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梅(廣西民族大學)
胃腸道疾病,主要指一般炎癥性胃腸道疾?。?、慢性胃炎,急、慢性闌尾炎等)、消化性潰瘍、胃癌、食管癌、大腸癌及腸易激綜合征等。因胃腸道疾病的病因多樣,病種較多,各群體均有發(fā)病可能,包括高校大學生在內。我國大學生數目眾多,總數超過4100 萬人(2022 年年底),這意味著該群體的胃腸道疾病防治不容忽視。部分大學規(guī)模較大,在校學生數目也較多,如廣西民族大學,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胃腸道疾病的防治難度大。為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提升大學綜合管理水平,就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類別、成因、防治方法等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選取2021 年9 月~2022 年10 月在校醫(yī)院就診的4000 名胃腸道疾病學生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調查胃腸道疾病的情況與成因。
從發(fā)病率上看,針對4000 名胃腸道疾病學生的調查中,可知急慢性胃炎發(fā)病率最高,其次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其他疾病。見表1。
表1
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常見類別,包括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其他疾病四大類。
本次研究中,4000 名胃腸道疾病學生中,慢性胃炎占比最大,達到45.1%,其次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比33.9%,其他疾病的發(fā)生率不高,為2.2%。這表明,慢性危害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易復發(fā)的胃腸道疾病,對大學生影響更為突出。
造成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原因也較多,多個因素也可能共同產生影響,導致大學生發(fā)病,以主要原因為著眼點展開分析,可知飲食不合理、精神狀態(tài)不佳、用藥不合理影響比較突出,其他因素也存在影響。見表2。
表2
飲食不合理的影響比較明顯、直接,如部分大學生熱衷于快餐食品、路邊食品、高油高鹽食品、刺激性辛辣食品,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大,可能導致應激反應、腸道功能紊亂,進而誘發(fā)急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精神狀態(tài)不佳有較大可能誘發(fā)慢性疾病,且會導致一些慢性病反復發(fā)作?,F有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均與情緒相關,長時間的焦慮、抑郁、壓力過大,會增加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病率,并導致已經緩解、消除的癥狀復發(fā)。用藥不合理會導致一些疾病反復發(fā)作,或增加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1]。如治療慢性胃炎時用藥不科學,該疾病會反復出現,濫用抗生素類藥物會引發(fā)腸道功能紊亂,進而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其他病因,如同宿舍室友共用餐具、分享食品,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誘發(fā)慢性胃炎。
本次研究中,飲食不合理是導致高校大學生罹患胃腸道疾病的核心因素,占比48.1%,精神狀態(tài)不佳也會導致大學生發(fā)病,占比42.9%,用藥不合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小,占比分別為7.5%、1.5%。
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防治,直接價值在于保證學生健康。如上文所述的急性胃炎,起病急,疼痛感強烈,嚴重的急性胃炎亦有可能誘發(fā)胃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嚴重疾病,危及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慢性疾病的危害相對較輕,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這些疾病雖然不會危及大學生生命安全,但是反復發(fā)作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另一方面,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一定概率通過共餐行為傳播,對大學生同宿舍同學、室友的健康水平也會產生影響,部分貧困大學生需要承擔治療疾病的開支時壓力也較大。積極預防各類胃腸道疾病,無法杜絕相關疾病發(fā)病,但可以減少其傳播風險,以保證高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高校衛(wèi)生管理工作的價值突出,需要加強胃腸道疾病防治工作,以提升其衛(wèi)生管理綜合水平。如廣西民族大學,其在校學生的數目超過30000 人,另有超過2500 名教職工,如此規(guī)模的師生數目,對衛(wèi)生管理工作要求極高。結合上文分析可知,飲食管理不當是導致高校大學生出現胃腸道疾病的核心原因,學生購買外賣、食用校園周邊缺乏衛(wèi)生安全保障的食物,均有可能誘發(fā)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急性疾病。學校對此問題加強管理,可以減少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率,也能從制度角度推動校園管理工作持續(xù)走向完善。包括進行食堂飲食管理、重視外部衛(wèi)生安全因素的控制等。尤其是該校少數民族學生較多,必要的飲食管理優(yōu)化也能滿足少數民族學生就餐需要,具有多重管理價值。
