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文 李金鳳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030)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如何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生存質量,讓其有尊嚴度過臨終階段,是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內容[1]。姑息護理是針對晚期癌癥患者采取的一系列臨床關懷性護理,注重心理的安撫以及癥狀的改善,使患者正視疾病和死亡[2]。而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更加重視患者癥狀的管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干預癥狀感知、癥狀評估及癥狀反應,從而減輕患者面對死亡時的心理恐懼和焦慮[3],本文分析基于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對宮頸癌晚期住院患者整體狀態(tài)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宮頸癌晚期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中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56.25±6.73)歲;研究組中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6.76±6.68)歲。納入標準:經組織病理學和盆腔MRI確診為宮頸癌晚期[4];具備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患者知情同意;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早期宮頸癌;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意識不清、溝通表達能力存在障礙;近期遭遇嚴重的家庭變故或心理創(chuàng)傷。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予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具體如下:(1)成立姑息干預小組:內部組員分工明確,熟練掌握癥狀管理理論及姑息性護理的流程與意義,保證護理內容執(zhí)行到位。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治療方案、病情進展、循證依據等制定照護措施,追求圍治療期最低的并發(fā)癥風險與心理不適,癌癥患者加強鎮(zhèn)痛等生理層面的不適護理等,由??谱o士負責落實。⑵疼痛護理:針對性使用相應的疼痛措施,根據視覺模擬評分(VAS)制定護理對策,如VAS<5分可使用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VAS≥5分給予適當的鎮(zhèn)痛藥物干預。(3)生活照護。做好飲食護理,指導家屬根據患者喜好準備適當的飲食,增進患者食欲;鼓勵患者多飲水,調節(jié)病房溫濕度至適宜狀態(tài),燈光調至暖色調,睡前播放舒緩輕柔的純音樂,必要時給予適量助眠藥,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4)社會與心理照護。評估患者心理情況,給予心靈支持,進行死亡教育,提供信息支持,引導患者生前預囑,做好情緒應對,開展生命回顧療法,給予適當的志愿者服務。指導家屬根據患者喜好準備消磨時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尊重患者家庭文化與宗教信仰,開展一系列文化照護,使患者感受到心靈上的歸屬感。(5)臨終照護。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舒適照護,適當開展中醫(yī)適宜技術、音樂療法、芳香療法、水療;準確識別患者瀕死征象,對家屬進行死亡教育,心理疏導,指導家屬與患者有效溝通,尊重患者意愿,在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觀與價值觀的基礎上,讓患者有尊嚴地死亡,并予以患者家屬居喪支持等。
1.3觀察指標及評價工具 采用癌因性疲乏評分(PFS-R)[5]評估兩組患者認知、軀體感覺、行為、情感情況;采用中文版死亡焦慮量表(T-DAS)[6]評估兩組患者死亡焦慮程度情況;采用McGill生活質量量表(MQOL)中文修訂版進行評估[7]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
2.1兩組PFS-R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PFS-R相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PFS-R均較前均有所好轉,且研究組PFS-R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PFS-R評分比較分,n=50]
2.2兩組患者MQOL、T-DA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MQOL、T-DAS評分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MQOL、T-DAS評分較前明顯改善(P<0.05),且研究組各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MQOL、T-DAS評分對比分,n=50]
宮頸癌發(fā)展至晚期的人數逐漸增加,此類患者因無法治愈,加上長期的治療和疼痛等因素影響,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以癌因性疲乏較為常見,導致消極應對治療,甚至產生抗拒情緒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8]。因此,在宮頸癌晚期治療過程中,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尤為關鍵[9]。
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是將二者結合的一種新型整體護理,秉承著靈性照護的理念,為患者提供身體照護的同時,也重視其心理、精神等多方面支持,旨在幫助晚期癌癥患者在離世前獲得足夠的尊重,維持舒適與平靜的狀態(tài)[10]。本文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PFS-R、MQOL、T-DAS評分均較前有所好轉,其中研究組PFS-R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在降低T-DAS評分、升高MQOL評分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P<0.05)。說明在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的實施同時處理生理、心理、社會等問題,提供生理和心理的照護,向患者灌輸安詳而逝的理念,情緒宣泄指導等使患者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減輕患者面對死亡時的恐懼和焦慮,提升生活質量[11]。
綜上,對宮頸癌晚期住院患者實施癥狀管理理論的姑息性護理,不僅減輕晚期癌癥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同時改善其死亡焦慮和生存質量,以積極態(tài)度面對生活,此方法可廣泛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