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瀟
內(nèi)容摘要:官德是傳統(tǒng)職業(yè)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為官從政之人應當持有的道德規(guī)范的總和?!扒迳髑凇笔枪糯鷤鹘y(tǒng)官德的重要內(nèi)容,其豐富的內(nèi)涵對于從政人員提升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主要探究傳統(tǒng)官德“清慎勤”的具體內(nèi)涵,挖掘傳統(tǒng)官德“清慎勤”的內(nèi)在價值點。
關鍵詞:道德規(guī)范 清 慎 勤 德治 官德
“清慎勤”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倫理思想中的重要內(nèi)容。三國時期魏國司馬昭訓長吏言:“為官者,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宋代呂本中的《官箴》也在卷首清晰的記載了為官需要秉持的道德與德性,“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呂本中認為當官的人,只有用行動踐行清廉、慎獨、勤勉這三項為官之德,才能夠穩(wěn)坐官位,遠離是非,得上級認可與下級愛戴,成為百姓心中的廉官。清代王夫之指出:“論官常者,曰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保ā蹲x通鑒論》)由此可見,王夫之亦是把清、慎、勤此三項作為為政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來看待的??v觀歷史,清、慎、勤一直都是社會對為政者的基本政治道德要求。
一.官德的重要性
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保ā墩撜Z·顏淵》)孔子認為統(tǒng)治者位居統(tǒng)帥地位,受萬民敬仰,重視自身道德建設就可以為下屬的群臣們樹立標桿,也就不會有人敢胡作非為。若不重視自身的道德建設,容易上行下效,導致政務系統(tǒng)崩塌。由此可見,為政者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程度與國家的治理水平是息息相關的?!捌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為政者道德修養(yǎng)愈高,國家就容易治理,即便不頒布法令,也能得到臣民的響應;為政者道德修養(yǎng)低,國家就難以治理。關于為政者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孟子認為:“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保ā峨x婁上》)天子所持有的道德修養(yǎng)與國家的長治久安與萬民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儒家所說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將正心與修身置于首位,這在秩序井然,等級嚴明的古代社會,足以見得儒家對個人政治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程度之深。
二.“清慎勤”的具體內(nèi)涵
(一)清
在古漢語中,“清”有“清廉”之意。古人認為為官清廉,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謀私利,不貪財物?!蛾套哟呵铩?nèi)篇·雜下》云:“廉者,政之本也?!笨梢姟扒辶笔潜划斪髦螄碚母緛砜创?。那么什么是清廉呢?《呂氏春秋·忠廉篇》對此作出了解釋:“故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币簿褪钦f在面對利益時能夠堅守初心,不改變自己所秉持的道義就可以稱之為“清廉”了?!吨芏Y·小宰注》曰:“廉者,清不濫濁也。”這是明確要求為政者要清廉,潔身自好,保持自身的清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自身清白呢?《孟子·離婁下》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無獨有偶,漢代劉向在《說苑·談叢》中談到“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边@都是說保證自身清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妄取”。為政者還要做到“進不失廉,退不失行?!保ā蛾套哟呵铩?nèi)篇問上》)也就是升官之后,仍然需要秉持清廉的德行。為政者需要思忖財物的取得是否合理,越是身居要職,越是應該要保證自己的行為合乎“清廉”。正如孟子曰:“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治國理政是一個需要上下協(xié)作的過程,因此一個合格的為政者除了要保證自身的行為合乎清廉,還需要監(jiān)督下級,確保下級的清廉作風。魏征在《群書治要·劉廣別傳》中提到:“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边@說的就是善于為政的人要保證其下屬官吏清廉。官員上下級之間有上行下效的效應,只有上級先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約束自身行為,才能做到“下正而民樸”。這就是清代王永吉所提到的“大臣不廉,無以率下,則小臣必污”(《御定人臣儆心錄·循利論》)?!盀檎哂诓├恕保ā缎聲罚鳚h儒學家賈誼認為為政的最高境界莫過于“博利人”,也就是持博愛之心,廣泛地去做對他人有利的事,而非一味的謀取私利,這也符合“清廉”的理念。
