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仲年
永遠有多遠?我不知道,但鳳凰城駐扎在我心里后,永遠不曾離開過。
上天對瑪納斯太好了,得天獨厚、天賦異稟,在廣袤的新疆賦予瑪納斯一個鳳凰的造型。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使瑪納斯縣從空中鳥瞰,其地形圖恰似一只展翅高飛的鳳凰?!傍P凰城”的定位,刀刻斧鑿般地鐫刻進了老百姓的心里,也成了我半個世紀與生俱來的驕傲,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念茲在茲的心結。
我眼中的鳳凰城,美得刺透了我的心,穿越了我的情,寄托了我的愛,成了我一生難以割舍的牽掛,而鳳凰城的誕生,都是拜母親河瑪納斯河所賜。母親河像一條巨龍從天而降,一路奔瀉而下直沖茫茫大漠,造就了眾多雄奇瑰瑋的奇觀,使我眼中的鳳凰城,幾乎囊括了大美新疆的所有美景。河的上游峰巒疊翠、綠草茵茵,中游河水滔滔、沃野千里,下游大漠戈壁、奇幻絕倫,構成了鳳凰城梯次推進的絕世美景。河畔S101公路是新疆第二大網(wǎng)紅公路,河岸的百里丹霞是天山的生態(tài)封面,上游的肯斯瓦特水庫,高峽出平湖,像遺落在天山中部的綠寶石。這依次排列的奇幻絕倫的美景,給人們留下了鳳凰城的初始印象,鳳凰城的影子進入到誰的眼睛,馬上就會吸附在眼球上無法剝離。
鳳凰城從來都是一個有夢想、有故事、有底蘊的地方,有鳳凰還要有龍,才能體現(xiàn)龍鳳呈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瑪納斯河下游古河道上,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40多條翼龍化石,以及許多龜類、蛇頸龍類、蜥臀類恐龍和鳥臀類恐龍化石,一時轟動世界。這些化石被中國科學院定名為瑪納斯河“準噶爾翼龍”,在瑪河下游形成了世界罕見的恐龍化石群,從而使鳳凰城又變成了龍城。
丘處機、阿克敦、紀曉嵐、洪亮吉等幾十位名人,都在這留下了不朽的傳奇和贊美的詩文,見證了千年古城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早在“康乾盛世”鼎盛期,屯墾就讓鳳凰城非常富足,林則徐在《荷戈紀程》中記道“綏來人、物之繁華不亞于蘭州”,林則徐能給鳳凰城如此高的評價,就因為這里是人杰地靈的地方。
鳳凰城是一座水城,在母親河治理上,瑪納斯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退耕還濕、退牧還濕”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敽訃覞竦毓珗@面積不斷擴大,候鳥歡唱嬉戲,處處碧草清風,胡楊生生不息。各地游客前來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觀蘆、冬日訪鵠,使鳳凰城成為天山北坡知名塞外水城。
在瑪納斯河的滋潤下,鳳凰城碧玉潤而添靈秀之氣,紅酒甘而增醇香之美,森林廣而成獸匿之家,濕地闊而為禽之天堂。從雪峰到大漠,鳳凰城境內(nèi)處處都是美景,每一處都獨自成章卻又整體為景,像珍珠項鏈一樣串起了一座城所有的美景。城不在大,有水則靈。環(huán)繞鳳凰城的瑪河水,滋潤了所有生物,也滋潤了所有的眼睛。在鳳凰城西側的瑪納斯河,你能看到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金光粼粼、百折千回、委婉動人的各色美景,也能聽到關于鳳凰城的各種傳奇故事。這條河匯天山之靈氣,闖峽谷、越平原、聚大漠,如萬馬奔騰一瀉千里,如大將征戰(zhàn)豪氣沖天,如美酒甘醇醉倒英雄。它流出游牧先民的豪爽,流出農(nóng)墾文明的安定,流出大漠邊關的雄壯,也流出了鳳凰城的輝煌。任歲月輪回,任四季更迭,任時空變幻,鳳凰城始終流金淌玉,亙古不變,把堅強留給了她哺育的子民,把鳳凰的符號印在了黎民百姓的心中。
鳳凰城是一座金玉之城。瑪納斯河是新疆唯一一條既產(chǎn)金又產(chǎn)玉的鑲金孕玉之河。河岸產(chǎn)金,河底藏玉,使瑪納斯縣有了“金版玉底”“金玉之鄉(xiāng)”的美譽?!渡胶=?jīng)》中提到“潘侯之山,其陰多玉”,“大咸之山,其下多玉”,“渾夕之山,多銅玉”。據(jù)清代《西域圖志》考證,《山海經(jīng)》所描述的玉石就是瑪納斯碧玉。西漢楚襄王劉注墓出土號稱“中國第一棺”的鑲玉漆棺,使用了2095片玉片,絕大多數(shù)碧玉就是瑪納斯碧玉。唐寶應年間,在瑪河上游海拔3800米處開設沙爾塔克塔依礦點,為我國當時唯一的碧玉產(chǎn)地。明朝時瑪納斯碧玉得到大規(guī)模開采,現(xiàn)今故宮博物院有不少用瑪納斯碧玉雕琢的缽、瓶、鼎等物件。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清政府專門設立了官辦綠玉廠,在瑪河上游有礦點十余處,故宮博物院館藏碧玉的80%都來自瑪納斯。2014年8月在故宮專門舉行的“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碧玉器與瑪納斯”展覽中,共展出院藏清代瑪納斯碧玉器110套,將近1000件,引起了世界的轟動。《三州輯略》《新疆圖志·實業(yè)志》等歷史典籍,均對瑪納斯碧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75年,在瑪納斯發(fā)現(xiàn)一塊重達1.1噸,通體晶瑩碧透的頂級碧玉,由揚州頂級玉雕大師顧永駿主刀,雕琢成了聞名于世的《聚珍圖》。將唐代樂山大佛、大足大佛、北魏的云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等融合在一塊玉石上。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最有名的大德高僧趙樸初題字“妙聚他山”。
鳳凰城是我心中永遠的豐碑,是不可替代、不可復制、不可褻瀆的神圣存在。源遠流長、包容開放的瑪河文化,自我超越、追求和美的鳳凰文化,厚德載物、吉祥如意的碧玉文化,三大文化共同構成一個古老精致的鳳凰城?!皣覞竦毓珗@”“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碧玉之都”“中國葡萄酒之都”,四張名片享譽天山南北。我心中除了鳳凰城,已再容不下其他地方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鳳凰城,了解河畔悠久的鳳凰文化,在修復清代靖遠樓和八大會館時,我撰寫了6副楹聯(lián)刻在古城門樓上,其中一副楹聯(lián)表達了我對鳳凰城的定位:“兩河橫陳藏金孕玉獻瑰寶,一城傲立接福納瑞展雄風?!?/p>
我的鳳凰城,一山一世界,一石一奇境,一水一柔情,一花一人生。她給了我所有的力量,所有的自信,所有的驕傲。我喝下的每一滴瑪河水,都流進了我的血液。我寄出的每一份鄉(xiāng)愁,都融入了鳳凰城的時空。
一條如詩如畫的瑪納斯河,造就了鳳凰城的人間奇跡。
一座如夢似幻的鳳凰城,裝滿了我永遠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