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安全感的來源,是我前進道路上永遠托著我、給我力量的那個根。
小的時候我并不懂母愛是什么,只知道我要媽媽,我要看見她,要她陪著我。那個時候,對于母愛,我只知道索取。而且我的媽媽是一個話很少的人,也從來沒有罵過我打過我,所以母愛在我的記憶里是溫柔的笑和默默的關(guān)注與陪伴。長大以后,我覺得母愛更加偉大和無私,因為媽媽跟我說,她對我的唯一要求是“要快樂”。她說她沒有養(yǎng)兒防老的想法,她生我養(yǎng)我沒有任何目的,她能看見我就快樂。她也沒有憑著母親的身份要求我回報她。但她越是這樣,我越是愛她。我對她的愛和她對我的愛并不平等,因為我愛她是因為她太愛我了,而她對我的愛沒有任何理由。
我覺得親情有時候并不僅限于血緣關(guān)系,有的時候有血緣關(guān)系不一定就有親情,而有的時候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兩個人之間卻會產(chǎn)生很濃的親情。親情可以存在于朋友之間,也可以存在于戀人之間。這就像與前世的親人相逢一般。親情所包含的內(nèi)容有忍耐、包容、溫暖、親昵、安全感等等。
家對于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對于我來說家太重要了。我是一個很戀家的人,雖然我喜歡去看世界,東奔西跑成了習慣,也無法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知道我有個溫暖的家,我出去了可以再回來。我曾經(jīng)設(shè)想過,如果我沒有家、沒有家人,那么看世界的時候我是不是會更自由、更無拘無束?但后來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家和家人,我根本無心看世界。家是一個可以隨時回去的地方,那里有熟悉的味道和氛圍;家更是一種關(guān)系,是愛的人、牽掛的人。
我崇尚極簡,因為多年的游子生活讓我覺得太多的物質(zhì)是負擔。最討厭搬家,每次都暗暗發(fā)誓以后再也不買那么多東西了。現(xiàn)在越來越極簡,用不上的東西一律不買,更注重物質(zhì)的品質(zhì),只買能用很久的東西。關(guān)系極簡,拒絕無效社交,喜歡獨處。越成熟,越喜歡簡單的生活。
我平常會做一些溫和的運動,比如瑜伽,每次練完瑜伽整個人都特別輕松,思維會清晰,心態(tài)也會更平和。我保持身材的方法主要是在吃上,三分練七分吃嘛!我現(xiàn)在努力做到一天一頓飯,多喝水,干凈飲食,吃最純粹的食物,少吃加工的東西。我比較享受自己做飯,首先是做飯的過程很治愈,其次自己做可以控制食材和添加的佐料。這樣不僅僅是為了保持身材,對健康也很有益,整個人會很輕松。
在演藝圈打拼這么多年,壓力肯定有,不管哪個行業(yè)都有壓力,活著就有壓力,只是每個人的壓力各不相同,程度也不同。我減壓的方式就是:“躺平”。這種“躺平”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我會讓自己平平地躺在床上,一躺就躺好幾天。完全清空自己,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什么時候餓了就什么時候吃東西,吃完繼續(xù)躺。然后神奇的事情就發(fā)生了,沒有那么焦慮了。
我喜歡極簡風,但偶爾也會嘗試一些其他的風格,比如酷颯風、甜酷風、知識分子風等等,因為總是一種風格會覺得單調(diào)。顏色和款式上也會選擇比較簡潔、干凈、大方的,還有就是比較中性的,黑白灰藍比較常穿,衣柜里最多的是牛仔、小西裝、夾克、襯衫,還有一些中國風的,會選擇有型的材質(zhì)和設(shè)計。而做藝人之后我覺得在時尚感方面還是有幫助的,因為接觸的人和圈子都比較時尚,耳濡目染地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從事表演這一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相信了命運,也懂得了順勢而為。
在我看來演員這個職業(yè)是沒有晉升制的。就比如在其他職業(yè)中,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多少年、付出多少就可以升職加薪,一步步成為主管、教授、資深專家……但作為演員,殺青等于失業(yè),你也不知道下一部戲什么時候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被觀眾看到,特別是影視行業(yè),你的名氣和流量跟你能夠接到的戲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是直接掛鉤的。這個行業(yè)需要天賦和努力,但并不是有天賦和努力就能成功,它可能需要50%的天賦,50%的努力,和200%的運氣!所以當演員,內(nèi)心得很強大,也得很平靜,不然真的會在等待中被焦慮擊垮。
這些年做演員這一行讓我相信了命運,懂得了順勢而為,理解了所謂臣服。但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消極被動,而是要靜觀當下、接受情境,當你不再對抗、不再不滿,反而會積極起來,好的能量也會隨之而來,于是就開始改變了。表演這一行比任何一行都需要順勢而為,因為你掙扎抵抗是完全沒用的,當你的焦慮、掙扎、抵抗充滿你的內(nèi)心,也會寫在你的臉上、暴露在鏡頭前、表現(xiàn)在作品里,從而傳遞給觀眾。這也是我每天要告誡和提醒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