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影
說到教育孩子,我想大概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會感覺頭痛不已。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我們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快快樂樂、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么教育孩子?下面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贊美是進步的最佳動力
回想起自己的孩提時代,最初大抵也是從父母或者老師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的。對于孩子來說,別人的評價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為人父母后,我對這一點更深有體會。每當孩子能獨立完成某件事情或者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時,我們都會第一時間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知道父母看到了他的閃光點,父母是愛他的、欣賞他的,這也會讓孩子更加主動爭取上進。
二、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興趣
在孩子年齡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準備了一些內容生動、有趣的繪本,堅持和他一起閱讀。漸漸地,我發(fā)現孩子對這些繪本很感興趣。親子共讀不但讓他增長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良好的閱讀興趣。小時候是睡前聽我讀故事,現在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睡前自己看會書的好習慣。
三、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當孩子考試不好或遇到挫折時,作為父母首先要對孩子有信心,用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耐心和他溝通,一起找出失敗的原因,理解他,信任他,讓他知道失敗與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內容和過程,然后再鼓勵孩子振作精神、繼續(xù)努力。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家長不僅要有關愛孩子之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孩子一定會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