、池塘等淡水系中,成為危害我國的入侵物種[5]。福壽螺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強、食性雜,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繁殖快,加上失去原有天敵的制約,很快便泛濫成災[6]。福壽螺喜食水生植物,如水稻等的幼嫩部分,嚴重威脅水稻生產,水稻受害株率最高可達64%,目前福壽螺在我國許多省份暴發(fā)成災,成為我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惡性水生軟體動物[7]。水稻播種出苗后以及插秧后至曬田前是主要受害期,福壽螺咬剪水稻主苗及有效分蘗,致有效分蘗減少而造成減產[8]。因此稻田福壽螺已經成為局部水稻產區(qū)有害生物的重點防控對象[9]。
目前,防治稻田福壽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農業(yè)、物理、生物、藥物防治,在實際生產中,主要還是以化學防治為主[10-13],但隨著用藥時間的推移,福壽螺可能對常見的殺螺劑產生抗性。因此,本研究選用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6%四聚乙醛4 種常見的殺螺劑,通過對它們在不同劑量下的防效及保苗率比較,篩選出防治福壽螺的最佳藥劑,以期為高效防治福壽螺及減少農藥的污染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地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春華鎮(zhèn)春華山村早稻田。土壤為水稻田土,較肥沃,水層深度3.5 cm,無雜草和藻類覆蓋。
1.2.1 水稻品種
湘早秈6 號。
1.2.2 供試藥劑
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浙江天豐生物科學有限公司);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江蘇建農植物保護有限公司);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深圳諾普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四聚乙醛顆粒劑(廣東農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試驗共設6 個處理,其中設2 個空白對照,即放螺空白處理(用于測定防治效果)和不放螺空白處理(用于測定保苗效果),各處理藥劑用量為產品包裝標明的推薦施用劑量,即⑴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420 g a.i./hm2;⑵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420 g a.i./hm2;⑶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600 g a.i./hm2;⑷6%四聚乙醛顆粒劑,600 g a.i./hm2;⑸放螺空白對照組;⑹不放螺空白對照組。每小區(qū)設4 次重復,共24 個小區(qū),每小區(qū)20 m2。各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用高80 cm 的網圍好,網外筑埂隔離,單獨排灌,以防串水。
于2021 年5 月10 日移栽水稻,每平方米25 叢,每叢4 株。插植后7 d(2021 年5 月17 日)放螺,放養(yǎng)10 頭/m2,大小均勻搭配,放養(yǎng)時均勻輕放土表,所放螺均在自然環(huán)境預養(yǎng)48 h 以上。放螺1 h 后施藥,可濕性粉劑用新加坡利農手動噴霧器均勻噴施,顆粒劑直接撒施于各小區(qū)中,施藥及整個試驗期間田間保持4~6 cm 水層。
1.5.1 調查方法
藥后2、7 d 調查時,檢查小區(qū)內可見活、死螺數(shù),藥后14 d 調查時,找出所有放養(yǎng)的螺檢查活、死螺數(shù)(不足原數(shù)按逃逸計算),同時檢查產卵塊數(shù)和全小區(qū)的水稻株數(shù)(不包括分蘗)。
1.5.2 調查時間和次數(shù)
在藥后2、7、14 d 調查藥效。
1.6.1 藥效計算方法
1.6.2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DPSv7.05 軟件進行,用Duncan 氏新復極差法比較各處理間效果的差異程度。
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小區(qū)殺螺結果見表1。可見,4 種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均表現(xiàn)出較好防效。
表1 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小區(qū)殺螺結果
藥后2 d,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420 g a.i./hm2處理和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420 g a.i./hm2處理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速效性,防效分別為78.53%和82.34%,顯著優(yōu)于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600 g a.i./hm2處理和6%四聚乙醛顆粒劑600 g a.i./hm2處理。
藥后7 d,各處理防效迅速增加,其中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處理的防效最好,達到88.32%,顯著優(yōu)于6%四聚乙醛顆粒劑處理的防效。
藥后14 d,各處理防效穩(wěn)定增加,表現(xiàn)出良好的持效性。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處理的防效最高,顯著優(yōu)于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和6%四聚乙醛顆粒劑處理。
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小區(qū)擬卵保苗結果見表2。可見,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擬卵保苗效果。
表2 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小區(qū)擬卵保苗結果
藥后14 d,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和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處理的抑卵效果良好,卵塊減少率分別為88.71%和93.89%,保苗效果分別為97.54%和99.09%,優(yōu)于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和6%四聚乙醛顆粒劑處理。
施藥后及每次結果調查時觀察,通過對比藥劑處理小區(qū)與空白小區(qū)水稻的劍葉和根系長度,以及分蘗數(shù),未發(fā)現(xiàn)試驗藥劑對水稻產生任何藥害現(xiàn)象。
藥后2 d 調查試驗結果時發(fā)現(xiàn),小區(qū)各處理間均有少量小魚死亡。
選擇了4 種常見殺螺劑對稻田福壽螺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試驗結果表明:4 種常見殺螺劑對福壽螺的綜合防效為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6%四聚乙醛顆粒劑。4 種常見殺螺劑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防效,其中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和70%殺螺胺乙醇胺鹽表現(xiàn)出良好的速效性。而6%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和6%四聚乙醛顆粒劑在水稻田中釋放緩慢,速效性較差,但14 d 仍保持較高防效。這與紀谷芳[14]報道的70%和5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6%蝸特(四聚乙醛)和6%密達(四聚乙醛)顆粒劑在藥后7 d 達到最大防效,14 d 防效降低不符。與羅思軍[15]的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
因螺消(五氯酚鈉)和百螺敵(三苯基乙酸錫)2 種藥劑的毒性和對水生生物的影響,2011 年,農業(yè)部禁用了螺消在所有作物上的登記,并取消了百螺敵在福壽螺上的登記,改為登記于防治甜菜褐斑病。現(xiàn)在能有效防治福壽螺的藥劑只有殺螺胺類和四聚乙醛兩大類。因藥劑的選擇少,長期使用這兩大類藥劑可能會出現(xiàn)抗性問題。同時殺螺胺類和四聚乙醛類對水生生物都具有較高毒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遠離水產養(yǎng)殖區(qū)等水域施藥,禁止在魚或蝦蟹套養(yǎng)稻田使用;施藥后的稻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體,禁止在池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藥器具。針對稻田福壽螺的防治應該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為主,生物防治為輔,化學防治補充的綜合防治措施,根據(jù)稻田福壽螺的發(fā)生量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在稻田福壽螺發(fā)生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建議使用高效、速效的70%殺螺胺可濕性粉劑,推薦使用劑量為420 g a.i./hm2。在稻田福壽螺實際發(fā)生較小而周圍水渠等環(huán)境中福壽螺密度較大,以預防為主的情況下,建議使用對環(huán)境影響較小的6%四聚乙醛顆粒劑,推薦使用劑量為600 g a.i./hm2。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的意識不斷加強,這就使得環(huán)保治理的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瘜W農藥的大量使用會影響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污染水體,破壞生態(tài)平衡。因此,有必要開展試驗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環(huán)保農藥用于福壽螺防治,指導農民選擇正確的化學藥劑防治福壽螺。此外,建議建立完善的預測預報體系,主要包括成螺誘測和田間人工調查,以便有效地指導田間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