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昭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風靡全球,其獨特的教育方法影響著世界各國的幼兒教育。筆者結合對這一教育理念的教學實踐,重點闡述了在幼兒園語言領域中的聽、說、寫、讀四個方面應用蒙臺梭利教學法的策略。
一、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教學內容
與一般想法相反,蒙臺梭利認為書寫先于閱讀,她認為書寫是低級的語言階段,主要是心理運動機制起作用,而閱讀則是純粹的智力活動,熟練掌握書寫方法能為閱讀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遵循蒙臺梭利教學法,幼兒園應按照聽、說、寫、讀的順序開展教學。
(一)聽
聽覺練習主要包括六個部分:一是聽力專注性練習,二是聲音方位辨別練習,三是聽力差異性練習,四是聽力連接性練習,五是聽力解析性練習,六是聽力記憶性練習。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首先是通過聽的方式接受外界信息,五官就是他們的接收器,孩子接收的信息越多,信息儲存量越大,其語言能力就越強。
(二)說
“說”主要指口語練習,包括口語詞匯練習、口語連接練習、口語記憶練習和口語經驗的積累。除了口語練習,蒙臺梭利教學法還有更深一層的要求,即大腦觀念的形成,包含符號文字的配對、分類邏輯觀念、部分與整體觀念、順序觀念、演繹與歸納、相反觀念。語言是表達思維的一種方式,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越強,他的思維能力就越強,因此,教師要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地說,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
(三)寫
“寫”包含畫圖、團體討論、幾何嵌圖板、描寫圖案練習、描摹、筆順練習、寫字這幾個部分。對于孩子來說,拿著筆在紙上無意識地涂涂畫畫的行為其實就是早期的“寫”。孩子要完成握筆書寫的動作有兩個條件:一是運動機制,即孩子在完成精細動作時對肌肉的靈活控制能力;二是書寫機制,即教師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接收文字符號,讓孩子對文字、符號、線條等有一定的了解,豐富孩子的書寫環(huán)境,逐步發(fā)展孩子寫的能力。
(四)讀
“讀”主要包括實物與字卡的配對,圖卡與字卡的配對,三部分卡、單位名詞、字詞的認識,句的認識,詩詞欣賞,自我創(chuàng)作這幾個部分。閱讀是為了理解和接收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語言信息,閱讀是有難度的,孩子先通過眼睛接收文字和信息,再經過大腦過濾文字、消化信息、組織語言,最后進行理解。讀,不是簡單的讀,也不只是認字。閱讀需要讀者連貫思考字與字、字與詞、詞與句之間的意義,因此,孩子不僅要認字,還要理解字意、詞意、句意,真正的閱讀對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
二、蒙臺梭利教學法在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應用策略
(一)開展聽力練習,積累幼兒語言經驗
從孩子出生開始,家庭成員應每天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積累大量的語言經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與經驗的積累,孩子會慢慢了解彼此之間對話的語義,孩子接觸的人越多,學習語法的能力就越強,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在應用蒙臺梭利教學法時,教師可以有計劃地選擇并投放一些“聽”的教學材料,投放要有計劃和順序,循序漸進,以使幼兒從單方面、接受性地聽,到辨別性、有差異性地聽。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班幼兒進行點名游戲,當點到某個幼兒的名字時,請這個幼兒喊“到”或者讓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教師可以組織中班幼兒進行聽力練習,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不同動物的叫聲,并準備好相應動物的圖片,當幼兒聽到某一種動物的叫聲時,教師便讓其找出對應的動物圖片,這一充滿童趣的活動會極大地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大班幼兒進行聽指令做動作的游戲,讓每個幼兒選擇一種水果名作為自己的代稱,當代稱為草莓的幼兒說出“草莓蹲,草莓蹲,草莓蹲完蘋果蹲”時,代稱為蘋果的幼兒就要邊完成下蹲動作,邊發(fā)出口令指定下一個幼兒完成下蹲動作。在練習“聽”的過程中,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一樣,教師應仔細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交流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孩子需要大量接收外界輸入的聲音,教師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溫暖、寬松的交流環(huán)境,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需求。低年齡段的孩子會重復說一個詞或句子,在日常交流中教師要對孩子多一些耐心,讓孩子慢慢地將話表述完整,這樣有助于幫助孩子分析、完善并強化口頭語言,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發(fā)音習慣。
在幼兒園,教師應鼓勵幼兒進行交流分享,引導幼兒將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述清楚,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教師要在班級內為幼兒提供交流的平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幼兒園小班及中班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故事表演等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表達,針對不同性格的幼兒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支持。在幼兒園大班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置辯論賽,選定一個幼兒感興趣的熱門話題,讓幼兒自主選擇是正方還是反方。幼兒需要提前在家長的幫助下找好論據,做足準備,然后進行正式的辯論,這一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開展書寫訓練,培養(yǎng)幼兒讀寫能力
