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打擊樂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探究

        2023-06-23 17:38:56王以東
        人民音樂 2023年5期
        關鍵詞:規(guī)范化符號

        中國打擊樂藝術歷史悠久,是中國民族音樂史上的一粒耀眼明珠,其教育傳承方式則一直是口傳心授、以曲代工,但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當今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下日顯突出,更不利于中國打擊樂藝術的推廣和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中國打擊樂作為獨立專業(yè)學科在我國高等藝術院校設立,迄今已歷經一個甲子的發(fā)展歷程。2001年5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學會在演奏、教學、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驕人成績,有力推動了中國打擊樂藝術整體提升。其中,以鼓類樂器為代表的中國打擊樂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是業(yè)內長期重視亦亟待達成更為廣泛共識的重要學術課題之一。

        一、中國打擊樂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打擊樂樂器種類繁多,演奏技巧精妙,樂種、樂曲豐富并廣泛應用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中。但其演奏技法稱謂與符號標識復雜且不夠規(guī)范、直觀,這給作品創(chuàng)作、演奏、交流、出版及譜面美觀等方面帶來諸多不便。筆者前不久完成了《新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教材叢書之大堂鼓、排鼓考級教材》的編纂工作,以大堂鼓考級教材為例,從第五級開始,每個級別中都會涉及多種演奏技法稱謂和符號標識,深感若不統(tǒng)一規(guī)范,將不利于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與專業(yè)體系建立。因此,中國打擊樂的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亟待規(guī)范統(tǒng)一,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有利于打擊樂教學體系化建設。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是教學體系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之于專業(yè)音樂院校中的中國打擊樂專業(yè),是學科建設發(fā)展與完善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之于中國打擊樂藝術的傳承弘揚,是最為有效的重要路徑。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打擊樂專業(yè)學科涵蓋中國打擊樂、西洋打擊樂、流行打擊樂和世界打擊樂,立足民族化辦學特色,借鑒融合世界打擊樂藝術優(yōu)秀教學理念,繁榮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打擊樂藝術。因此,在教學體系化中,一套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尤其重要。

        第二,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有利于民族傳統(tǒng)音樂素材的整理與傳承。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民族各地區(qū)都有其獨特的打擊樂器,幾千年來更是流傳下眾多風格迥異的傳統(tǒng)曲目。但由于民俗或語言習慣不同,記譜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些散落民間的傳統(tǒng)打擊樂藝術資源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學習、挖掘、整理。只有規(guī)范出詳細具體的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對傳統(tǒng)樂曲、采風曲目進行梳理標識,形成統(tǒng)一、細致的樂譜,才能較完整準確地再現中國傳統(tǒng)打擊樂風采,展示傳統(tǒng)樂曲的內涵韻味、民族特點及演奏方法,留存詳細準確的樂譜資料,使之得到很好的整理與傳承。

        第三,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有利于教學工作開展。讀譜能力是打擊樂專業(yè)化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隨著中國打擊樂的快速發(fā)展,新作品新理論、樂器音色開發(fā)和演奏技法層出不窮,各種演奏技法和符號標識多種多樣,一方面從記譜法上講是一個很大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又因其符號體系的龐雜,給教學、演奏與交流帶來困難。所以,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可以給教材建設奠定統(tǒng)一基礎,讓學生擁有更大的自我學習空間,進一步縮短教學周期,提高教學效率。

        第四,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有利于作品創(chuàng)作。曲目編創(chuàng),尤其是教材建設稀缺現象一直是限制中國打擊樂發(fā)展的短板。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必須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基礎之上,一方面堅持創(chuàng)新作品,一方面推廣稱謂及符號標識的規(guī)范統(tǒng)一,二者相互協(xié)調,共同促進中國打擊樂創(chuàng)作領域多出優(yōu)品、精品。

        第五,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有利于國際文化交流。伴隨著改革開放時代大潮,大量西洋打擊樂的演奏技法、教學方法、教學體系被引入,中國打擊樂在創(chuàng)作、演奏、教學、科研、樂器制作等方面均有長足進步。但是,只有規(guī)范化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才能使中國打擊樂藝術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平衡前進,且保持文化話語權,在與世界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05研討會”成果簡述

