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明媚的六月翩躚而至,仲夏驕陽似火,灼熱的空氣流轉(zhuǎn),穿過了瘋長的枝丫,卻總也蓋不住那一片熱烈的蟬鳴。(運用環(huán)境描寫,點明寫作背景。將“驕陽”比作“火”,“流轉(zhuǎn)”一詞化靜為動,凸顯天氣之炎熱,更點明作者炙熱的讀書之心。)
流年似水,時光悠悠,轉(zhuǎn)眼已過了三個夏。(過渡段,承上啟下。引出后文中“三個夏”的讀書情節(jié)。)
兒時,我尚不知天的開闊,也不識海的寬廣,更不懂什么是人生價值,什么是理想抱負。只記得一個午后,睡醒便看見桌上安靜地臥著一本《綠山墻的安妮》?!昂冒?,又得看書了!”我無可奈何地抱怨道。我打開這本書,也打開了通往文學世界的大門。優(yōu)美清新的文字逐漸勾勒出了仲夏夜之夢,從此我便多了一個供我天馬行空地遐想的烏托邦。書中那個純真可愛的女孩,用她那雙極富想象力的眼眸告訴我,女孩子應(yīng)當獨立、自強;告訴我,奮斗是青春的底色;告訴我,大大小小的溫暖會化作光芒與青春相擁。(第一個“夏”,欲揚先抑,由作者被迫接觸文學的無奈,寫到對書中內(nèi)容的回味無窮。引起讀者共鳴的同時也在默默號召讀者共同走進文學大門。)
風吹了又吹,一個夏輕輕飄走,第二個夏如約而至。這時,已迷上文學的我接觸了人生的第二本書:《活著》。這本由余華傾情執(zhí)筆的書,字里行間都充斥著中國人特有的鄉(xiāng)土氣息:樸實的,輕快的,直率的,輕輕一嗅,仿佛還有泥土的氣息。書中的福貴與他的老牛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一個出身富足但揮霍無度、最終窮苦半生的紈绔子弟,一個見證親人離自己而去的老人,一個與命運擦肩的匆匆過客。在他身上,我明白了不是所有主角都能活下來,不是所有王子與灰姑娘都能共度一生。同時,我也明白了,縱使生活吻我以痛,我仍應(yīng)努力報之以歌。(“飄”字寫出了時間的推移,也點明作者對文學的期盼。用《活著》一書舉例說明文學給人帶來的深刻思考。)
時間的車輪啊,它永不停歇,轉(zhuǎn)眼又至盛夏。傍晚的天空訴說著無盡的溫柔,幾朵云在淡淡的晚霞中搖曳生姿。此時,我正靠在窗邊,安靜地讀著《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斷然放棄安逸的生活,去追求夢想與真理,用最辛辣的語言揭穿最虛偽的世俗。我一直無法理解他陰晴不定的脾氣和特立獨行的性格。直到讀完整本書我才明白,這其實是他純粹地追求內(nèi)心理想的行為體現(xiàn)?!爱斊渌硕荚诘皖^撿六便士的時候,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痹诋斀襁@個匆忙的時代,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摒棄一切雜念,與自己的心靈溝通,純粹地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呢?是做生活的附庸,還是作為夢而生的戰(zhàn)士,我終于在書中找到了答案。(環(huán)境描寫既照應(yīng)開頭,又與標題中的“溫暖”二字相呼應(yīng)。第三個“夏”仍舊舉例說明文學給“我”帶來的深刻思考。)
文學如一股清泉,活水汪汪,滌蕩了我的心靈。它給予我力量,傳遞給我溫暖。如三月桃花,四月春風,文學跌進了我燦爛的青春。(此段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語句優(yōu)美?!暗弊謱o形的文學變?yōu)橛行?,生動形象。?/p>
三年又三年,幸而命運垂憐,讓我與文學相遇。盛夏驕陽里,梧桐瘋長,蟬鳴聲聲,微風吹遍了每一片樹陰,訴說著我的青春,以及那溫暖了青春的絲絲書香。(結(jié)尾再次運用環(huán)境描寫,首尾呼應(yīng)。)
總評 作者結(jié)合讀書經(jīng)歷來談文學帶給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溫暖。文章脈絡(luò)分明,結(jié)構(gòu)清晰,感染力強?!耙磺芯罢Z皆情語”,文章開頭用環(huán)境描寫來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結(jié)尾又以環(huán)境描寫作為收束。但景中有情并不是單純的環(huán)境描寫,而是為文章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服務(wù)。首尾呼應(yīng)的同時點明題目,既給人以美感,也符合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語言上,小作者善用修辭,長短句結(jié)合,行文舒展自如,讀來給人明快之感。
(講評教師? ?劉?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