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晨,黃 鑫,李 征,李 鋼
(1.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河南 南陽 473000;2.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多表現(xiàn)為耳鳴、耳悶、耳痛、聽力下降等癥狀,且多數(shù)為急性自限過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如未得到及時治療,易發(fā)展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引發(fā)鼓室硬化、中耳粘連、聽骨壞死等,甚至會有致聾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1-2]。持久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是致聾的常見因素,因此,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篩查具有重要意義。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盡管臨床已有免疫異常、感染、咽鼓管功能不良等多個病因假說,但仍未從根源上解釋該疾病的發(fā)生及進展機制。近年來,有研究指出,免疫調(diào)節(jié)因子、炎癥因子等與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guān),即免疫功能異常與中耳局部炎癥損害會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3]。但免疫調(diào)節(jié)因子、炎癥因子與分泌性中耳炎病程的關(guān)系及免疫調(diào)節(jié)因子與炎癥因子之間是否有關(guān)聯(lián)性仍需探究,這對于臨床治療時能否通過糾正機體免疫功能失調(diào)來緩解局部炎癥損害及早期篩查指標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臨床常見的炎癥因子,可以促進炎癥反應的發(fā)生。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CD4+/CD8+水平高低與免疫系統(tǒng)損傷有密切關(guān)系[4]?;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與病程的關(guān)系,以期為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標準:(1)符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9版)》[5]中分泌性中耳炎相關(guān)診斷標準,且經(jīng)聽力檢查、鼓氣耳鏡等確診;(2)患者經(jīng)鼓膜穿刺術(shù)抽出耳積液可證實為中耳炎;(3)單側(cè)發(fā)病;(4)就診前未接受相關(guān)抗炎、免疫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2)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3)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者;(4)先天性中耳、外耳道等發(fā)育畸形者;(5)合并惡性腫瘤者;(6)合并其他耳科疾病者。本研究共納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根據(jù)分泌性中耳炎病程[6]將患者分為急性組(病程<8周,n=58)和慢性組(病程≥8周,n=40)。急性組:男31例,女27例;年齡28~55(42.14±5.21)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12~27.01(23.15±1.32) kg·m-2;病程4.00(3.00,4.00)周。慢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7~55(42.71±5.83)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05~26.97(23.67±1.91) kg·m-2;病程11.00(11.00,12.00)周。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耳積液中IL-8、PCT水平:于患者就診時,在局部麻醉下行耳內(nèi)鏡(上海伊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jīng)鼓膜穿刺,抽取0.3 mL中耳積液,置于無菌試管內(nèi),并保存于-20 ℃冰箱內(nèi)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試驗檢測2組患者耳積液中IL-8水平,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試劑盒購自美國eBioscience公司,嚴格按照試劑和說明書進行操作。采用乳膠免疫比濁法檢測患者耳積液中PCT水平,乳膠免疫比濁法試劑盒購自重慶中原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2)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于患者就診時,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置于抗凝管中,充分混勻,使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檢測CD4+、CD8+水平,并計算CD4+/CD8+比值。
慢性組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均顯著高于急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IL-8 and PCT levels in ear effus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慢性組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均顯著低于急性組,CD8+水平顯著高于急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level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顯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與病程呈正相關(guān)(r=0.373、0.534,P<0.0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與病程呈負相關(guān)(r=-0.465、-0.617,P<0.05),外周血中CD8+水平與病程呈正相關(guān)(r=0.505,P<0.05)。
Pearson相關(guān)分析顯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水平與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呈負相關(guān)(r=-0.370、-0.475,P<0.05),與CD8+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434,P<0.0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PCT水平與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呈負相關(guān)(r=-0.379、-0.477,P<0.05),與CD8+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419,P<0.05)。