        中國打擊樂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是指對演奏技法制訂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稱謂及相應的符號標識,是解決在一首樂曲中出現以不同(甚至多個)稱謂和符號標識表述同一種演奏技法等問題的關鍵所在;稱謂及符號的制訂互為關聯、并列存在,要遵循“直觀簡潔、生動形象、避免歧義”的原則?;诖?,學界同仁在這一問題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取得了可喜成果。2005年12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yè)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民族打擊樂演奏技法符號規(guī)范化研討會”(以下簡稱“05研討會”),對中國鼓類、銅響類打擊樂器的幾十種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展開討論,達成了初步共識。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一個劃時代意義的開始,近年來,中國打擊樂同仁都在致力于推廣使用這個初期成果。

        (一)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課題范疇

        本課題研討的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范疇,主要是指在中國打擊樂專業(yè)涉及創(chuàng)作類樂隊作品以及獨奏、重奏、合奏、協(xié)奏曲等當代題材作品中使用的技法與符號,暫不涵蓋民間鑼鼓、戲曲鑼鼓、少數民族樂器等傳統(tǒng)打擊樂種。在遵循符號制訂原則基礎上,筆者認為還可借用打譜軟件中已有的符號進行重新組合、編創(chuàng),并將其儲存在符號庫長期備用。這樣一方面利于交流推廣,一方面便于專業(yè)作曲家和業(yè)余創(chuàng)作者的普及應用,但要兼顧印刷體和手寫體之間的便捷轉換。

        (二)“05研討會”制訂符號及稱謂的依據

        “05研討會”上,作曲家高為杰先生提出:要考慮“國際通用”,還要“避免歧義”。全體與會專家學者聚焦探討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同時兼顧各種類演奏技法稱謂的規(guī)范統(tǒng)一。

        鼓類樂器演奏技法中,大家普遍認為以下三個稱謂及符號與國際通用標準一致:左手( 英文Left首字母)、右手(符號 英文Right首字母)、滾奏( )。筆者曾在國外小軍鼓教材中見到:以符號“+”表示左手,以“○”表示右手。但在譜例中,符號“+”多作為非開放符號使用(如表述打擊樂某件樂器的悶奏);符號“○”可理解為英文“Open”的首字母,常作為開放演奏符號或泛音。使用這兩個符號來表示左右手,筆者認為有些牽強且極易產生歧義。

        “05研討會”對“雙槌同擊”( )、“擊鼓幫”

        ( )、“鼓槌相擊”( )、“刮奏鼓釘”( )等稱謂及符號進行了規(guī)范統(tǒng)一。“雙槌同擊”圖示中,圓圈代表鼓面,八字形代表鼓槌同時敲擊鼓面;“刮奏鼓釘”圖示中,圓圈代表鼓釘,弧線箭頭表示方向。這兩個符號是老會長李真貴教授所提議案,比較貼合“直觀簡潔、生動形象”的制訂原則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認同。

        “擊鼓幫”符號選用了爵士鼓樂譜中用于表示镲聲部或是小軍鼓“制邊”的符號。借鑒使用國際通用符號不是絕對不可,但要避免歧義。依據將符號( )表示小軍鼓的“制邊”技法,將其用作中國鼓的敲擊鼓幫是相對合理的,也不產生歧義。

        (三)“05研討會”研究成果及其應用推廣

        除以上列舉外,“05研討會”的研究成果還有“悶擊”( )、“手悶擊”( )、“槌悶擊”( )、“悶擊擊槌”( )、“悶擊推奏”( )、“悶擊拉奏”( )、“擊鼓邊”( )、“平擊鼓邊”( )、“移向鼓心”( )、“移向鼓邊”( )及“抓奏”( )等。

        之前的中國打擊樂作品創(chuàng)作,專業(yè)作曲家尤其是教學、演奏者的業(yè)余創(chuàng)作中,大都采用自我認知的稱謂或符號,這極不利于行業(yè)的規(guī)范發(fā)展。打擊樂專業(yè)委員會將“05研討會”研究成果印制成冊推廣試行,十多年來收到一定成效,對業(yè)界的整體規(guī)范化發(fā)展發(fā)揮了指導作用,體現了重要的學術價值。但在實踐運用中,該成果仍需不斷調整、修改、完善,這也是未急于將其作為行業(yè)標準正式出版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該成果在此后的教材建設和作品創(chuàng)作中得到認可(如筆者編寫的《中國打擊樂教程》系列教材及《鼓點樂拍》《八音和》等作品);另一方面,其僅為初期共識,部分內容仍有爭議,特別是經過十多年的實踐檢驗有必要做進一步的修訂。

