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南杰
項目背景
2022年7月11日,于2022年3月剛就任洛馬公司“臭鼬工廠”總裁的約翰·克拉克表示,該公司對未來空中作戰(zhàn)提出了全新展望,即以有人/無人編組(MUMT)為基礎,廣泛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自主賦能的多樣化飛行器,特別是低端、一次性、可消耗的分布式概念資產(chǎn)。
約翰·克拉克稱,洛馬公司在廣泛分析其他公司在研的忠誠僚機項目后,認為其成本更高、后勤負擔更重,如果遇到海上回收,那成本和后勤的壓力更大。因此,洛馬公司提出了并已經(jīng)開始探索一次性飛機的構想,并著手投資研發(fā)多種低端無人機,旨在“增強”F-35等有人系統(tǒng)作戰(zhàn)能力。該公司希望,了解如果將這類無人機的成本進一步降低,且采用可選回收時會面臨什么問題,并尋找一個成本、后勤和效能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約翰·克拉克沒有透露洛馬公司的低成本無人機可能采用的特定設計,但表示其類似于一支美式橄欖球隊,按四分衛(wèi)、跑鋒、外接手、線衛(wèi)等劃分任務。系統(tǒng)中的有些無人機可能搭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tǒng)進行瞄準提示,有些無人機可能搭載4枚AIM-120中距空空導彈攔截敵方飛機,無人機有些可能搭載小型空中動目標指示(AMTI)雷達,以生成空戰(zhàn)場綜合態(tài)勢圖,有些無人機可能搭載保密通信系統(tǒng)作為中繼節(jié)點。單套系統(tǒng)結合了速度快、隱身性和低成本特性,可作為F-35的遙控武器站,提供額外4~8枚導彈的火力。
設計方案
根據(jù)洛馬公司同期發(fā)布的宣傳視頻和圖片分析,其低端無人機至少由四種不同設計:
(1)采用V形尾翼和下單翼的通用多任務載具(CMMT)蜂群無人機,可由F-35外掛和空射,配置有低成本和可定制載荷;
(2)采用飛翼布局的下一代無人機(NGUAS),可作為高生存力的情報、監(jiān)視與偵察伙伴;
(3)采用V形尾翼和上單翼,機背有明顯隆起的無人機,很可能執(zhí)行通信中繼和目標處理任務;
(4)采用V形尾翼和背負式進氣道,前出執(zhí)行動能打擊任務的無人機,很可能是該公司競標美國防預研局(DARPA)“遠射”(Longshot)計劃的機型。
洛馬公司還在探索高端有人機與低端一次性無人機在分布式作戰(zhàn)環(huán)境中的協(xié)同配置和作戰(zhàn)效能。約翰·克拉克對美國空軍飛行員的任務負荷也表示了擔憂,認為僅操控飛機和機載系統(tǒng)就已占據(jù)后者幾乎全部的精力,指揮控制無人僚機可能使其不堪重負,這也是該公司大力投資人工智能和機器自主技術的主要原因,希望其研發(fā)的無人機無須過多人在回路的干預,也不會對飛行員增加更多負擔。
未來展望
除單機成本外,洛馬公司研制的忠誠僚機將與克拉托斯公司的XQ- 58A“女武神”、通用原子航空系統(tǒng)公司的MQ-20“復仇者”、波音公司的MQ-28A“鬼怪蝙蝠”等存在顯著的理念差異。約翰·克拉克將上述三種忠誠僚機稱為“附屬式”(attached),對有人機飛行員的指揮控制依賴程度更高,而洛馬采用的方案是所謂的“分離”(detached)式,無人機的自主程度更高。約翰·克拉克稱,“在與能力相當?shù)膶κ纸粦?zhàn)的前10天,我們的有人/無人組合就可能成為左右戰(zhàn)局的勝負手”。洛馬公司希望,其研發(fā)的低端無人機可在未來3~4年內(nèi)部署,特別是列裝美軍駐印太地區(qū)部隊,而更宏觀的未來空中作戰(zhàn)“分布式概念”將伴隨美國空軍“下一代空中主宰”項目的入役,在21世紀30年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