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討不同脂肪源對青魚肌肉品質的影響,在青魚飼料中分別使用魚油、豬油、玉米油、花生油和豆油作為脂肪源,試驗180d;結果發(fā)現,粗蛋白質含量魚油組、豬油組、玉米油組和花生油組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顯著高于豆油組(P<0.05);粗脂肪含量豬油組和豆油組顯著高于魚油組和玉米油組(P<0.05),極顯著的高于花生油組(P<0.01);粗灰分以魚油組的最低,顯著低于豬油組、玉米油組、花生油組和豆油組(P<0.05)。結果表明魚油、豬油、玉米油和花生油對青魚肌肉品質沒有造成大的影響,但是豆油不建議作為青魚配方飼料的脂肪源。
關鍵詞:脂肪源;青魚;肌肉品質
中圖分類號:S963???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周莉葉(1970.9-),女,漢族,安徽省涇縣人,工程師,大專,從事水產養(yǎng)殖技術推廣。
青魚是我國主要的經濟魚類養(yǎng)殖品種,因其生長快、肉質多、產量高的特點,且青魚肌肉中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肉味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目前在我國長江、珠江流域廣泛的養(yǎng)殖;有數據統(tǒng)計于2020年我國青魚的產量已經高達70萬噸。安徽是我國漁業(yè)養(yǎng)殖大省,其中安徽宣城具有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稱謂,青魚養(yǎng)殖是其主要的漁業(yè)養(yǎng)殖之一[1]。隨著我國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消費者在追求水產食品營養(yǎng)全面和水產品食品安全,同時也更注重水產食品的肌肉品質,水產品的肉質品質和飼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密切相關[2]。有相關研究發(fā)現脂肪源可通過影響魚類肌肉沉積速度和生長速度來影響魚肉質地,同時也可通過氧化和降解肌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質來影響肉質的滋味和氣味[3]。本研究以宣城青魚為研究對象,采用魚油、玉米油、豬油、花生油作為脂肪酸源,分別添加到配方飼料中進行飼喂試驗,以期為宣城青魚的養(yǎng)殖合理的添加脂肪源、提高肉用品質做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試驗青魚購于安徽宣城某水產苗繁育基地,挑取體格健壯、平均體重為(5.22±0.3)g的青魚共600尾。
1.2試驗方案
試驗配制的飼料以明膠和酪蛋白為蛋白質源,分別選用魚油、豬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為脂肪源,配制5種試驗飼料,飼料的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詳見表1。600尾青魚隨機分為5組,魚油組、豬油組、玉米油組、花生油組和豆油組,每一組120尾,分3個水平,每個水平40尾;每個水平的青魚飼養(yǎng)于規(guī)格為80cm×80cm×80cm的水族箱中;每一組分別飼喂對應的脂肪源飼料,預試驗10d,正式試驗180d。
1.3飼養(yǎng)管理
試驗過程水族箱的水溫控制在26~28℃,溶氧濃度大于5mg/L;試驗青魚每天投喂2次,投喂時間為上午8:00和下午17:00;水族箱的水每兩天更換一次。
1.4試驗指標測定
養(yǎng)殖試驗結束后,對試驗青魚禁食24h處理,然后隨機選取10尾魚稱重后進行尾靜脈采血,采集背部肌肉樣品,全魚和肌肉中的水分含量參照國標GB/T6435-2014進行測定;粗脂肪含量參照國標GB5009.6-2010進行測定;粗蛋白質含量采用杜馬斯定氮儀進行測定;粗灰分含量的測定按GB/T6438-2007國標方法進行。
1.5數據處理
試驗記錄的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經分析后差異顯著時用再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所有的試驗數據均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結果
通過表2可以看出,各組魚的肌肉水分含量沒有存在顯著差異(P>0.05);粗蛋白質含量魚油組、豬油組、玉米油組和花生油組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是顯著高于豆油組(P<0.05);粗脂肪含量豬油組和豆油組顯著高于魚油組和玉米油組(P<0.05),極顯著的高于花生油組(P<0.01);粗灰分以魚油組的最低,顯著低于豬油組、玉米油組、花生油組和豆油組(P<0.05)。
3結論
脂肪作為動物機體重要營養(yǎng)成分之一,對魚體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目前對于不同脂肪源在水產上的應用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對水產動物的生長性能、血清生化等指標上[3-5];對于不同脂肪源對水產動物肌肉品質的影響的研究,目前國內相關研究較少,陳艷婷等人利用魚油、豬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作為脂肪源,配制了6種配方飼料飼喂青魚,發(fā)現豬油組和豆油組飼喂的青魚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其它組,該結果說明豬油和豆油配制的配方飼料可以促使青魚肌肉中脂肪沉積[4];本研究選用了魚油、豬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作為青魚的配方飼料作為脂肪源進行添加,發(fā)現豬油和豆油組的青魚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魚油組、玉米油組和豆油組,該研究結果和上述相符;同時本研究還發(fā)現粗蛋白質含量魚油組、豬油組、玉米油組和花生油組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但是豆油組的粗蛋白含量顯著的低于魚油組、豬油組、玉米油組和花生油組,這其中原因和豆油促進了青魚魚體脂肪的沉積,但是肝臟對脂肪的轉運能力有限,大量的脂肪儲存在肝臟影響魚類對于蛋白質的轉運和吸收能力,因此導致青魚體內粗蛋白含量降低[5]。
參考文獻
[1]黃愛霞,陳建明,姜建湖,等.池塘內循環(huán)跑道養(yǎng)殖青魚形體指數和肌肉營養(yǎng)價值分析[J].科學養(yǎng)魚,2021,5:73-74.
[2]王道尊,潘兆龍,梅志平,等.不同脂肪源飼料對青魚生長的影響[J].水產學報,1989,4:370-374.
[3]丁立云,陳文靜,賀鳳蘭,等.不同脂肪源飼料對養(yǎng)成期彭澤鯽生長、體組成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飼料,2021,5:62-66.
[4]陳艷婷,賈小巍,錢鵬丞,等.飼料中不同脂肪源對青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肌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22,34(7):4657-4673.
[5]張媛媛,劉波,戈賢平,等.不同脂肪源對異育銀鯽生長性能、機體成分、血清生化指標、體組織脂肪酸成及脂質代謝的影響[J].水產學報,2012,36(7):11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