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誼 胡浩磊 邢培梅 岳 瑋 張亞戈 梁晨晨 王 瑩
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耳鼻喉科,河南鄭州 450042
常年性變應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一定經(jīng)濟負擔。它是鼻科常見疾病,約占鼻部疾病的35%~45%,可反復發(fā)作,在長期炎癥刺激下,部分可伴有支氣管哮喘、鼻息肉等并發(fā)癥[1]。臨床治療方法有針灸中醫(yī)療法、口服藥物等,但患者依從性差,癥狀容易反復,仍無特效治療手段和藥物。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我院)采用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治療PAR 效果較好,不但能降低感覺神經(jīng)的敏感性,而且能改善鼻腔的正常通氣[2],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現(xiàn)報道如下。
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22)倫研批第032 號],選取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診的PAR 患者150 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單純手術組(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A 組)、單純用藥組(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B 組)、聯(lián)合組(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C 組),每組各50 例。A 組:男27 例,女23 例;年齡17 ~54 歲,平均(30.12±5.51)歲;病程1 ~12 年,平均(5.14±1.67)年。B 組:男25 例,女25 例;年齡18 ~58 歲,平均(31.01±5.72)歲;病程1 ~13 年,平均(5.27±1.76)年。C 組:男26 例,女24 例;年齡17~58歲,平均(32.02±6.21)歲;病程1~15年,平均(5.24±1.73)年。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 年,天津)》中PAR 診斷標準[3];均有常年發(fā)病病史;均經(jīng)皮膚點刺試驗、鼻激發(fā)試驗等;均伴有鼻癢、噴嚏、鼻涕、鼻塞等臨床癥狀,且伴有眼癢,持續(xù)時間累計>1 h/d,病程≥1 年;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血管、肺、腎、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長期服用鼻炎相關治療藥物者;其他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患者。
1.2.1 A 組 采用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取仰臥位,采用注射用鹽酸丁卡因(南京新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84330,規(guī)格:50 mg)、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1021062,規(guī)格:1 mg ∶1 ml)表面麻醉,收縮鼻黏膜;調節(jié)低溫等離子體系統(tǒng)(上海方潤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輸出功率為4 ~5 檔;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系統(tǒng)連接扁桃體刀頭,鼻內鏡下等離子刀頭置于鼻丘黏膜處消融(范圍:直徑約1.0 cm)并電凝止血,消融至局部骨質暴露(范圍:直徑約1.0 cm)。同理處理另側鼻丘,術后明膠海綿適當填塞。
1.2.2 B 組 采用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山東天順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21,規(guī)格:6 ml)治療,左右鼻孔各2 噴/次,3 次/d,時間間隔>3 h,持續(xù)治療4 周。
1.2.3 C 組 在A 組手術治療基礎上(術后1 d)采用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治療,左右鼻孔各2 噴/次,3 次/d,時間間隔>3 h,持續(xù)治療4 周。
治療效果:根據(jù)《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 年,天津)》中PAR 療效評估標準[3],鼻癢、噴嚏、鼻涕、鼻塞等癥征消失,癥狀評分降低>50%為顯效;癥征明顯改善,癥狀評分降低20%~50%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干預前、干預后4 周三組癥征評分,包括鼻癢、噴嚏、鼻涕、鼻塞,每項0 ~3 分,總分0 ~12 分,分數(shù)越高癥征越重[4];三組不良反應(頭暈、頭痛、鼻灼熱感、鼻潰瘍)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 組總有效率(98.00%)高于A 組(80.00%)和B 組(78.00%),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4周后療效比較[n(%)]
A 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4.00%,B 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2.00%,C 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8.00%,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三組治療4周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治療4 周后三組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C 組治療后癥狀評分低于A 組和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以鼻腔黏膜充血、水腫為其主要癥征[5-6],可分為間歇性和持續(xù)性。主要表現(xiàn)為鼻塞、鼻癢、噴嚏、清涕等癥狀,嚴重者可有黏涕、嗅覺減退等不適,部分可表現(xiàn)為咳嗽、眼癢、頭暈或記憶力減退等[7-8]。PAR 病因較為復雜,主要與長期的變應性刺激、鼻中隔偏曲、頜面畸形、基因遺傳等因素有關[9-10]。PAR 治療雖無特效藥,但方法頗多[11-17]:可藥物保守治療(包括鼻腔生理鹽水沖洗、鼻噴激素及抗組胺藥物的應用、減充血劑及特異性免疫療法等);可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手術治療(包括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消融鼻丘黏膜、腺樣體過度肥大的手術切除以及藥物治療無效者均可采用手術治療)。
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手術微創(chuàng)技術,康堯杰等[18-19]研究表明,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神經(jīng)切斷術療效較好,明顯改善炎癥反應,且較為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組間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C 組總有效率(98.00%)高于A(80.00%)、B(78.00%)兩組;三組治療后與各自治療前癥狀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C 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優(yōu)于A、B 兩組(P< 0.05)。這說明聯(lián)合治療組療效均比單純手術或用藥組好。
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主要由鹽酸萘甲唑啉、色甘酸鈉、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組成,鹽酸萘甲唑啉是一種擬腎上腺素藥,能促進鼻腔黏膜血管收縮,進而改善鼻塞、充血等不適,并有一定的止血功能;色甘酸鈉[20]能穩(wěn)定較大直徑的細胞膜,抑制炎性介質5-羥色胺、組胺等的釋放;馬來酸氯苯那敏是第一代抗組胺藥,具有較強的止癢作用并能抑制腺體的分泌??芍苯訉⒈菄妱﹪姙⒂诒乔火つけ砻?,起效快、維持時間長,潘濤等[21]研究表明,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聯(lián)合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癥狀。因此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治療PAR 療效確切,能明顯改善過敏癥狀。
本研究表明,三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C 組低于A 組和B 組;三組治療后與各自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C 組治療后癥狀評分均比A、B 組低。
綜上所述,鼻內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治療PAR 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鼻塞、鼻癢等不適癥狀。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研究樣本量較少,對于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聯(lián)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聯(lián)合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大樣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