為官清廉其次要做到的是“節(jié)儉”。古人有“儉以養(yǎng)其廉”的說法。曾國藩曾在家書中表示“居家之道,惟崇簡可以長久。處亂世尤以戒奢侈為要義”(《曾文正公嘉言鈔·家訓》)。曾國藩的節(jié)儉是出了名的,他在家書中寫到:“二品本應坐綠呢車,兄一切向來簡樸,故仍坐藍呢車”(《曾國藩家書》)。曾國藩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告誡九弟要勤儉節(jié)約?!肮?jié)儉”是曾國藩的用財之道,正因為如此,曾國藩也成了后世公認的廉官。康熙皇帝說:“為官者儉,可以養(yǎng)廉”(《御制文二集》)。這是說節(jié)儉有助于養(yǎng)成清廉的的道德品性?!肮?jié)儉”與“奢侈”相對,反映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用財之道與生活作風:那些生活儉樸,珍惜財物的清廉人士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的;而向往奢靡生活,見財易節(jié)的貪官污吏往往都是為人所不齒的。這種公認的評價標準間接體現(xiàn)出我們民族崇尚節(jié)儉的道德追求。這種對清廉的評價標準無形中也影響著歷代有識之士為官的價值追求。據(jù)記載,明朝大臣海瑞為官一方卻堅持穿布衣,吃栗米,生活至儉至樸。海瑞死后出葬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酻而器者百里不絕”(《明史·海瑞傳》)??梢姲傩諏τ诤H鸫说惹辶賳T的認可度是很高的。清代于成龍為官二十余載,始終秉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為政理念,生活作風簡樸,“斯是陋室”仍覺“惟吾德馨”,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廉吏”。因此,即便到了今天,人們?nèi)栽趥黜炗诔升埱辶臑楣僮黠L。
古人認為“清廉”的第三重含義是“公正”?!蛾套哟呵铩吩唬骸傲疄楣保ā秲?nèi)篇·雜上》)。公正屬于倫理學范疇,所謂公正就是在處理公共事務時做到不偏私,以“公心”為出發(fā)點,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秴问洗呵铩べF公》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嘗試觀于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這是說處理政務的時候秉持公心就可以得到天下的認可,從而維護國家的安穩(wěn)與太平,而偏私則會喪失天下?!渡袝ず榉丁费裕骸盁o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這更清晰的表明了為政者公正與否與天下是否太平是息息相關的。權力的運行是維護天下太平還是加劇社會矛盾全仰仗于為政者的一念之間。這說明了公正的重要性?!吨医?jīng)·守宰章》里提到:“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边@要求為政者公開運用權力,公平處理政務,以做到自身的“清”。堅持公正是守住“清”的必由之路。公正才能將手中權力的效用最大化,實實在在地造福四方,在百姓的口耳相傳之間樹立好名聲。
(二)慎
《爾雅釋詁》言:“慎,誠也?!薄墩f文解字》言:“慎,謹也?!薄吧鳌奔礊樾⌒闹斏鳎J真仔細,還可引申為用心恭敬?!吧鳎瑥男?、真。真心為慎,不魯莽也”[1]?!吧鳌迸c“魯莽”相對?!吧鳌奔仁菫楣傩枰值囊环N態(tài)度,也是一種長久為官的方法?!吧魑ⅰ?、“慎獨”是“慎”的重要內(nèi)容?!吨杏埂吩诘谝徽戮吞岬剑骸澳姾蹼[,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說明“慎”是評判君子的標準,真正的君子在人前人后都是小心謹慎的。身在人前之時,官員尚且可以通過他人監(jiān)督來約束自身行為,用他人的存在來提醒自己節(jié)制不正當?shù)脑竿?。然而等到退居人后,四下無人之時,邪念就有可能會從細微之處顯露出來。這就要求官員要正直為人,心存善意,時時刻刻以更嚴格的要求約束自身的不良欲望。