目前,有關(guān)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多認為是感染、免疫反應、咽鼓管阻塞及環(huán)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導致的復雜病理過程[7]。分泌性中耳炎作為典型的炎癥疾病,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對于臨床診斷與治療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8]。PCT是降鈣素的前體,也是對全身炎癥活躍程度較敏感的指標,在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廣泛應用[9]。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中PCT的含量極低,一旦機體發(fā)生細菌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癥反應,細胞內(nèi)毒素刺激下的中性粒細胞及胰腺、肝臟等器官均會產(chǎn)生PCT,導致PCT水平異常升高[10]。分泌性中耳炎屬于中耳非化膿性炎癥,當該疾病發(fā)生時,耳積液中PCT水平會異常升高[11]。IL-8是趨化因子家族的一員,多由單核細胞、內(nèi)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產(chǎn)生,可以激活、吸引中性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接觸后可促使其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定向游走至反應部位并釋放一系列活性產(chǎn)物,誘發(fā)局部炎癥反應[12]。IL-8還可以活化巨噬細胞,并與巨噬細胞表面的受體結(jié)合,使細胞變性,釋放過氧化物、溶酶體,引發(fā)中耳黏膜水腫,破壞黏液-纖毛輸送系統(tǒng),導致積液潴留于中耳腔內(nèi),加快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發(fā)展[13]。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慢性組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均顯著高于急性組,且耳積液中IL-8、PCT水平與病程呈正相關(guān)。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與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相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較長,患者鼓室黏膜及咽鼓管纖毛上皮受到耳積液影響的時間較長,病情更嚴重,機體的應激狀態(tài)也更顯著,使得患者耳積液中炎癥因子PCT、IL-8水平較高。因此,臨床可考慮通過檢測耳積液中PCT、IL-8水平診斷分泌性中耳炎以及判斷病情程度,以便為針對性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有研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反應有關(guān),其中T淋巴細胞參與分泌性中耳炎發(fā)生、發(fā)展過程[14]。T淋巴細胞可根據(jù)其表面表達的膜分子類型及生物學差異分為不同的亞群,CD4+、CD8+是T淋巴細胞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15]。CD4+可以識別并結(jié)合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Ⅱ類分子,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以輔助T細胞參與免疫過程,并能輔助B細胞產(chǎn)生抗體,從而正向推動免疫功能[16]。CD8分子可以輔助T細胞受體識別抗原,并參與T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活化的CD8+可以抑制T細胞參與抗病毒、抗腫瘤免疫等,并產(chǎn)生穿孔素、粒酶等細胞毒性物質(zhì)[17]。CD8+與CD4+相互制約,CD4+/CD8+水平可反映免疫失衡方向,其水平降低說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慢性組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均顯著低于急性組,CD8+水平顯著高于急性組;此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與病程呈負相關(guān),外周血CD8+水平與病程呈正相關(guān)。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會刺激免疫功能應激反應,促使機體加快T細胞增殖與相關(guān)抗體合成,從而導致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升高[18]。隨著病程延長,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會逐漸發(fā)展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損,從而造成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趨勢。因此,建議臨床可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水平進行檢測,以便明確患者免疫功能受損程度,從而采取對癥治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有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可檢出前列腺素、細菌特異性抗體、免疫復合物,提示該疾病是免疫介導和炎癥感染的過程[19]。本研究進一步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耳積液中IL-8、PCT水平與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關(guān)系進行探究,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與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呈負相關(guān),與 CD8+呈正相關(guān)。分析原因在于:分泌性中耳炎發(fā)生時,細菌或病毒感染等會導致中耳腔局部微環(huán)境變化,破壞中耳獨立的防御系統(tǒng),降低中耳的免疫功能,導致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20]。而免疫功能的降低會導致炎癥反應加重,IL-8、PCT等炎癥細胞大量聚集于中耳,進而刺激局部黏膜增生、損傷,加重中耳防御系統(tǒng)的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21]。因此,當分泌性中耳炎由急性進展為慢性時,耳積液中IL-8、PCT水平會異常升高,導致炎癥反應加重,進一步損傷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及與外周血中CD8+水平病程呈正相關(guān),外周血中CD4+、CD4+/CD8+水平與病程呈負相關(guān);此外,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與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呈負相關(guān),與 CD8+水平呈正相關(guān)。建議臨床可通過檢測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積液中IL-8、PCT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水平來判斷該疾病的進展程度,此外,治療過程中除針對性抗炎治療外,還應重視患者的免疫失衡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糾正患者的免疫功能,從而阻礙疾病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后。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研究對象為成人,未探究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炎癥因子及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且本研究僅探究IL-8、PCT變化,未探究更多炎癥因子水平與T淋巴細胞亞群的關(guān)系,未來可對此進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