一般來說,孩子拿著筆在紙上涂鴉,就是書寫的開始,這時候孩子的手部肌肉正處于發(fā)育階段,教師應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涂鴉環(huán)境和材料,讓他們盡情發(fā)揮。在三歲半后,孩子進入了書寫敏感期,這時他們的手部力量增強,會對涂鴉行為充滿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園小班和中班的幼兒進行描摹、拓印等訓練。大班幼兒可以通過使用鐵質嵌板等材料完成有難度、有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例如,在十種圖形的鐵質嵌板中,教師可以讓大班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三種顏色的彩鉛畫框線,當十種紙張作業(yè)都達到要求,沒有外涂和超出規(guī)定繪圖區(qū)域時,幼兒才可以使用封皮和封底將作業(yè)裝訂成屬于自己的框線組小書。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有針對性地調整任務。鐵質嵌板分為十個階段,依次為框線組、短線組、垂直組、水平組、斜線組、弧線組、折線組、交叉線組、交叉圖形畫線組、自由創(chuàng)作組,這十個階段由易到難,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發(fā)展階段讓其完成相應難度的作業(yè)。教師要利用生活中的契機不斷激勵幼兒,使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從而一步步做得更好。隨著幼兒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充滿樂趣的書寫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書寫興趣,引導幼兒進行書寫練習。
(四)營造閱讀氛圍,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
幼兒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小班幼兒準備圖多字少的繪本,并進行講解,幫助幼兒逐步理解繪本的內容。教師還可以鼓勵中班、大班的幼兒根據繪本內容進行想象,自主創(chuàng)編故事,并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一起查找相關資料。在每日的閱讀活動后,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整理書架上的書,讓幼兒學會珍惜和愛護書籍,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幼兒識記繪本中的字。有些低年齡段的孩子會指著繪本中的字逐字地讀,這是指讀,屬于識字過程中階段性的輔助,指讀這一行為會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加而逐步消失,變?yōu)槟x。
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繪本,增加幼兒閱讀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繪本《賣帽子》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玩游戲,讓幼兒在聽到“賣帽子”三個字時摸摸自己的頭,這一互動游戲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根據繪本類型,教師應創(chuàng)設不同的閱讀環(huán)境,帶領幼兒欣賞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jié),讓其大膽提出自己對故事走向的猜想并創(chuàng)編新情節(jié)。在多樣的閱讀環(huán)境中,幼兒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識記生字,并結合具體的生活經驗去理解繪本中的詞意、句意、段意。
(五)設置教學語言區(qū),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每個幼兒的成長軌跡都不同。在應用蒙臺梭利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語言教學區(qū)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投放能夠吸引幼兒的材料,并根據幼兒的興趣變化靈活更換材料,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有的幼兒對恐龍、汽車等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投放帶有恐龍和汽車圖案的洞洞板讓幼兒在這些洞洞板上進行描摹,這也能提高幼兒在進行描摹練習時的專注度。
又如,當借助繪本讓孩子了解十二生肖的由來及順序時,教師可為小班幼兒投放十二生肖的模型與圖片,讓其配對;為中班幼兒投放圖片與字卡,讓其配對;為大班幼兒布置十二生肖相關的畫圖作業(yè)。這樣的教學設計具有連續(xù)性,環(huán)節(jié)相扣,層次遞進分明,符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容易讓幼兒產生興趣。
教師還可以在語言教學區(qū)中放置一個教具柜,柜子上擺放不同的筆筒,在不同的筆筒中投放不同粗細的筆,將不同形狀的卡片整齊呈放在托盤中,以供幼兒自由選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畫日記畫或者心情畫,讓其在畫的過程中感受使用不同粗細筆時的阻力,注意觀察并及時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和坐姿,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整個語言教學區(qū)以聽、說、寫、讀為主,教師在教具柜上投放材料也應遵循這個順序,層層遞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切忌死板,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靈活調整教學安排。
結語
針對幼兒開展語言領域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園課程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做好幼兒的引導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幼兒后期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要根據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并認識到蒙臺梭利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和溝通能力,讓孩子廣泛地汲取知識,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鐵西蒙氏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