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從目前看來,我國的教育體系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教育水平也越來越高。為此,應在傳統(tǒng)教育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對班級進行更多的改革,結合當前的小學教育情況,要努力改善小學的班級管理水平,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班級管理的主要內容
小學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有很大的不同。小學班主任的角色具有多重性質,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職責和科任老師的職責相同,實現(xiàn)老師價值,但同時,他們又是班級管理的帶頭人,是活動的組織者,對本班的所有工作負有直接責任。具體而言,在小學的班級管理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要充分挖掘有潛能的學生,特別重視具有管理才能的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水平,安排不同的管理工作,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們能在課堂上廣泛地參與。激勵學生,制訂與班級管理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內聚力;第二,班主任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指導,及時地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管理。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師自身業(yè)務水平。例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學習相關知識,讓其對孩子們的成長有更深的認識,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業(yè)務學習與培訓,以此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并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另外作為一名教師不但業(yè)務水平要過硬,還應該具有一定奉獻精神。例如:可以與同學結伴去郊外游玩等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融入其中,不斷提高自身本領技術水平以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另外作為一名班主任就必須要加強與學生交流溝通方面的學習與培訓,以幫助學生更好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需求,使班級管理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認同感以及支持度。
(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老師應及時與家長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到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比較喜歡與同學、朋友相處,但如果學生長期與同學交往反而會使學生的內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因此,作為班主任就要想辦法與家長加強溝通交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針對學生自身的情況教師應該多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在家基本情況和平時學習生活情況。并且通過電話溝通,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在校情況并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以便于及時解決問題,從而保證對學生及時有效地解決疑難問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現(xiàn)代化設備和手段促進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與溝通,為班里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提供便利條件。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小學階段,學生雖然年紀尚小,但是他們具有一定的行為能力,因此能夠很好地完成各項任務。這就要求班主任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與方法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進行小學日常培養(yǎng)工作時,主要是針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進行培養(yǎng)的。比如:在生活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等等。為了能夠使學生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必須要以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等形式來進行教育活動。
(四)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模式。小學生對小學班主任有一種敬仰的情緒,甚至是一種狂熱的崇拜。我想,很多父母都有所體會,不管父母怎么提醒都沒有用,不過如果這個小毛病被班主任指出來,學生們都會記在心上,并且,他們會迅速地糾正。這一現(xiàn)象說明:小學的學生需要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因此,在與小學生進行交流時,必須以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才能為班級的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谶@一點,小學班主任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實行班長輪換制,每個學生都有一天當班長,協(xié)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通過一天值日班長,讓學生參加學校的管理,提高學生對班級的責任心;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小學生。讓學生們因夸獎而驕傲,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
三、結束語
在人一生中,每個時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小學階段與其它時期相比,自我照顧能力差,生理心理發(fā)育不夠成熟,小學班主任要更有耐心,有毅力,有自信才行。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心目中的楷模,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實踐,為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