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銳
摘 要:聲樂主要作為人聲歌唱的音樂藝術形式,要想聲樂在歌唱中呈現(xiàn)最好的效果,表演者就要使用正確的美聲演唱技巧,并且在歌聲中充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將作品中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促使歌聲和觀眾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鳴。本文針對美聲唱法的發(fā)展做簡要分析,繼而討論了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以及情感表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聲樂;美聲演唱;情感表達;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6-00-03
美聲最開始由意大利傳入,因唱腔獨特被眾多音樂人士熟知,美聲演唱過程中,不僅要求表演者有過硬的演唱技巧,還要將自身情感充分融入音樂中,繼而在美聲表演中實現(xiàn)二次創(chuàng)作的目的,將情感和技巧有效結合,為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音樂體驗。
一、美聲唱法的發(fā)展
美聲唱法產生于18世紀后期,經常出現(xiàn)在大歌劇中,并且在大歌劇中融入現(xiàn)實主義思想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因此,在歌劇舞臺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演唱方式,從女性擔任演唱主角轉變?yōu)槟信餐莩男滦问?,這對當時的歐洲歌劇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隨著19世紀的到來,“關閉”唱法開始出現(xiàn),美聲演唱質量水平明顯提升,此時美聲演唱舞臺主要以男聲為主,19世紀時期男聲在美聲演唱中占據(jù)較大部分。與此同時,由于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美聲演唱舞臺,美聲演唱技巧也在不斷變化??傊鑴≡?9世紀有效推動了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在19世紀中期,美聲唱法曾備受歡迎。
二、聲樂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策略
(一)掌握科學的呼吸方法
美聲演唱過程中,科學掌握呼吸十分關鍵,表演者掌控好氣息,才能將情感表達得更加自然,并且促使歌聲的飽滿度明顯提升。另外,由于表演者主要靠聲帶和氣息進行發(fā)聲,基于此,表演者應該對聲帶和氣息嚴格控制,簡單來講,美聲演唱中,表演者演唱中最關鍵問題的就是氣息。一旦表演者不能靈活掌控自身氣息,表演者發(fā)出的聲音就不會達到良好的效果,并且整個演唱效果呈現(xiàn)一種蒼白無力的感覺,缺少穿透力?;诖耍缆曆莩械谋硌菡?,要想聲音具備穿透力,就要在眾多呼吸法中,選擇正確的呼吸方式,在正式演練之前,深呼一口氣,促使氣體進入肺部,順沿隔膜向下移動。在這一過程中,表演者不可以呼吸過多的氣體,避免聲音變得干澀,影響后續(xù)的美聲演唱。呼氣過程中,應該掌控氣息,不可以出現(xiàn)呼氣過快或者過慢的情況,也不可以出現(xiàn)漏氣的問題,表演者在雙肋擴展的基礎上,保證氣息均勻地呼出去。其常用的呼氣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腹式呼吸法,表演者主要利用小腹收縮或者擴張控制自身氣息,這種呼氣的方式有助于表演者增加呼吸深度,但是,這種呼氣方式也有弊端,表演者無法有效掌控演唱方式,因為表演者的氣息會在氣管中短暫停留。第二,胸式呼吸法,表演者利用上胸來調整呼氣節(jié)奏,優(yōu)勢就是表演者在美聲演唱中,可以自由呼氣,弊端就是表演者的呼氣尚未達到一定深度,導致發(fā)出的聲音相對單薄而急促。第三,腹胸式混合呼吸,表演者利用上胸和腹部的肌肉相結合來調整呼吸節(jié)奏,這是在美聲演唱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種方式,表演者利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呼氣流暢,還可以最大限度吸氣,確保整個表演過程中呼吸穩(wěn)定[1]。
例如,以《玫瑰三愿》為例,表演者在演唱引子過程中,小節(jié)呼吸的方式不可取,因為小節(jié)呼吸,嚴重者就會在演唱中氣息中斷,但是,利用腹胸式混合呼吸就可以很好地避開這一問題。例如,在演唱13-16小節(jié)過程中,表演者應該重視換氣環(huán)節(jié),在表演者還沒有開始演唱15小節(jié)之前,就要做好換氣準備,避免后續(xù)的表演中出現(xiàn)斷氣問題,表演者在換氣時,要促使自身肩膀和胸部呈現(xiàn)放松的狀態(tài),并且注意口和鼻子的良好配合,不可以出現(xiàn)大口呼吸,整個換氣要保持絕對的均勻,還要重視換氣的控制。表演者在日常練習過程中,應該針對慢吸慢呼、急吸急呼以及慢吸快呼和快吸慢呼等形式來練習,快速呼氣時應該保證自身下肋快速打開,促使氣息能夠快速進入肺部,這時,表演者的胸肌就會呈現(xiàn)擴張的狀態(tài),等表演者再次呼氣時,胸肌和膈肌就會相對放松。另外,慢呼慢吸就是整個吸氣和呼氣過程中,表演者全部保持慢速,并且表演者保持放松,胸肌就會相對放松,只有胸肌放松,兩側的肋骨才能完全打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演者一次不可以吸入過多的空氣,繼而實現(xiàn)氣息平穩(wěn)的目的。正常情況下,表演抒情歌曲過程中,表演者應該使用慢吸快呼的方法,保證表演者緩慢吸氣,快速呼氣,盡可能讓胸肌和肋骨保持擴張狀態(tài),不可以讓氣體在身體中長時間停留,避免表演效果受到影響。
(二)利用共鳴的作用優(yōu)化發(fā)聲效果