大學生作為胃腸道疾病的高發(fā)人群,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習、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律,作息不正常等因素導致。胃腸道疾病對大學生危害性如下:第一,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胃腸道疾病會影響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第二,影響大學生的生活質量:胃腸道疾病會引起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會影響學習。第三,增加醫(yī)療費用:胃腸道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和護理,會增加大學生的醫(yī)療費用和家庭負擔。第四,增加并發(fā)癥風險:胃腸道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并發(fā)癥,如胃潰瘍、胃癌等,威脅大學生身體健康。第五,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胃腸道疾病會引起大學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心理健康。因此,預防和治療大學生胃腸道疾病非常重要,在防治大學生胃腸道疾病過程中需要避免過度使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因為長期使用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導致腸道疾病加重[3]。
定期組織用藥檢查分析,是指在校內定期收集學生用藥資料,根據該資料了解學生胃腸道藥物的使用特點,與體檢信息共同使用,分析學生用藥特點。據此分析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提升備藥的準確性。比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居多,可在備藥時有針對性地儲備藥物,以三聯療法或者四聯療法用藥模式為基礎,做好藥物采買。其他胃腸道疾病的用藥儲備也要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需要儲備藥物。
秋冬季節(jié)是大學生胃腸道疾病高發(fā)期,也會因其他疾病而導致胃腸疾病的發(fā)生,如:流行性感冒、胃炎、腸炎等。特別是大學生諾如病毒性腸炎,秋冬季節(jié)更是高發(fā)期,再加上大學生群體生活密集,易受到病毒傳播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預防和控制[2]。在大學生諾如病毒性腸炎的防治方面,首先要保持個人衛(wèi)生,其次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同時加強鍛煉。如果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病情加重。對學校的公共場所、宿舍、餐廳等進行定期消毒清潔,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如果身邊有人患上諾如病毒性腸炎,應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此外,秋冬季節(jié)也是大學生輪狀病毒性腸炎高發(fā)季節(jié),因此應引起重視,加強預防和控制措施,減少疫情的發(fā)生。在大學生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防治方面,同樣需要保持個人衛(wèi)生,注意飲食衛(wèi)生,加強鍛煉積極預防疾病發(fā)生。在治療方面,大學生輪狀病毒性腸炎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止瀉等對癥治療為主。治療期間應配合做好飲食調整,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癥狀。大學生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預防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加強個人衛(wèi)生、飲食衛(wèi)生、鍛煉身體等方面的管理,同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總之,針對大學生秋冬季胃腸道疾病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飯前便后洗手,避免手部細菌感染。②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盡量選擇熟食,避免食用過期變質的食品。③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保持充足的睡眠。④加強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⑤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這些習慣會損害胃腸道的健康。⑥定期體檢,及時發(fā)現和治療胃腸道疾病,避免疾病的惡化。⑦避免接觸病毒和細菌,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如廁所、餐廳等,要注意保持清潔和衛(wèi)生。⑧做好保暖:寒冷天氣注意添衣,減少胃部受寒的可能性;同時適當喝溫水,幫助胃部保持溫暖,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并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也可以減少胃部受寒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類別多樣,需要加強預防,以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目前來看,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四大類,成因復雜,包括飲食不合理、精神狀態(tài)不佳、用藥不合理等。從保證學生健康、優(yōu)化高校衛(wèi)生管理工作的角度出發(fā),建議在未來工作中提高醫(yī)生業(yè)務能力,同時確保藥房胃腸道疾病藥品種類齊全,定期組織大學生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學生自我預防意識到位,以全面提升高校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防治質量,促進大學生成長。
[1]邱小夔.胃腸道疾病人群幽門螺桿菌耐藥性分析及不同治療方案的療效評估[D].廣州醫(yī)科大學,2021.
[2]李明芳,王文穎.國內外大學生胃腸道疾病的影響因素及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80):78-79.
[3]賈軍,崔燕婷,郭凱茜,等.高校大學生急性胃腸道疾病的現狀調查與防治:以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為例[J].飲食科學,2019(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