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港發(fā) 唐本夫
摘要:目的 觀察加味歸脾湯聯(lián)合四烯甲萘醌軟膠囊治療脾胃虛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方法 將92例脾胃虛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46例。對照組予碳酸鈣D3片、四烯甲萘醌軟膠囊治療,觀察組在此方案上予加味歸脾湯治療。持續(xù)治療6個月,對比2組的臨床療效、骨鈣素(BGP)等。結果 觀察組在臨床療效、降低疼痛視覺模擬(VAS)評分、改善BGP及骨密度水平等方面表現(xiàn)更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運用加味歸脾湯聯(lián)合四烯甲萘醌軟膠囊治療脾胃虛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療效更佳,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臨床癥狀,改善骨密度及骨鈣素水平,有待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加味歸脾湯;四烯甲萘醌軟膠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中圖分類號:R27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3)04-0045-03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senile osteoporosis,SOP)是指70歲及以上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出現(xiàn)以疼痛、活動受限、脊柱變形、易發(fā)生脆性骨折為主要特點的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骨礦物質含量減少,骨內正常結構改變,出現(xiàn)骨小梁減少、變細、間隙增寬等。長期臨床發(fā)現(xiàn),抗骨質疏松治療藥物種類繁多,單用西藥或中藥治療存在骨密度提升不明顯、癥狀易反復、不良反應大等局限性。臨床及動物試驗表明,四烯甲萘醌(MK4)對于防治骨質疏松能夠起到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促進骨形成,也能抑制骨吸收[1-2]。而中醫(yī)藥治療SOP臨床療效可觀,優(yōu)勢獨到,對減輕患者癥狀、提升骨密度、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中醫(yī)認為,SOP與人體脾胃密切相關,脾胃虛弱為基礎,腎虛是根本[4],臨床可常見脾胃虛損所致SOP患者,常用治療方如加味歸脾湯。因此,筆者選取本院中醫(yī)辨證為脾胃虛弱型SOP患者92例,對比探究加味歸脾湯聯(lián)合四烯甲萘醌軟膠囊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本院骨傷科門診收治的SOP患者,將其中符合診斷標準并愿意參與本研究的92例患者納入臨床觀察,年齡范圍分布在70~88歲之間,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46例,對照組男17例,女29例;年齡大致分布在70~85歲,平均(75.79±3.25)歲;病程在3~5 a,平均(3.98±1.67)a。觀察組男14例,女32例;年齡大致分布為72~88歲,平均(75.66±3.13)歲;病程3~6 a,平均(4.03±1.63)a。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參考《中醫(yī)藥防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5]相關標準制定。(1)診斷標準:年齡在70歲以上,且均需符合骨密度(腰椎L1~L4)測量結論:骨質疏松(T值≤-2.5)。(2)臨床證候分型符合脾胃虛弱型:主癥見腰背酸痛,體瘦肌弱;次癥為食少納呆,神疲倦怠,氣短少言,大便溏泄,面色萎黃,舌淡,或兼有齒痕,苔白,脈細弱。(3)患者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文件。
1.3 排除標準 (1)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如垂體泌乳素瘤患者。(2)具有影響骨代謝相關因素的患者。(3)服用華法林的患者。(4)腰椎內置材料術后患者。(5)其他因素導致無法全程參與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服用碳酸鈣D3片(國藥準字:H10950029;600 mg×30片),用法:1片/次,1次/日,口服;四烯甲萘醌軟膠囊(國藥準字:J20150113;15 mg×30粒),用法:1次1粒,1日3次,飯后30 min口服。治療周期為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方案基礎上加用加味歸脾湯(由本院中藥房統(tǒng)一制劑代煎),具體擬方如下:黃芪、白術各20 g,黨參、當歸、延胡索、骨碎補、續(xù)斷、淫羊藿、茯神、杜仲各10 g,炙甘草、木香各6 g,每日1劑,總液量300 mL,分早晚各1次溫服。治療周期同對照組。
1.5 評價標準 (1)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制定。顯效:患者基本無疼痛等癥狀,骨密度較前有所提升;有效:患者腰背或全身性疼痛緩解,骨密度無明顯變化;無效:患者腰背或全身性疼痛仍無緩解甚至較治療前加重,骨密度無明顯變化或有所下降。(2)對比治療前后的疼痛VAS評分轉變狀況。(3)對比治療前后骨鈣素(BGP)水平。(4)對比治療前后骨密度檢測結果。并注意觀察記錄2組的不良反應情況。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5.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30%,優(yōu)于對照組71.7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的疼痛VAS評分、BGP以及骨密度比較 治療前,2組疼痛VAS評分、BGP、骨密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疼痛VAS評分,2組均明顯改善(P<0.05),所以均能一定程度上緩解SOP所致疼痛癥狀,但觀察組療效更佳(P<0.05);從BGP、骨密度水平對比,2組均較治療前有所改觀,骨量上升,但觀察組提升表現(xiàn)更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2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過程中2組各監(jiān)測到胃腸道不良反應報告2例,均表現(xiàn)輕微惡心及嘔吐,未影響治療,發(fā)生率均為4.3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深入,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數量和比率也將不斷攀升,據研究調查顯示,近20年間我國老年群體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為37.70%,80歲及以上高齡人群發(fā)病率更是高達51.80%[7],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而我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社會科普及診療現(xiàn)狀尚不理想,SOP的有效診療成為當前亟需重視的問題。