為官之人,人前人后都應持有一顆謹慎之心,具體要做到的就是“慎思”、“慎言”、“慎行”?!吧魉肌奔词且斏魉伎??!吧魉肌笔墙⒃诔浞肿鹬厥聦嵉幕A之上的?!对恿⑹隆费裕骸熬討]勝氣,思而后動,論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薄吧魉肌本褪遣荒軆H憑一時興起去做事情,做事情前要經(jīng)過充分的思量,考慮周全了再去做。曾子認為“慎思”要做到“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第二十八》)。這就是說官員思考自己職權范圍內(nèi)的事務,不能越俎代庖。另外還要學會“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孝經(jīng)·事君章》)?!吧魉肌边€有反思的意思,《曾子立事》言:“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欲思恥,忿怒思患?!笨吹嚼婢鸵氲竭@可能帶來恥辱,看到壞事就要想到由此引發(fā)的責備,放縱欲望就要想到由此帶來的恥辱,生氣就要想到潛在的隱患。這對官員來說意味著要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多考慮后果。要從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一件事的對立面去全面的思考。也就是為官時要保持忠誠,退官時要反省自己犯過的錯。
“慎言”要求官員對自己所言負責??鬃釉唬骸把灾怀?,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第四》)??鬃诱J為人們擔心自己說過的話做不到所以會選擇不說?!熬訍u其言而過其實”(《論語·憲問第十四》)。君子會因為言過其實或光說不做而感到恥辱。說明孔子認為慎言是十分重要的,慎言就是要對說過的話負責,說到便要做到?!墩撜Z集注》有言:“君子之于言也,不得已而后出之,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也。人惟其不行也,是以輕言之。言之如其所行,行之如其所言,則出諸其口必不易矣?!边@里強調(diào)了“慎言”的必要性,“慎言”并非因為說話難,而是因為做到難,不輕易承諾做不到的事就是“慎言”了??鬃釉唬骸叭收撸溲砸沧殹埃ā墩撜Z·顏淵第十二》)。孔子認為“慎言”的表現(xiàn)是說話遲鈍,因為做到不易,所以謹慎說話,這其中也包含了“慎思”的思想。
官員“慎行”主要是指“慎交”與“慎用權”?!犊鬃蛹艺Z·六本》中寫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為官者人際交往復雜,應當慎重選擇交往者,“先擇而后交”(《抱樸子·外篇·交際》),才能不在濁世中迷失方向。宋代歐陽修從政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為官經(jīng)驗,也有了“行矣慎所游,惡草能敗蘭”[2]的感慨,歐陽修認為與小人結(jié)交,是會敗壞君子的名聲的。因此為官者要慎重選擇交往者。宋代道學家呂本中說:“當官處事,但務著實。如涂擦文書,追改日月,重易押字,萬一敗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養(yǎng)誠心,事君不欺之道也。百種奸偽,不如一實;反復變詐,不如慎始;防人疑眾,不如自慎;智慮周密,不如省事;不易之道?!盵3]為官之人要慎用這些權力與資源,踏踏實實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如果官員行事不慎重,不懂得約束自身的行為,利用職務之便去弄虛作假,隨意篡改資料檔案,謀求私利,一旦事情敗露,反而會得到更多的罪名與懲罰。與其機關算盡地去謀取一些身外之物,整日整夜提心吊膽,不如從一開始就謹慎務實,腳踏實地。
(三)勤
《說文解字》中說:“勤,勞也。從力,堇聲”?!扒凇痹诠俚轮惺侵笧楣僦艘谟谡?,以勤政為樂?!盾髯印分刑岬剑骸胺舶偈轮梢?,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币簿褪钦f認真對待要做的事情,付出實際的行動,事情就容易辦成,怠慢則容易搞砸事情。認真謹慎的作用在官德中的體現(xiàn)更為明顯,“初仕以勤政為首務,政不勤則百事殆”(《初仕要覽》),這說明勤政是為官最首要的任務,為官者要戒懶戒怠,否則容易什么都做不成。清代大學士曾國藩認為為官之人應該有五勤,“一曰身勤。險遠之路,身往驗之;艱苦之境,身親嘗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詳細察看;接一文,必反復審閱。三曰手勤。易棄之物,隨手收拾;易忘之事,隨筆記載。四曰口勤。待同僚,則互相規(guī)勸;待下屬,則再三訓導。五曰心勤。精誠所至,金石亦開;苦思所積,鬼神跡通。五者皆到,無不盡之職矣”[4]。曾國藩的“五勤”是對官德中“勤”比較全面的理解。
“身勤”是指為官之人要勇于承擔為官的責任,勤于實踐,以身作則,不懼艱難困苦。梁秋實說:“勤,勞也。無論勞心勞力,竭盡所能黽勉從事,就叫做勤。”[5]據(jù)記載,曾國藩曾經(jīng)“未明而起,黎明出巡查營壘,閱操練,日中清理問卷,接見幕僚”(《曾文正公年譜》)。盡心盡力,可謂身勤的典范。