        三、思考與討論

        作為“05研討會”的主要發(fā)起人之一,結合該成果在實踐應用中的檢驗效果,筆者談幾點個人思考。

        (一)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的分類

        中國自西周時期,就有對樂器名稱的分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統(tǒng)稱“八音”;當代民族音樂理論對樂器也有體鳴類、膜鳴類以及弦鳴類等分類方式。筆者認為,應將“05研討會”達成共識的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進行分類,為進一步規(guī)范統(tǒng)一打下基礎。

        1.根據樂器名稱分類

        (1)鼓類演奏技法與符號

        目前鼓類樂器演奏技法與符號相對較多,“05研討會”討論到的技法與符號有二十余個。但這并不包括戲曲板鼓中很多帶有指揮圖示的演奏技法及專用術語,比如板鼓中的“大”一般指右鍵敲擊,“八”是指左鍵或雙鍵同擊等。

        (2)鈸鐃镲類技法與符號

        這類符號大多表示傳統(tǒng)演奏技法,如“悶擊”“搓擊”“顫擊”“磨擊”“黏擊”“揉擊”等。作曲家郭文景在打擊樂三重奏曲目《戲》中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的十余種演奏技法與符號,極大豐富了鈸鐃類樂器的演奏技法。

        (3)鑼類和其他類的技法與符號

        這類內容相對較少,暫未列入規(guī)范化討論范疇。

        2.根據演奏技法與符號的功能屬性分類

        以鼓類樂器為例,可分為:

        (1)手法類,如表示左右手的符號以及“滾奏”“雙槌同擊”“移向鼓心”“移向鼓邊”等。

        (2)音色類,因敲擊位置變化帶來的音色變化。如“擊鼓邊”“擊鼓幫”“鼓棒相擊”“刮奏鼓釘”等。

        (3)技巧(技法)類,指運用某種技術手段的演奏技法。如“悶擊”(系列)“平擊鼓邊”“抓奏”等。

        (二)進一步規(guī)范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的思考

        1.對“05研討會”的部分符號仍有爭論

        對“05研討會”的成果既要推廣宣傳,也要力爭盡快解決尚未達成共識的問題。筆者提出,根據樂器名稱和演奏技法的屬性與用途進行分類,可進一步梳理每個類別中的不同內容,也可厘清相互關系及問題所在。以“悶擊”為例,這一技法特點是通過某種演奏手段使所奏樂器不能正常發(fā)音,以“()”表示。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出現連續(xù)悶擊的音符,圖譜上則會出現連續(xù)的“()”,視覺上較為混亂,缺乏美觀。筆者建議將該符號置于所需悶擊音符的上方,輔以虛線或實線連接,但是,脫離了音符的括弧單獨標注在音符上方又稍顯突兀。經過多次討論,最終制定的悶擊符號為( ),我們通過譜例看一下實際效果:

        從譜例第二小節(jié)的視覺效果顯示,連續(xù)的括弧零亂復雜,須待進一步修訂。

        2.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分類的系列化規(guī)范

        我們仍以“悶擊”為例,“05研討會”只將其作為一個單獨的技法討論并制訂了符號,而鼓類樂器中的悶擊技法是呈系列化并非獨立存在的。依據“悶擊”符號標識定義,筆者提出,鼓類悶擊技法的符號標識都應在括弧基礎上衍生。

        “05研討會”討論的“悶擊推奏”符號標識是

        ( ),圖中半圓弧表示鼓面內側,橫杠表示鼓槌橫放鼓面,向上箭頭則指由鼓面內側向前推進;“悶擊拉奏”則是方向相反。雖然兩組符號比較簡潔形象,但卻與“悶擊”符號標識定義相悖。筆者提出由帶有括弧的符號標識替代原符號,即“悶擊推奏”改為( ),“悶擊拉奏”改為( )。另外,悶擊推奏、拉奏只表述了單向效果,而在絳州鼓樂風格的《滾核桃》等曲目中,還有上下劃奏的演奏技法。筆者認為,應在兩種技法基礎上制訂一個“悶擊劃奏”的稱謂與符號( )。筆者制訂的上述三種符號及稱謂,其釋義分別為:“悶擊推奏”指左槌平放鼓面內側,鼓槌后端為軸心,前端向鼓心旋轉移動,右槌敲擊左槌內側鼓面同時向鼓心移動;“悶擊拉奏”指左槌平放鼓心向鼓面內側移動,右槌敲擊左槌內側鼓面同時移向鼓面內側;“悶擊劃奏”指左槌平方鼓面內側(或鼓心)上下(或旋轉)移動,右槌敲擊左槌內側鼓面同時上下移動。

