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維 黃唯佳
學生進入高三后,即將接受高考的檢驗,正是奮斗之時。但是,班上不少同學因為一時挫折而出現(xiàn)了情緒問題,如迷茫、倦怠、焦慮等,缺乏學習動力。教師的正確引導能讓他們正確應對挫折,振奮士氣,破繭成蝶。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前期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計數(shù)據,制作問診單、頒獎辭箋紙等。
學生準備:完成問卷等。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 紙杯挑戰(zhàn),認識挫折
本環(huán)節(jié)核心問題:挫折是什么?
活動1:游戲導入,引出挫折。
學生參與“紙杯塔挑戰(zhàn)”,并說一說挑戰(zhàn)后的心得。
紙杯塔挑戰(zhàn)規(guī)則
抽掉中間的紙,讓上層紙杯能夠順利掉入下一層紙杯中,且紙杯塔不倒,即為挑戰(zhàn)成功。1分鐘內可多次嘗試,看哪一組完成挑戰(zhàn)的時間最短。
思考:在剛才的過程中,挑戰(zhàn)失敗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沮喪、緊張、不甘心等。
追問:我們把這種實現(xiàn)目標受阻稱為什么?
預設:挫折,心理學上指個體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的必然的情緒反應,會給人帶來實質性傷害,表現(xiàn)為失望、痛苦、沮喪不安等。
【設計意圖】 挫折本是沉重的話題,用輕松刺激的挑戰(zhàn)游戲導入,能最大程度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面對挫折的情境,引導學生知道什么是挫折,為后續(xù)感受和應對挫折打下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 人生“減”歷,感受挫折
本環(huán)節(jié)核心問題:我們經歷過哪些挫折?
活動2:問卷調查,挖掘內涵。
觀察調查數(shù)據,討論數(shù)據背后的內涵。
思考:從調查數(shù)據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預設:人人有挫折,處處有挫折。
追問:看到不少人跟你有相同的挫折經歷時,有何感受?
預設:放松、理性、釋然等。
補充對話:如果把這些挫折寫入我們的人生簡歷,可能有不少同學會認為,這些挫折是我們的“減”分項。(教師板書:減。)但實際上,這些挫折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所以我們不必恐懼,反而可以將他們想象成一個或許能讓我們重獲新生的“繭”。(教師板書:繭。)
【設計意圖】 任何品質的培養(yǎng)都有一個過程。第一步,通過對調查數(shù)據的解讀,引導學生領悟到“人人有挫折,處處有挫折”,認識挫折存在的普遍性。第二步,通過認識挫折存在的必然性,幫助學生減少對挫折的恐懼情緒。
環(huán)節(jié)三? 人生“繭”歷,應對挫折
本環(huán)節(jié)核心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挫折?
活動3:“繭”歷初析,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取一份人生“繭”歷。
“繭”歷1:努力了很久,但成績始終沒有進步。
“繭”歷2:在課堂上被老師大聲批評教育。
“繭”歷3:重大考試時,第一道大題就做不出來。
“繭”歷4:跟同學一起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他入選了,而我沒有。
討論:當這份“繭”歷發(fā)生在你身上時,你是否會產生挫敗感?此時你會有哪些想法?請將這些想法寫在紙上。
預設:
“繭”歷1:①努力了也是浪費時間;②我天生不太擅長這件事情……
“繭”歷2:①我明明沒錯,老師故意找茬……
“繭”歷3:①事情發(fā)生了我也沒有辦法;②發(fā)生這件事情,讓我覺得自己很笨;③第一題都不會做,后面干脆不做了……
“繭”歷4:①他憑什么選上了,明明沒我聰明;②他運氣真好,不像我……
(教師板書:自我放棄、消極否定、拒絕評價、回避挑戰(zhàn)、嫉妒他人。)
【設計意圖】 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高三生活的具體挫折情境,學生回顧或想象面對這些挫折時的想法,會發(fā)現(xiàn)大多是消極的想法。
