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蘭,蘇海濤,白 帆,潘 媛,黃韻婷,孔 濤,毛 穎
(云南省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3)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屬性之一[1],廣泛存在于化學、物理、醫(yī)藥等各個學科中。隨著研究者對手性問題的深入研究,同一對映體的不同構(gòu)型不僅物理化學性質(zhì)和光學性質(zhì)不同,而且在藥理學、生理學和毒理學等方面的表現(xiàn)也截然不同,因此手性分離在制藥生產(chǎn)、化學工業(yè)和生命科學等鄰域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手性分離的方法有很多,常用分析方法有毛細管電色譜[2]、氣相色譜[3-5]、超臨界流體色譜[6-7]、高效液相色譜[8-9]等。在手性分離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譜是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因其具有高效、高速、應用范圍廣和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
冠醚是Pederson[10]于1967年首次發(fā)現(xiàn)并提出的,它是一種大環(huán)聚醚,具有特定尺寸的空腔。分子中的醚氧,作為電子供體配體原子,規(guī)律分布在空腔內(nèi)壁上,金屬離子或銨根陽離子引入腔內(nèi)。手性冠醚是在冠醚分子內(nèi)引入手性單元,從而使分子具有手性。最早是由Cram將1,1′-二萘基引入到冠醚中,得到聯(lián)萘型手性冠醚。Cram將該化合物用于手性識別,主要用于去拆分胺類化合物、氨基酸和氨基酯。Shinbo[11]和他的同事也成功合成出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通過物理方法涂覆在十八烷基硅膠上制備成固定相表現(xiàn)出很好的拆分效果。但國內(nèi)未見報道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的合成及其制備成手性固定相的報道。本文通過以R-聯(lián)萘酚為原料合成R- (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并將其涂覆于C18硅膠上制備成手性固定相,并對11種對映體得到不同程度的拆分。
Bruker-500核磁共振儀(Bruker,德國);元素分析儀Vario ELⅢ(德國Elementar公司);ELGALC134凈水系統(tǒng)(英國,ELGA);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真空環(huán)境在SHZ-D(Ⅲ)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EYELA PSL-1810磁力攪拌低溫恒溫水槽(上海,愛郎儀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不銹鋼色譜柱(250 mm×2.0 mm i.d.)(美國,Alltech)。
R-聯(lián)萘酚、正丁基鋰、三溴化硼(adamas);碘甲烷(西亞);戊乙二醇(Alfa);球形5μm C18硅膠(美國Sepax Technologies);實驗測定的手性樣品和位置異構(gòu)體分別購買于Adamas-beta公司、Sigma-Aldrich公司。其余試劑都為國產(chǎn)分析純。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的合成路線如圖1。
圖1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合成路線
1.2.1 手性2,2′-二甲氧基-1,1′-二萘(B)的合成
搭好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在氮氣保護下,在50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7 g的R-聯(lián)萘酚,24 g的無水碳酸鉀K2CO3,再向其中加入200 mL的分析純丙酮,攪拌均勻。在60℃條件下,在恒壓漏斗中加入6 mL的碘甲烷緩慢加入反應中?;亓?0 h,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減壓除去反應中的丙酮。殘留物用二氯甲烷和蒸餾水萃取3次,再加入適量的無水硫酸鎂MgSO4干燥,過濾減壓除溶劑。再將所得固體柱純化,洗脫劑為(V乙酸乙酯∶V石油醚=1∶6),純化后得白色晶體7.21 g(產(chǎn)率為94%)。1H NMR(500 MHz,CDCl3)δ8.01(d,J=9.0 Hz,2H),7.90(d,J=8.2 Hz,2H),7.49(d,J=9.0 Hz,2H),7.34(ddd,J=8.1,6.7,1.1 Hz,2H),7.24(ddd,J=8.1,6.7,1.2 Hz,2H),7.14(d,J=8.5 Hz,2H),3.79(s,6H)。13C NMR(125 MHz,CDCl3)δ 154.99,134.03,129.40,129.24,127.92,126.30,125.27,123.51,119.64,114.29,56.92。