聲樂歌曲演唱中,美聲唱法的聲腔共鳴十分關鍵,表演者通過腔體共鳴,就可以達到一種潤飾聲音的效果,促使聲音具有較強的穿透力,以及聲音嘹亮,整個美聲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美聲演唱效果。另外,美聲演唱時,不可以單純僅靠聲帶發(fā)聲,因為聲帶發(fā)聲的效果有一定限制,并且表演者會十分疲累,繼而聲音就會無法在腔體中形成回聲,導致聲音過度集中。美聲演唱和其他聲樂唱法相比,美聲可以使用真假聲兩種方式結合,再利用表演者的胸腔、咽喉腔以及鼻腔和頭腔等,實現(xiàn)腔體共鳴的演唱效果,促使表演者的聲音洪亮、高亢、渾厚。美聲演唱過程中,表演者應該提前調整好呼吸,保證自身具備充足呼吸后,再基于腔體共鳴進行演唱。與此同時,針對長時間地表演作品,表演者應該掌握正確的腔體共鳴調整技巧,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口腔始終保持圓形,再按照作品的需要來調整聲高或者聲低。通過腔體共鳴便可以形成優(yōu)美的聲音,表演者再結合氣息以及歌曲作品的特點來調整音色,促使音色和腔體共鳴相互協(xié)調,繼而在整個表演中呈現(xiàn)豐富的層次感,讓觀眾獲得一個完美的聽覺體驗。
(三)正確咬字
美聲演唱過程中,歌詞的表達是整個表演的關鍵,歌詞不僅可以表達歌曲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情感,也是決定演出效果的關鍵,能否為觀眾帶來愉悅的音樂感受,歌詞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演唱者要想改善演唱效果,就要重視咬字技巧,促使咬字產生清晰干脆的效果,觀眾一聽就能夠明確聲樂作品中的歌詞?;诖?,表演者應該針對咬字進行綜合練習,在真正演唱過程中,清晰的吐字咬字,以及發(fā)聲位置正確,能夠使演唱者的聲音更加渾厚和圓潤[2]。
三、聲樂歌曲表演中美聲演唱的情感表達策略
(一)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美聲演唱中,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是感情基調,表演者要想更好地完成情感表達,就要在自身和歌曲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促使自身能夠全面投入歌曲意境中,想象自己便是歌曲中的主人公,充分體會歌曲主人公的情感和情緒,只有讓歌曲打動自己,才能在后續(xù)的演唱中,和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對于缺少生活經驗的表演者,無法體會歌曲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表演者就要先放松心情,使身體完全放松,先不要著急演唱,盡量從多個渠道找一下歌曲相關的資料,例如,和歌曲相關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的詳細分析,以及找前輩或者老師以及朋友針對這首作品深入交流,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到情感共鳴。例如,意大利歌曲《冰冷小手》的美聲演唱之前,由于演唱者對意大利歌曲不了解,并且對歌詞翻譯無法理解其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為避免表演者在演唱過程中,出現(xiàn)空洞的唱法,以及單純靠演唱技巧進行演唱,表演者就要針對意大利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進行了解,進而對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義進行充分了解,即該音樂作品是取材法國小說家《窮藝術的生活情境》第四幕歌曲《藝術家的生涯》中一個片段中創(chuàng)作而來,這個片段主要講述了男女主角第一次邂逅,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表達自己愛慕的場景。基于此,表演者將歌曲的整個基調調整為輕松、愉快,在明確歌曲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思想后,就可以積極調動自身的情感精力,想象自身和心儀之人表達愛慕時,自己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即使表演者缺少情感經歷,也可以聯(lián)想平時看過的電視劇,演員告白時的場景,通過表演者的聯(lián)想,就可以明確聲樂作品中表達的是興奮和激動以及忐忑的心情,在真正演唱過程中,表演者就可以很好地帶入情緒,將整個聲樂作品淋漓盡致地表演出來[3]。
(二)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并且保持親切感
表演者在演唱之前,需要經過多次的練習,才能夠在演唱中呈現(xiàn)渾厚的效果,并且充分抒發(fā)作品中的情感。例如,《啊,我的虎子哥》中的第一句,“啊”,作品就可以將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金子分別八年后,又重新獲得愛情的心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演唱17-30小節(jié)的過程中,主要是兩個小樂節(jié)組成,從B段逐漸向A段遞進,聲樂作品中的整個旋律,主要以遞進為基礎,作者在進行和聲配置融入時,采用大小調作為主音,促使聲樂作品更加生動和形象。這一部分中旋律起伏較大,甚至還會使用滑音,表達作者心中的激憤和矛盾。另外,《啊,我的虎子哥》聲樂作品具有較強的戲劇特點,但是整個音樂旋律十分優(yōu)美,極容易和情感爆發(fā)體現(xiàn)在一起。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的喉嚨需要保持絕對的放松,并且嚴格控制弱聲位置,不可以將聲音的線條拖長。因此,表演者不僅要科學合理地控制氣息,促使發(fā)聲具備穩(wěn)定性,還要注重弱聲處理技巧,促使現(xiàn)場聲音保持渾厚、飽滿。同時,演唱第三段時,作者又將音域變化逐漸拉長,利用美聲唱法中的真假聲混唱,在音域大跳時,促使整個音色完全統(tǒng)一,并且音色更加渾厚。按照西北民歌的特點分析,要想使整個演唱過程中具備強勁和粗獷的特點并且完全呈現(xiàn)出來,就要保證演唱中表演者的聲音具備較強的沖擊力,并且將聲樂作品中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部體現(xiàn)出來,在后續(xù)的作品副歌部分,從“黑暗變得那么短,醒來心里陣陣歡喜”這一句歌詞開始,就要運用真假混合的演唱技巧,并且利用氣息作為整首歌演唱的支撐點,有效控制聲音。雖然聲音得到控制,但是,其并不會影響演唱效果,并且還具備充分的情感[4]。
