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凈,杏仁去皮洗凈。先將薏苡仁、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xù)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益氣補肝。
食材: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nèi),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塊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澤肌膚。
食材:香菇、雞湯、淀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fā)、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凈切絲。鍋內(nèi)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xù)煸炒數(shù)分鐘,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后,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食材:黃鱔250克,雞內(nèi)金10克,淮山藥15克,生姜4片,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黃鱔洗凈去內(nèi)臟,切段,開水去血腥黏液;雞內(nèi)金、淮山藥洗凈。起油鍋,用姜炒鱔肉,加黃酒少許,再加適量清水,轉入沙鍋內(nèi),加雞內(nèi)金、淮山藥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味精后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調(diào)和肝脾。
食材:白豆蔻、砂仁各2克,荷葉半張。
做法: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鍋。加足水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用干凈紗布濾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消食寬脹,行氣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