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涵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詩詞大家蘇軾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詞雄渾蒼涼、大氣磅礴,被譽為“古今絕唱”。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仔細品讀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看看這首詞到底好在哪里。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人們在寫詩作詞時都會認真打磨開頭。明代著名詩人謝榛曾說過:“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作為詩詞大家,蘇軾自然也懂得開頭的重要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此句讀來是何等的有氣勢!它讓我們似乎看到作者正站在巍峨的高山之巔,看著面前浩淼的江水,將一切美景盡收眼中。開頭僅僅十三個字,卻猶如黃鐘大呂,發(fā)出隆隆巨響,振聾發(fā)聵,讓人思接千載。是啊,數(shù)千年來,這片土地上出現(xiàn)過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那些顯赫一時的風(fēng)流人物都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唯有江山依舊,濤聲依舊。作者通古觀今,發(fā)出慨嘆,也說出了事實。任何人在時間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能風(fēng)流一時,也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不變的,唯有滔滔東流的江水。一個“盡”字既讓人生出無盡的聯(lián)想,也忍不住感嘆時間的無情。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弊髡呙枥L的是“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畫面,并將描繪的重點鎖定在三國時期的周郎身上,就像是從歷史的長河中擷取了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這“浪花”雖小,卻極具代表性。周郎,何人不知?何人不曉?那可是風(fēng)流俊俏的人中龍鳳?!叭说朗恰币隽斯适碌闹魅斯呀?jīng)徹底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徹底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不僅僅是“周郎”,還有無數(shù)的“豪杰”,如曹操、孫權(quán)、諸葛亮、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無一不是當時的英雄人物。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這古戰(zhàn)場的壯麗風(fēng)光:陡峭的崖壁像一把利劍直插云霄;洶涌的怒濤用力地拍打著江岸,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飛卷的巨浪令人眼花繚亂……目睹這雄奇壯闊的大好河山,耳聞這聲勢如雷的陣陣濤鳴,作者怎能不遐想萬里?
“遙想公瑾當年……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币粋€“遙想”,作者由眼前之景追溯到周瑜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那時的周瑜是多么的令人羨慕??!他年少得志,風(fēng)流倜儻,英姿勃發(fā),又正值燕爾新婚,于“談笑間”就能讓強敵化為烏有……對周郎,作者極盡贊美之詞。讀到此處,我們不禁會想:作者為什么會如此欽佩周郎呢?“赤壁之戰(zhàn)”自然是一次以弱勝強、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重大戰(zhàn)役,周瑜在其中的作用無疑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他是孫劉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是頭號人物,在這場戰(zhàn)爭中起了主導(dǎo)作用,作者歌頌他、贊美他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進一步聯(lián)想到蘇軾的才智和他不凡的抱負,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作者在拿自己與周瑜作比較。年少時的蘇軾也才華橫溢,歐陽修“奇其才”,神宗皇帝“尤愛其文,宮中讀之,饈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其才華堪比周瑜。周瑜運籌帷幄,馳騁疆場,克敵制勝,報效朝廷,而這也是作者的夙愿。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他寫道:“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边@其實道出了其想要保家衛(wèi)國的志向。他與周瑜都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同的是,周瑜得到了賞識,施展出才華,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而蘇軾只能在周瑜曾經(jīng)立下過戰(zhàn)功的地方黯然神傷。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是作者的自嘲。仕途不順的他只能黯然神傷。讀到此處,我們也就能明白他為什么會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做出“一尊還酹江月”的行為了。
創(chuàng)作此詞時,作者不過47歲,正值大好年華,卻“待罪”黃州,看不到出頭之日?!叭松鐗簟辈贿^是詞人在以夢喻事而已。他將陷入“烏臺詩案”被誣入獄以及在獄中倍受欺辱的經(jīng)歷比作一場夢,感嘆了時光的無情和世事的無常。
多種情思在心頭,無限感慨在其中。讀一首詞,我們要細細地品,慢慢地嚼,進而走近作者,感受他的喜怒哀樂……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周莊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