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嬌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如今,肺功能檢查越來越普遍,比如:手術之前的肺功能評估,慢性咳嗽的鑒別診斷,間質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及肺功能的分級評估,職業(yè)病的鑒定等,越來越多的醫(yī)務工作人員及患者知曉了該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對肺功能有很多的誤解,即使很多醫(yī)務人員對肺功能也不熟悉。就此,本文將對肺功能及肺功能檢查作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些許的幫助。
肺功能檢查就像是心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一樣,是反應肺功能的一項檢查。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不像心功能、腎功能檢查那樣抽血化驗或是做個B 超就能完成,因為肺組織有彈性,它需要我們盡全力,通過各種步驟(吸氣、呼氣、快速、慢速等)親自完成。有很多人認為肺功能檢查只有身強力壯的人才能完成,咳嗽、憋喘、年老體弱、孩童都不能完成,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肺功能檢查不是考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把結果做到100 分,而是要求每個人把每個動作按標準完成好,該吹氣時就吹氣,該吸氣時就吸氣,需要憋氣幾秒鐘就必須憋氣,不能再偷偷吸一口氣。所以,在做肺功能時聽清楚醫(yī)務人員的口令最重要,只有按照標準來完成動作,檢查后的結果才是準確的。
患者在肺功能檢查的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2個特點:
來做肺功能檢查的老年人,很多都是做術前評估的,這些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會覺得自己年齡太大了,吹不動,沒有力氣,常常存在自卑心理。這時候需要醫(yī)務工作者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讓這些老年患者重拾自己可以順利完成檢查的信心。這些患者除了有眼花、聽力下降以外,很多人還反應遲鈍,這時需要醫(yī)務工作者提前和患者溝通好,提前約定好口令和動作:向上拽衣袖表示使勁吸,向下拽衣袖表示使勁吹,拽多久就吹多久,吹不動就做吹的動作,絕對不允許屏氣。一般只要老年患者理解了這個動作,檢查都可以順利完成。
20~40 歲的青年人身體壯,聽力好,完全能聽懂指令,同時這類患者中咳嗽、胸悶的人群也偏多。因為本身就憋氣不適,再加上年輕、肺彈性好,在完成呼氣動作時經常會出現(xiàn)呼氣時間過短,達不到吹氣時間標準(不少于6 秒鐘),在呼氣末段會出現(xiàn)直接憋住氣,不再做呼氣動作的情況。醫(yī)務人員需要耐心和患者解釋:大多數(shù)人在呼氣的后段都吹不動,但這時仍不能停下,需要繼續(xù)做呼氣的動作。當然,由于年輕人肺彈性大,出現(xiàn)呼氣時間短是正?,F(xiàn)象,這時候不用強求吹氣時間必須達到6 秒鐘。
臨床發(fā)現(xiàn),進行肺功能檢查時,并不是患者越年輕就完成得越好,反而是高齡或超高齡的患者配合得更好,這些高齡的患者們更愿意聽取醫(yī)務工作人員對其提出的不足和建議。
鐘南山院士曾多次呼吁和強調:要像測血壓一樣監(jiān)測肺功能。這對于手術的保駕護航,對于疾病的診斷及評估分級將帶來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