(三)演唱者需了解歌曲內涵
在美聲演唱過程中,要想充分進行情感表達,表演者就要對歌曲本身的內涵詳細了解和認知,才能將歌曲的內涵完整表達出來。其主要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作者想要傳遞的訴求等,表演者在明確以上內容后,再利用演唱技巧,就可以為觀眾呈現(xiàn)良好的演唱效果,將歌曲內容充分傳達給觀眾,繼而和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正常情況下,每個時代都具備不同特征的音樂作品,并且這些音樂作品中思想感情和社會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和當時的時代有一定聯(lián)系性,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因此,在表演者進行演唱時,應該對歌曲創(chuàng)作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進行了解,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詮釋聲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以《傷逝》中的《風蕭瑟》為例,表演者應該對《傷逝》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全面了解,明確其是改編自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歌曲內容講述青年情侶的愛情故事。表演者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深度挖掘后,可以明確魯迅先生是想控訴當時封建社會中包辦婚姻的現(xiàn)象,再看歌曲中的歌詞,即使表演者不明確當時的社會背景,也能從歌唱中看出悲傷的情感。而表演者通過對社會背景了解后,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敢于挑戰(zhàn)封建禮教的女性,因此表演者應先對歌曲的內涵進行詳細了解后,再真正將歌曲中的情感進行正確表達[5]。
(四)正確使用演唱技巧
美聲演唱中,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正確的演唱技巧,就會使整個作品的情感變得雜亂無章,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聲樂作品的美,而如果缺少情感表達,觀眾聽后,就會無法產生情感共鳴。基于此,表演者應該對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進行精準定位,在合適的詞曲位置選擇正確的演唱技巧,保證演唱過程中情感的完美遞進。例如,以《斗牛士進行曲》為例,這首歌主要以斗技場為創(chuàng)作背景,整個歌曲中的情緒相對緊張和刺激,因此,表演者應該采用情感共鳴技巧,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形成較強的穿透力,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表現(xiàn)斗牛女的勇敢。另外,表演者需要明確整個歌曲想要向大眾呈現(xiàn)的價值和意義,因為在聲樂演出中,最關鍵的就是情感傳遞。以《茶花女》為例,由于在茶花女將死之際,表演者將最后一個音唱破,站在技術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破音確實屬于失誤。但是,只有表演者破音,才能充分帶入茶花女,真正體會人死之際的情感,因為在人死之際沒有充足力量發(fā)出洪亮的聲音。表演者用故意破音來精準進行情感表達,在演唱結束后,獲得觀眾一致好評,這也成為聲樂中美聲演唱舞臺中的經典。
四、結束語
聲樂歌曲中的美聲演唱,其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具有重要作用。表演者不僅需要正確掌握情感表達方式,還要將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相互統(tǒng)一,促使二者共同豐富聲樂作品的內涵,保證聲樂作品利用美聲演唱的方式完美呈現(xiàn),為觀眾帶來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的音樂欣賞體驗。
參考文獻:
[1]彭亮.聲樂教學中美聲演唱技巧和風格與中國本土聲樂藝術的融合研究[J].戲劇之家,2022(17):132-134.
[2]王月.論聲樂演唱中綜合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J].戲劇之家,2023(02):75-77.
[3]王晨靜.聲樂演唱中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融合初探[J].藝術大觀,2023(02):7-9.
[4]劉璐.民族聲樂演唱中氣息的控制分析[J].大觀(論壇),2022(12):35-37.
[5]鄒偉雯.美聲演唱中不同語言的發(fā)聲狀態(tài)研究[J].大觀(論壇),2022(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