活動4:視頻觀看,提煉方法。
學生觀看視頻《固定型思維vs成長型思維》,了解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定義,理解二者的區(qū)別,提煉成長型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
資料卡1:固定型思維vs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鍛煉提高的。歡迎挑戰(zhàn),擁抱變化,總是尋找機會,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終身學習。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能力是天生的,后天難以改變。逃避挑戰(zhàn),痛恨改變,在改變現(xiàn)狀上無能為力,有時認為努力是無用的。
資料卡2:思維孵化基地
☆暫未思維:我只是還沒有成功,只要堅持不懈地嘗試,就會有進步。
☆寶盒思維:一定有很多辦法和資源可以解決問題,我只需要努力尋找。
☆綠燈思維:珍視他人的反饋,對我一定有幫助和啟發(fā)。
☆勇士思維:走出舒適圈才能成長,看到積極的一面。
☆榜樣思維:我一定能從他人的成功中有所收獲。
【設計意圖】 融入心理學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選擇成長型思維來應對挫折,化解消極情緒,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活動5:“繭”歷再析,合作診療。
討論:請從思維孵化基地中選取適合你的思維“養(yǎng)料”,嘗試轉化思維應對挫折,并將改變后的想法寫在紙上。
預設:
“繭”歷1:①暫未思維——雖然還沒有質的變化,但每天堅持量的積累,終有一日會進步;②寶盒思維——尋找更好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自己提升學習效率。
“繭”歷2:①綠燈思維——反思教師批評的原因,改掉課堂學習的不良習慣。
“繭”歷3:①寶盒思維——暫時做不出來,但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②暫未思維——不斷嘗試,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這道題;③勇士思維——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勇敢挑戰(zhàn),硬磕到底。
“繭”歷4:①榜樣思維——朋友獲選必然有其優(yōu)點,如果我虛心向他學習,就可以讓自己進步;②暫未思維——不要為此沮喪,雖然這次未能入選,但距離高考還有時間,繼續(xù)學習積累,或許能考上更好的學校。
【設計意圖】 通過思維轉化的實踐練習,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應對挫折,熟悉成長型思維的應用技巧。
環(huán)節(jié)四? 人生“堅”歷,挑戰(zhàn)挫折
本環(huán)節(jié)核心問題:挑戰(zhàn)挫折的意義是什么?
活動6:視頻頒獎,榮譽出征。
學生觀看視頻《如果將中國近代史濃縮為一天》,并為其中可以視為挑戰(zhàn)挫折的事件或歷史人物頒一枚“破繭成蝶”獎章,寫下“頒獎辭”,并大聲朗讀。(教師板書:堅。)
學生代表朗讀頒獎辭后,教師最后朗讀送給學生的頒獎辭:你們是一群正在攀登學習之峰的登山者,一步一個腳印,摒棄身邊的紛擾,無視腳下的頑石。你們的目標是一直向上,即使現(xiàn)實不完美,但你們一直在進步。你們有向上的堅韌,有追夢的雄心壯志。你們努力戰(zhàn)勝自己,永不言棄;你們不甘人后,勇于挑戰(zhàn)。我相信你們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設計意圖】 此活動升華了本課主題,讓學生體會挑戰(zhàn)挫折對個人、社會、國家的重要意義。同時,頒獎辭能激發(fā)學生的“破繭成蝶”之情,激勵學生踐行積極應挫的行為和方法,化為行動力,堅定前行。
課后延伸
1.著眼現(xiàn)在:①回顧最近遇到的挫折,轉變思維,完成“挫折診療單”,積極挑戰(zhàn)挫折;②尋找身邊的挫而不折者,小組內評選,選出“戰(zhàn)挫先鋒”,并為其拍攝“戰(zhàn)挫”微紀錄片。
2.暢想未來:①請你制作一個“挫折寶盒”,用來收集自己的“挫折問診單”;②請你為自己寫一篇寄語《你好,挫折》,表達積極挑戰(zhàn)挫折的決心,感謝挫折帶來的機遇,并將其貼在“挫折寶盒”上,用以激勵自己。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