        同屬悶擊系列的“手悶擊”“槌悶擊”以及“悶擊擊槌”這幾個稱謂及符號,都有其獨立存在的必要性,而單獨表示“悶擊”的稱謂及符號則無法對號入座。有專家認為可將其作為鼓悶擊的符號在樂譜中使用即可,至于是“手悶擊”或“槌悶擊”,則由演奏者自己選擇。若這樣,同時再制訂這兩種符號標識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而且不利于技法稱謂及符號的規(guī)范統(tǒng)一,筆者認為還是應當明確區(qū)分開來并保留各自的技法稱謂及符號。

        3.同類屬性的演奏技法符號在不同樂器中的使用

        前文認可鼓類樂器的悶擊系列符號存在,那么單獨表示“悶擊”的符號( )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阝撶t類樂器也有悶擊技法且較為多用,筆者建議將其作為鈸鐃類樂器的專用“悶擊”符號,并將其修訂為( )來替代( ),圖中帶斜杠的符頭形似兩扇合在一起的鈸(鐃)片,用來表示鈸鐃類的悶擊效果最為直觀形象。

        4.對某種演奏技法功能屬性的不同看法

        有專家提出“悶擊擊槌”屬于特殊演奏技法或是非常態(tài)演奏技法,筆者認為此技法與“槌悶擊”效果相近。我們來看釋義:“槌悶擊”指以一槌槌頭按壓鼓面,另一槌敲擊其相近鼓面;“悶擊擊槌”則是以一槌槌頭按壓鼓面,另一槌敲擊按壓槌的前端。

        兩種技法的區(qū)別在于因敲擊位置不同而產生的音色變化,敲擊方法基本一致,符號標識也較相似。筆者認為兩者同屬悶擊技法系列,尚不能稱之為特殊演奏技法。

        5.對部分演奏技法稱謂的不同定義與符號調整

        對于演奏技法中某些稱謂仍存有不同觀點?!斑厯簟薄斑吰綋簟迸c“鼓邊擊”“鼓邊平擊”抑或是“擊鼓邊”“平擊鼓邊”,三組稱謂各有道理。筆者反復推敲,認為“擊鼓邊”“平擊鼓邊”的稱謂更為合理。其釋義為:“擊鼓邊”是指鼓槌敲擊鼓面靠近鼓幫位置的左右兩邊;“平擊鼓邊”則是鼓槌前端平行角度敲擊鼓面靠近鼓幫位置左右兩邊。由此可見這兩個演奏技法具有關聯關系,故而將稱謂定為“擊鼓邊”,并由此衍生出“平擊鼓邊”之效果。

        對于“05研討會”討論的“移向鼓心”“移向鼓邊”符號標識,筆者認為有些過于追求簡潔而矯枉過正了。該奏法采用雙槌交替敲擊并向鼓心(或鼓邊)移動都屬于“手法類”,其符號應以圓圈表示鼓面為前提,再體現其演奏狀態(tài)。基于此,筆者將“移向鼓心”符號標識修訂為( )、“移向鼓邊”為( ),圓圈代表鼓面,雙箭頭清晰體現雙槌移動狀態(tài)。這兩組符號可在打譜軟件符號庫里稍加組合而成,調取使用十分方便。

        “抓奏”是指手持鼓槌以手指抓奏鼓面,原符號標識易與“手悶擊”符號相混淆。筆者依據其演奏技法特點,將符號修訂為( ),倒置的“山”字表示手掌向下,斜杠代表鼓槌。

        6.實踐探討

        2022年暑假期間,筆者與另兩位年輕編委具體負責《新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教材叢書之大堂鼓考級教材》,這是業(yè)內第一次由行業(yè)學會組織編寫中國打擊樂獨立樂器教材。

        演奏技法稱謂與符號標識的應用是教材編寫過程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討論最多的話題。三個月時間里,編委會經常為某個符號的稱謂,尤其是符號的合理性反復論證。我們使用西貝柳斯打譜軟件編寫教材,該軟件自帶很多符號可供選擇,但有一些符號與打擊樂標識要求并不符合,需要通過重新編輯后才能使用。經過多次研究試驗,編委會小組解決了符號的重新創(chuàng)制和編程入庫的難題,大大方便了今后的調取使用。

