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樂
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唐都醫(yī)院,陜西710038
恐懼疾病進展是一種與傳統(tǒng)焦慮、抑郁等心理功能失調不同的恐懼心理,源于個體對疾病復發(fā)、惡化等未知進展的恐懼[1]。吳奇云等[2]研究表明,恐懼心理的長期存在不僅會降低病人治療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增加醫(yī)療費用,而且會降低病人生存質量,影響病人正?;貧w社會。腎病綜合征是一種高發(fā)病率、死亡率的慢性腎臟疾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的特點[3]。據(jù)統(tǒng)計,每10萬兒童及青年人群中,有2~16例腎病綜合征病人[4]。隨著疾病進展,腎病綜合征病人可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血栓、感染,甚至腎衰竭等一系列并發(fā)癥[5],較高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得腎病綜合征病人存在一定恐懼心理。研究指出,積極心理資本和疾病感知是一種心理保護性因素,與病人恐懼疾病進展水平顯著相關[6-7],自我表露干預是降低癌癥病人疾病復發(fā)恐懼的有效手段[8]?;诖?本研究以腎病綜合征病人為研究對象,調查其恐懼疾病進展現(xiàn)狀,分析影響其恐懼疾病進展的可能因素,為后續(xù)實施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干預提供理論支持。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我科就診的220例腎病綜合征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主要入院診斷為腎病綜合征;②年齡≥18歲;③知曉本研究目的,自愿參與研究;④理解能力正常,能獨立閱讀、填寫問卷。排除標準:①問卷填寫不完整、中途要求退出;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根據(jù)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獻后編制,包括居住地、居住方式、腎病綜合征類型、病程、腎病綜合征家族史。
1.2.2 中文版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
該量表于2006由Mehnert等[9]編制,2015年我國研究者吳奇云等[2]漢化,量表包括社會家庭和生理健康2個維度,維度條目數(shù)均為6個,條目計分采用5級評分法,量表總分12~60分。得分越高表明恐懼疾病進展越嚴重。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81。
1.2.3 積極心理資本問卷
該量表于2010年由我國學者張闊等[10]編制,包括韌性、樂觀、自我效能和希望4個維度,各維度條目數(shù)依次為7個、6個、7個、6個,各條目采用7級評分量表總分26~182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正向心理能力越強,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92。
1.2.4 簡易版疾病感知問卷
該量表于2006由Broadbent等[11]編制,2015年我國學者梅雅琪等[12]漢化,量表包括9個條目和1個開放性問題,除開放性問題外各條目計分采用0~10分計分評分,量表總分0~90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對于疾病的負性感知越多,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57。
1.2.5 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數(shù)量表
該量表于2001由Kahn等[13]編制,2009年我國學者李新民[14]漢化,量表包括12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量表總分12~6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表露狀態(tài)越好,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63。
在征得醫(yī)院及全體調查對象同意后,由研究者本人對符合納入標準的腎病綜合征病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者全程參與調查、指導、解答調查對象疑惑,問卷回收當時,研究者即初步檢查問卷是否符合邏輯,排除回答不符合邏輯問卷。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23份,回收有效問卷220份,有效回收率為98.65%。
表1 不同特征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得分比較 單位:分
表2 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積極心理資本等量表得分狀況 單位:分
表3 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條目得分居前3位的條目
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與積極心理資本(r=-0.412)、痛苦表露指數(shù)(r=-0.170)呈負相關(P<0.05),與疾病感知(r=0.559)呈正相關(P<0.05)。
以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因素年齡、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以及相關分析有意義的因素積極心理資本、疾病感知、痛苦表露指數(shù)為自變量,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積極心理資本、疾病感知是影響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的主要因素。詳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得分為(28.31±7.85)分,與國內(nèi)研究者對乳腺癌[7]、膀胱癌[15]病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低于李艷艷等[16]的研究結果。分析原因可能為,李艷艷等[16]研究對象為慢性腎臟疾病終末期病人,此類病人往往需規(guī)律行血液透析治療,頻繁往返醫(yī)院,使得病人身體、經(jīng)濟、心理壓力巨大,故病人恐懼疾病進展得分較高。而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為腎病綜合征病人,部分病人處在疾病發(fā)現(xiàn)初期,僅需規(guī)律服藥治療,受疾病并發(fā)癥折磨較輕,對疾病進展恐懼程度輕。
3.2.1 疾病感知
本研究中,疾病感知與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水平呈正相關。疾病感知是指個體通過以往患病過程中積累的經(jīng)驗、了解的知識來解釋當前患病過程,是病人對疾病的一種主觀看法[12]。Muscat等[17]研究表明,疾病感知可有效預測腎臟疾病生存質量、預后等臨床結局。本研中,腎病綜合征病人的疾病感知主要集中于擔心疾病對生活工作的影響,擔心疾病復發(fā)。Krok等[18]研究提示,通過以問題和意義為導向的應對策略調節(jié)病人情緒心理狀況可有效降低病人負面疾病感知。這提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可通過健康講座、同伴支持教育解答病人內(nèi)心疑惑,幫助病人正確認識腎病綜合征,糾正錯誤、負性疾病感知,從而降低恐懼疾病進展水平,維持身心健康。
3.2.2 積極心理資本
本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心理資本是影響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的主要因素,與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水平呈負相關。積極心理資本是一個積極心理學概念,當病人處于高積極心理資本水平時,往往更傾向于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受不良情緒影響小[7]。黃麗潔等[19]研究指出,心理資本是調節(jié)病人知覺壓力水平與恐懼疾病復發(fā)程度的中間變量,可通過調節(jié)病人心理資本水平降低癌癥復發(fā)恐懼。這提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要重視腎病綜合征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多與病人溝通交流,早期發(fā)現(xiàn)不良心理狀態(tài),可通過一對一指導幫助病人掌握正念減壓[20]、接納承諾療法[21]等正性心理療法,提高病人積極心理水平,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應對疾病,維持身心健康。
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處于中等水平,有待改善。疾病感知和積極心理資本是影響腎病綜合征病人恐懼疾病進展的主要因素。醫(yī)護人員在制訂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及干預措施時應從改善疾病感知、提高積極心理資本等方面綜合考慮,以幫助病人降低恐懼疾病進展水平。但因本研究僅調查了1所醫(yī)院220例腎病綜合征病人,且為橫斷面調查研究,導致結論的推廣性受限,有待未來進行多中心、大樣本干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