1.2.2 手性2,2′-二甲氧基-3,3′,6,6′-四溴-1,1′-二萘(C)的合成
稱取2 g上一步產(chǎn)物B溶于150 mL的無水乙醚中,在氮氣保護下,向其中加入11 mL的液溴,液溴(Br2)在30 min內(nèi)緩慢滴加完,在室溫下攪拌6 h,加入200 mL的無水Na2SO3除去反應中殘余的液溴。在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有機層再用無水Na2SO4除水。減壓除去二氯甲烷,所得固體柱純化,洗脫劑為(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0)得淡黃色的晶體。R-2,2′-二甲氧基-3,3′,6,6′-四溴-1,1′-二萘(1.6 g,產(chǎn)率40%)。1H NMR(500 MHz,CDCl3)δ8.44(d,J=1.9 Hz,2H),7.78(s,2H),7.34(dd,J=9.0,2.0 Hz,2H),6.95(d,J=9.0 Hz,2H),3.78(s,6H).13C NMR(125 MHz,CDCl3)δ154.75,132.91,130.82,129.47,128.90,127.10,122.79,119.33,119.07,118.34,56.84。
1.2.3 手性R-2,2′-二羥基-3,3′,6,6′-四溴-1,1′-二萘(D)的合成
稱取2 g的產(chǎn)物C溶解在200 mL的無水二氯甲烷中,將反應降溫到0℃時,先攪拌10 min,緩慢滴加3 mL的三溴化硼溶液,再攪拌25 min后升高溫度到室溫反應24 h,再將反應降溫至0℃,向反應中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除去反應中殘余的三溴化硼?;旌衔镉枚燃淄檩腿?,收集有機相且向其中加入Na2SO4干燥。過濾除去Na2SO4,有機相減壓干燥。所得樣品需硅膠柱純化,洗脫劑(V乙酸乙酯∶V石油醚=1∶8),減壓除去洗脫劑得淺黃色固體(1.7 g,產(chǎn)率88.9%)。1H NMR(500 MHz,CDCl3)δ8.49(d,J=1.9 Hz,2H),7.77(s,2H),7.45(dd,J=8.9,2.0 Hz,2H),6.98(d,J=8.9 Hz,2H),5.05(s,2H)。13C NMR(125 MHz,CDCl3)δ152.56,132.41,131.94,130.12,129.42,126.17,124.84,123.07,119.90,110.36。
1.2.4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E)的合成
稱取2 g的產(chǎn)物D和2.5 g的五甘醇對甲苯磺酸酯、0.24 g的氫氧化鉀放入事先搭好的裝置中,且保持整個反應環(huán)境都是在氮氣保護下進行。加入100 mL的無水四氫呋喃到圓底燒瓶中,在65℃下回流72 h,反應完成后用薄層色譜檢測。用二氯甲烷和蒸餾水萃取至少三次,有機相收集到大燒杯中并加入無水Na2SO4干燥。硅膠柱純化,洗脫劑(V乙酸乙酯∶V石油醚=1∶5),除去溶劑得淡黃色粘稠固體(1.24 g,產(chǎn)率為46%)。1H NMR(500 MHz,CDCl3)δ8.33(d,J=1.9 Hz,2H),7.78(s,2H),7.24(dd,J=9.0,2.0 Hz,2H),6.89(d,J=9.0 Hz,2H),4.12-4.08(m,2H),4.01-3.98(m,2H),3.59-3.54(m,4H),3.47-3.40(m,8H),3.34-3.31(m,2H),3.31-3.27(m,2H)。13C NMR(125 MHz,CDCl3)δ 154.45,132.94,130.70,129.38,129.08,127.35,122.37,121.26,119.44,119.35,70.82,70.74,70.60,70.19,69.78。
1.2.5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固定相的制作
將0.2 g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溶解于8 mL的二氯甲烷中,稱取2 g粒徑為5μm的C18膠硅置于25 mL圓底燒瓶中,在C18硅膠表面用物理涂敷方法涂敷上述冠醚溶液,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有機溶劑,得到R- (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固定相。
1.2.6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色譜柱的填充
取上述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固定相1.4 g和25 mL甲醇/水(體積比)=1/9溶液攪拌,形成懸浮狀態(tài)后過篩待用,用同體積比的甲醇/水混合溶液作頂替液,40 MPa壓力下制備手性色譜柱。
1.2.7 色譜條件