        我們遇到的另一大難題是關聯的合理性問題。仍以前文提到的“擊鼓邊”與“平擊鼓邊”為例,二者如何關聯更為合理呢。先來看幾組符號圖示:

        或以上四組符號中,方案1是“05研討會”討論確立的。在“擊鼓邊”符號基礎上,將表示“平擊鼓邊”的斜杠符號直接與前者符號組合,即形成方案3效果,至于左斜杠或右斜杠可先不考慮。方案2是筆者提出的關聯符號組,先確立圓圈點符號表示“擊鼓邊”,再加上斜杠即為“平擊鼓邊”符號。這個方案源于李民雄老師在樂曲《奪豐收》中,曾使用圓圈黑點作為表示“擊鼓邊”的符號。筆者認為正常黑符頭表示敲擊鼓心位置,白圈黑點則表示敲擊鼓邊(四周)位置,在此基礎上再加一撇演變成為“平擊鼓邊”符號,兩個符號也就產生合理關聯。

        方案1中的半圓弧符號雖能表示鼓邊局部位置,但與平擊鼓邊直接產生關聯后(見方案3),其譜面視覺效果不佳。筆者建議以圓圈黑點符號代替,有專家則認為這個符號表示板鼓的“點擊”技法更為貼切,于是筆者又提出了方案4。

        對于方案4符號,有專家質疑白色符頭極易與二分音符相混淆。筆者認為,首先要確認這是個技法符號標識,不考慮時值長短,以白色菱形符頭表示“擊鼓邊”,菱形符號中間再加一豎杠表示“平擊鼓邊”。關鍵是,符號中的符頭雖為白色,但與正常白符頭相比是變形的,既然在樂譜中出現一定是有所指。使用者在了解其意義并適應之后,是可以根據具體條件判斷出來的,也就能夠與音符時值區(qū)別開來。

        由于對各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的應用討論與編寫考級教材是同步進行的,所以向出版社提交教材定稿的“擊鼓邊”與“平擊鼓邊”符號曾選用了方案4。后考慮到與方案1差異較大,不利于考級教材的推廣普及,最終商議恢復使用方案1。

        現在回顧審視這些符號,作為“擊鼓邊”與“平擊鼓邊”符號關聯合理性以及“方案1”與“方案4”哪一種更為貼切,筆者將此內容提交諸位同仁商榷研討。

        結? 語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yè)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先后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活動,包括首屆全國民族打擊樂學術研討會(北京,2001)、潮州鑼鼓理論研討會(廣東,2003)、李民雄作品與演奏座談會(北京,2004)、中國民族打擊樂演奏技法符號規(guī)范化研討會(北京,2005)、中國民族打擊樂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理論研討會(北京,2009)、全國藝術院校民族打擊樂教學研討會(天津,2010)、絳州鼓樂傳承與發(fā)展座談會(北京,2011)、民族管弦樂隊打擊樂聲部訓練課程建設理論研討會(北京,2013)以及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名稱規(guī)范化理論研討會(北京,2014),每次研討會都會形成一定共識與成果。但是,中國打擊樂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標識規(guī)范化之路依然任重道遠,行業(yè)內部也存在一定分歧,作曲家們對這個成果還不甚了解。演奏技法稱謂及符號規(guī)范化、打擊樂器名稱規(guī)范化等學術活動,依靠幾次研討會就解決全部問題是不現實的,需要不斷研討、反復論證并付諸實踐,方能形成最終成果。

        王以東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 榮英濤)

        猜你喜歡
        規(guī)范化符號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號的由來
        價格認定的規(guī)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變符號
        談人事檔案的規(guī)范化管理
        蘭臺內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9
        政務微博的規(guī)范化運行探討
        時代農機(2016年6期)2016-12-01 04:07:29
        倍圖的全符號點控制數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狂犬病Ⅲ級暴露規(guī)范化預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yī)規(guī)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黄片视频|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游戏|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国产一区资源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州9|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日韩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白白色发布视频在线播放 |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成人综合亚洲欧美一区h| 色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国产在线AⅤ精品性色| 天堂网日韩av在线播放一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免费|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国产传媒|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18|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欧美精品一级| 国内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黄片大全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久久熟女五十路| 91盗摄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video性欧美熟妇|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无码毛片| 久久蜜臀av一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蜜桃成人永久免费av大|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