對于SOP,中醫(yī)學常將其以“骨痿”、“骨痹”等疾病范疇論述,中醫(yī)認為,SOP與五臟中脾腎關系最為密切,腎脾分為先后天之本,腎主骨生髓,脾主運化化生,主四肢肌肉,與胃相表里,脾胃之氣充盈,布散精微于周身,并與腎氣互資,充骨養(yǎng)髓,則肌肉筋骨壯實;若后天攝納失調,養(yǎng)護失宜,致脾胃虛損,生化不足,布散不及,脾病及腎,如李東垣《脾胃論·脾胃盛衰論》中言:“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令人骨髓空虛[8]”,二氣無以互資,則骨脈不充,骨髓失養(yǎng),筋骨不榮,進而骨枯髓減,發(fā)為周身骨節(jié)疼痛,活動不利,且易于骨折?!鹅`樞·本神》曰:“脾氣虛,則四肢不用[9]”,內經“治痿者獨取陽明”理論指導,治療痿證病因關鍵在脾胃,理治陽明,周龍云等[10]更是認為SOP起于后天,“病本在脾”。同時臨床營養(yǎng)學認為礦物質、微量元素的攝入吸收受制于脾胃功能,脾胃虛弱直接影響骨量的獲取與維持[11]。加味歸脾湯能夠健脾益胃,兼以補腎,激發(fā)機體功能[12],達整體調節(jié),充養(yǎng)骨髓,強筋壯骨之效,方中黃芪、白術、黨參健脾益氣、和胃補虛,骨碎補、淫羊藿調節(jié)腎中陰陽,延胡索通絡止痛,杜仲、續(xù)斷補腎強筋益骨,木香、茯神行氣健脾寧心,配合當歸補血活血,補中有行,行中蘊補,炙甘草藥性甘、平,助脾理中,亦調諸藥?,F(xiàn)代藥理學實驗研究亦可佐證,黃芪、白術、骨碎補、淫羊藿等藥物對于防治骨質疏松癥作用確切。如黃芪多糖能夠促進骨細胞磷酸化表達,影響骨代謝水平[13];骨碎補提取成分柚皮苷能抑制破骨細胞,改善SOP患者骨鈣素及骨密度水平;淫羊藿能促進成骨細胞分化,通過多個通路作用于多靶點來改善骨密度[14]。
研究表明,四烯甲萘醌軟膠囊,其主要成份四烯甲萘醌(MK4)是維生素K2的一種同型物,是γ—羧肌化酶的輔酶,能協(xié)助骨鈣素羧化作用,提高骨細胞內羧化骨鈣素含量,骨鈣化能力增加,從而促進骨形成[15]。并且能夠動態(tài)調節(jié)骨代謝平衡,通過抑制骨膠原分解和多種酶活性[2],干預破骨細胞的數量及活性,一定程度抑制骨吸收,維持骨量,從而達到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的效果,但其單用效果相對較差,臨床上常聯(lián)合其他藥物使用[16-17],更好地保持機體肌力和平衡能力,預防跌倒。此研究所用指標骨密度及BGP是檢測骨質疏松的敏感指標,其中BGP直接參與骨形成,促進鈣鹽沉積,均可用來監(jiān)測成骨細胞的動態(tài)變化,了解骨代謝情況,是短期內藥物治療骨質疏松重要的觀察指標。
綜上,加味歸脾湯聯(lián)合碳酸鈣D3片、四烯甲萘醌軟膠囊治療SOP總有效率表現(xiàn)更佳,能更好地改善SOP患者生活質量,有效緩解腰背或全身性疼痛等臨床癥狀,改善骨密度及骨鈣素水平,有待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Atkins GJ,Welldon KJ,Wijenayaka AR,et al.Vitamin K promotes mineralization,osteoblast-to-osteocyte transition,and an anticatabolic phenotype by {gamma}-carboxylation-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mechanisms[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09,297(6):1358-1367.
[2]蔣益忠,夏天爽,辛海量,等.維生素K對成骨細胞骨形成和破骨細胞骨吸收的影響[J].藥學實踐雜志,2020,38(4):340-345.
[3]馬遠征,王以朋,劉強,等.中國老年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8)[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9,39(1):38-61.
[4]吳克亮,吳小綢,馮文俊,等.基于脾腎相關論治老年性骨質疏松癥[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1,38(2):411-415.
[5]葛繼榮,王和鳴,鄭洪新,等.中醫(yī)藥防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20)[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20,26(12):1717-1725.
[6]邱宏韜,林青,賴文強,等.四烯甲萘醌軟膠囊聯(lián)合益腎固本祛痛湯治療骨質疏松患者臨床療效[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9,25(14):1092-1095.
[7]朱潔云,高敏,宋秋韻,等.中國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2,25(3):346-353.
[8]馮歆,葛繼榮.中醫(yī)從脾論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8):968-972.
[9]杜曉萌,甘可.從脾虛論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J].河北中醫(yī),2018,40(8):1256-1259.
[10]周龍云,郭楊,黃桂成,等.骨質疏松癥“病本在脾,以陰陽兩虛為要”之見探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4):487-491.
[11]盛彤,謝培鳳,王新祥,等.骨質疏松癥中醫(yī)脾虛病機認識的現(xiàn)代醫(yī)學基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3,19(5):509-513.
[12]胡栢均,吳宇峰.伍中慶教授歸脾湯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經驗[J].光明中醫(yī),2011,26(6):1102-1104.
[13]嚴紅梅,張振海,孫娥,等.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4,45(8):1174-1178.
[14]陳文輝,蔣云霞,白蕊,等.中醫(yī)藥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1,48(5):210-213.
[15]王保平,朱梅.骨形成促進劑及其他防治骨質疏松癥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41(6):11-13.
[16]嚴輝,唐娟,黃埔.維生素K_2聯(lián)合用藥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效果[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9):1370-1372.
[17]仝志陽.四烯甲萘醌聯(lián)合鮭魚降鈣素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19):3555-3556.
(收稿日期: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