pH=2的高氯酸為流動相;流速0.1 mL/min,柱溫25℃。流動相在使用前需經(jīng)過0.45μm的濾膜過濾,超聲除去氣泡。
對R- (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固定相進行紅外光譜表征,圖2中A為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冠醚;B為固定相;C為C18硅膠。圖2結(jié)果表明:B與A比較,B中3516 cm-1的峰歸屬于硅膠表面殘存的硅羥基伸縮振動吸收,大約在2926 cm-1和2856 cm-1的峰為手性冠醚中亞甲基的C-H伸縮振動,1582 cm-1為冠醚中芳烴的 =C C伸縮振動。B與C相比較,B在1316 cm-1為冠醚中的部分醚鍵,在1101 cm-1處的峰信號增強,它為手性冠醚中的C—O—C伸縮振動和C18硅膠本身的Si—O—Si的振動吸收峰,809 cm-1峰為Si—O鍵對稱伸縮振動峰,以上信息可推測硅膠表面成功涂覆上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
對手性固定相進行了元素分析,如表1。
表1 元素分析
元素分析表明,固定相與C18硅膠相比較,碳含量、氫含量有明顯的增加,且計算得到實際涂覆量為9.09%,說明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已成功涂覆于硅膠表面。
為考察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對外消旋體的手性拆分能力。在色譜條件:pH=2的高氯酸流動相(其使用前先用0.45μm濾膜過濾,超聲脫氣),V(流速)=0.1 mL/min,色譜柱溫為T=25℃,色譜柱拆分手性樣品檢測波長為254 nm,拆分氨基酸波長為210 nm。其中7種手性藥物和4種氨基酸得到拆分。它們的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
圖3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色譜柱得到拆分的對映體結(jié)構(gòu)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色譜柱對上述外消旋化合物拆分的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柱對外消旋體的拆分結(jié)果
表2中依次列出了保留因子(k1,k2),分離因子(α),和分離度用Rs表示。從表2得出,在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冠醚柱中有11種對映體能得到分離。1,2-二苯基-1,2-乙二醇、美托洛爾、佐匹克隆、蘇氨酸等外消旋體得到基線分離,萘普生、馬來酸氯苯那敏、谷氨酰胺、賴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得到了部分分離,其拆分譜圖如圖4所示。
圖4 手性冠醚色譜柱的色譜分離譜圖
2.3.1 手性色譜柱對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機理
在酸性的環(huán)境中,分子中含有伯胺基團的物質(zhì)和H+形成銨離子,且其極性較強進入冠醚的空腔中作用。在聯(lián)萘酚的2,3,4,5,6-位置上的取代基對冠醚的手性識別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取代基種類影響銨離子在固定相與流動相之間的平衡,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手性識別能力。根據(jù)被拆分的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它們基本都含有伯胺基、羥基、羧基等基團。被拆分化合物的基團可能與冠醚分子的氧原子形成氫鍵,從而達到手性識別。此外,范德華力、色散力、靜電作用等作用力也可能對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有一定的貢獻作用。
2.3.2 色譜柱重現(xiàn)性
為了討論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色譜柱分離手性樣品和位置異構(gòu)體的重現(xiàn)性,在流動相為pH=2條件下,選用萘普生探究柱子的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在相同條件下對萘普生重復多次進樣后,得到的色譜圖如圖5。
圖5 萘普生重復進樣的色譜圖
本文在手性源為R-聯(lián)萘酚的基礎(chǔ)上,合成了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用物理的方法涂敷在粒徑為5μm的C18硅膠上制成R-(3,3′,6,6′-四溴-1,1′-二萘基)-20-冠-6手性冠醚色譜柱。對11種手性化合物得到了拆分,說明該手性色譜柱有一定的手性識別能力。實驗表明,手性冠醚用于高效液相色譜固定相較傳統(tǒng)的固定相主要拆分氨基酸,該手性柱對幾種手性藥物也可拆分,拓寬了它的拆分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