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秀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新時期教育教學提倡“把每一個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好德育滲透工作更為重要。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落實愛心教育,打好班級管理工作基礎
小學生缺乏自律意識、自理能力,這無疑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育問題的不可預見性、突發(fā)性更加頻繁,學生上課走神、不遵守紀律是常態(tài),此外,由于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溺愛心理過重,很容易側(cè)面加重部分學生的消極情緒。還有一些留守兒童情況更為復雜的,也是教育管理工作上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學生在學校中找不到一個可以感受愛、感受溫暖的空間,怯懦、社恐的心理加重了他們的“逃離”心理。對班主任來說,如何愛學生、親近學生是一門藝術。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班主任要努力展現(xiàn)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操守;對留守兒童,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愛,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愛每一個學生,無疑會給他們的內(nèi)心注入一束溫暖的陽光,學生愿意主動親近班主任,就會為班級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樹立教育模范標桿
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緊密的人群,班主任要想有效開展教育工作,更應該以身作則,注重言行,循循善誘。筆者一直奉行“三雅”原則,每日嚴格要求自身,恪守言行教條。何謂“三雅”?一是行為儒雅,班主任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樹立一定的言行標準,如講課與交流聲音洪亮,全程以標準的普通話進行;講課過程中,切忌一切不文明行為;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平易近人,嚴慈可親。二是著裝素雅,班主任要力求服裝簡約得體,整潔得體,切忌奇裝異服,給學生正確的著裝引導。三是品位高雅,班主任在跟學生日常交流過程中,要時刻注重良好品位的引導,讓他們明白喜愛雖無好壞之分,卻有雅俗之別。班主任從自身做起,以“三雅”原則嚴格要求自身,樹立良好道德標桿,多給學生正確、健康的價值引導,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任務和定位,學生自然也會以“三雅”的原則要求自己。
三、注重班干部評選
在挑選班干部時,班主任一定要細致考量。具體要考量以下幾點:一是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號召力。班干部以服務班級團體為主要任務,一個能親近學生,受學生喜愛的班干部,自然也是德高望重,能夠服眾的班干部;二是學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特長。班干部是小型團體活動中有特殊能力的人,如才思敏捷、動手能力優(yōu)秀、藝術天賦較高等,自然是一群能力出眾的人;三是學生是否有團隊意識。班干部是為團隊服務,所以班干部有沒有責任心、有沒有團隊協(xié)作能力自然也是需要重點考量的標準。在挑選出適合的人選后,就需要班主任精心培養(yǎng),提升他們的班級服務意識和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發(fā)揮班干部“領頭羊”的引導作用,讓他們自主完成一些集體活動或課外實踐活動,如調(diào)查走訪、街道服務等工作,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即“以面帶面”。
四、制訂個人目標,著眼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學習能力、學習進度以及自我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學生狀態(tài)的不同,他們在考試成績方面也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在教育管理學生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目標,讓優(yōu)秀的學生有更高的目標追求,讓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學生也有能增強成就感的目標。班主任可以通過收集學生近期的考試成績和學習狀態(tài),將學生情況逐個分析,擬定每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明白現(xiàn)階段自己要干什么,避免學生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以此來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班主任也可引導學生擬定一個切實的遠、近期目標,將這種動力充分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使每位學生都在明顯而又易于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目標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受到校園活動的快樂,才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主要方式。
綜上所述,德育滲透工作是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自覺規(guī)范自身行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濟寧市永豐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