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赟
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對社會各個領域產生日益廣泛的影響,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體系,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教育如何擔當、助力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重要一點就是通過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近年來,我們東風小學以“做智慧教師、育陽光少年、辦現代學?!睘檗k學目標,以STEAM教育理念為引領,以3D打印設計、智能機器人為龍頭開展創(chuàng)客教育,以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為主線,引領學生“快樂學習、陽光生活、幸福成長”,走出一條具有現代學校特質的內涵發(fā)展之路。
智慧研修,提高信息化專業(yè)素養(yǎng)
為推進創(chuàng)客教育,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學校分層、分類、分科實施教師人工智能專項全員培訓,通過專題講座、創(chuàng)客課程觀摩、創(chuàng)客技術展覽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掌握新技術、樹立新觀念、運用新方法、擔當新角色,使廣大教師能用、樂用、善用人工智能技術,催發(fā)了課堂革命。
學校多次組織骨干教師參加創(chuàng)客教育專業(yè)培訓,開拓教師視野,培養(yǎng)了一批智能教學名師,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與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逐步達到教師人人想用、人人會用、人人用好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境界。
學科融合,構建創(chuàng)新型智慧課堂
現代教育注重對復合型、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強調學科間的融合。學校以學生為中心,聯系生活實際,開設智能機器人、3D打印設計、動漫、特色研學等課程,深入挖掘學科知識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共享和動手實踐能力。
3D打印設計課程。融合STEAM跨學科教學理念,以國家快速制造成型中心為技術支撐,引導、鼓勵學生運用3D快速建模、3D浮雕、3D漫像、3D積木、2D轉3D、3D魔術師、3D藝術家等教育設計軟件,動手設計建模、打印3D模型作品,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享受、體驗智慧創(chuàng)新的快樂。
動漫社團課程。動漫社團由信息技術教師、美術教師及部分學生組成,課程通過電腦制作flash動畫、盤子畫、卡通人物泥塑、卡通插件、動漫視頻等動漫衍生作品,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彰顯了學校作為河南省首批“動漫教育實驗學?!钡奶厣蛯嵙?。
特色研學課程。如“探究生物世界奧秘”研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在靈寶薰衣草莊園親自制作薰衣草香皂,動手嘗試面粉的研磨、制作,體驗獨特的學習經歷。
智能機器人課程。以樂高機器人主要硬件為基礎,融合各地機器人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動手組裝機器人、調試傳感器、編寫程序、完成任務等,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創(chuàng)建的智慧課堂,更加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求。
“知識膠囊”,聚焦實效型線上課程
2020年初,面對疫情,學校應時而動、順勢而為,以網絡平臺為支點、信息技術為支撐,將教學從線下移到線上,“知識膠囊”傳經送寶、視頻直播面授機宜,走出了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
語數英教師利用“知識膠囊”,將學科重難點和易錯點集合在一個個時長為15分鐘的短視頻中,以小程序形式推送,學生自主“服”用膠囊,補充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他學科教師開設“神秘機器人、好玩3D打印、益智巧巧手、快樂健身操、瘋狂客廳舞、我是抖音王”等線上趣味課程,充分發(fā)揮“小學科、大舞臺”的作用。
“學習報告”,讓任課教師對班級每一名學生的總學習時長、觀看“知識膠囊”時長、觀看視頻時長、答題時長、學習次數等了如指掌;“作業(yè)本”,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掌握學生作業(yè)正確率、易錯題及全班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將課后輔導工作落到實處,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提高了教、輔雙向互動的實效性。
閱讀云平臺,隨時記錄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內容等,并將其轉化為統(tǒng)計數據。教師根據這些數據,對學生進行星級評價,有效激發(fā)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還能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信息,為教師提供閱讀教學設計的決策依據,有利于教師及時優(yōu)化教學方法。
一個個體現家國情懷、感恩教育、親子互動、趣味體驗的課程,寓教于樂、啟智勵行,形成了學生自學、家長助學、教師導學的智慧學習新樣態(tài),推動教師在“一朵云”上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在“一張網”上開展專業(yè)研修,讓學生在“一塊屏”上實現資源共享。
創(chuàng)客教育,收獲累累碩果
近年來,學校先后被授予首批省中小學創(chuàng)客教育試點校、國家快速制造研究中心3D創(chuàng)新教育示范校、省漢之星信息化教學實驗學校等稱號。
在河南省第六屆中小學生技術設計與創(chuàng)新成果比賽上,東風小學代表隊作為三門峽市唯一的參賽隊在16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喜獲機器人項目大賽一等獎。2018年10月,參加河南省THE BLAST GAMES機器人競技活動力壓群雄,獲機器人三項全能和機器人五項全能團體一等獎。
2019年,學校創(chuàng)客團隊踏入國際賽場。至今,學校已先后三次榮獲世界機器人錦標賽“優(yōu)秀參賽單位”獎,創(chuàng)客團隊先后榮獲一個金獎、兩個一等獎、六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真正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心理需求與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今后,學校將繼續(xù)在“人工智能+教師教育”上著力進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學的融合,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本欄責編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