“眼勤”要求官員遇人要留意,觀文要認真。曾國藩十分注重眼勤,左宗棠、李鴻章、丁日昌等晚清名人都受到過曾國藩的提拔?!霸鴩l(fā)現(xiàn)人才之多,影響之大,史上確實無人可與匹敵。”[6]據(jù)《清史稿·曾國藩傳》記載:“國藩為人威重,美須髯,目三角有棱。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笨梢娫鴩淖R人術與眼勤是分不開的。
“手勤”主要反映在“勤動筆”上。曾國藩曾說:“吾人只有進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yè),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yè)又算余了一文錢。德業(yè)并增,則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自主。”[7]曾國藩認為進德與修業(yè)在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他堅持每天用半個小時來寫字,通過書寫日記來自我反思或通過撰寫家書來提點家人。為官者若想兼顧政事與家務,不遺漏要事,需要常動筆記錄。梳理文字的過程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為官者可以借助文字反省自己的行政邏輯是否合理并思考改進方法。常動筆還是積累的過程,隨著為官年數(shù)的增加,可以積累許多寶貴的為政理念與經(jīng)驗。
“口勤”需要為官者敢于溝通,善于溝通,樂于溝通。曾國藩九弟曾國荃帶兵強悍,但是生活奢侈,為人傲慢,政治能力十分一般。曾國藩便時常去信勸誡九弟:“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見?!盵8]正是由于曾國藩的多次勸誡,曾國荃才有所收斂,從而能在得到朝廷重用,得以善終。曾國藩也曾告誡下屬:“居高位者,尤其不可盛氣凌人。當思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會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亦有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盵9]曾國藩的訓導使得其幕僚下屬也時常思忖為官做人之道,因而能夠更務實為官,造福一方。
“心勤”乃是指用心專注。做一事便專注一事,專注于一事便將身心投入一事。咸豐十年,太平軍多次進攻,拿下半壁江山。曾國藩深知局勢艱難,卻仍苦思妙計,在邀請沈葆楨出山時,曾國藩表示:“大局日壞,吾輩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撐一日?!盵10]這足以見得曾國藩的心之誠。曾國藩心系戰(zhàn)局,他才能積極調(diào)動各方人才,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
“清慎勤”是古代傳統(tǒng)官德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為官從政最基本的三個原則?!扒迳髑凇睆臑楣賾B(tài)度、個人品質(zhì)、行事作風等方面對從政者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習近平指出:“政治文明具有傳承性,如果揚棄其中的封建內(nèi)容,有些東西至今仍然值得借鑒”[11]為官者應當學習“清慎勤”官德思想,做到清而不濁,慎而不驕,勤而不怠。提升個人能力與品格,做人民愛戴的廉官。
注 釋
[1]方守獅著.漢字通道[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165頁.
[2]呂雪菊著.歐陽修全集1[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14頁.
[3](明)洪應明,馬博整理.菜根譚 第6冊[M].北京:線裝書局,2016年,第2229頁.
[4]曾國藩,曉奕等編譯.曾國藩處世金言[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33頁。
[5]梁秋實著.梁秋實散文集第1卷[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年,第340頁.
[6]張宏杰著.曾國藩的正面與側(cè)面[M].長沙:岳麓書社,2018年,第253頁.
[7]馬道宗.曾國藩全書第3卷家訓[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第10頁。
[8]唐浩明著.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7年,第119頁.
[9]蔣文森.傳奇人生曾國藩[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32頁。
[10]唐浩明著.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7年,第33頁.
[11]習近平.用權講官德 交往有原則[J].求實,2004(19):36.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