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
坐車時,你留意過車窗或前擋風玻璃邊緣的那一圈黑點嗎?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黑點的大小并不相同,靠近玻璃邊緣的會比較大。這樣的設置并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跟它們的作用——防止車窗炸裂息息相關。
玻璃車窗一般固定在金屬窗框上,玻璃邊緣和窗框緊密貼合。夏天烈日暴曬的時候,玻璃窗和金屬框都會受熱膨脹,但是玻璃和金屬膨脹的程度卻不同。相比于透光的玻璃,不透光的金屬所吸收的陽光的能量更多,而且鐵的比熱容也小于玻璃,所以在同樣環(huán)境下暴曬,金屬窗框升溫會比玻璃更明顯。在暴曬時,金屬窗框的膨脹會比玻璃內(nèi)部大,玻璃邊緣在金屬框的牽拉下隨金屬框一起膨脹。由于膨脹不均勻,玻璃中會產(chǎn)生應力(物體由于外因而變形時,在物體內(nèi)各部分之間產(chǎn)生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以抵抗這種外因的作用,并試圖使物體從變形后的位置恢復到變形前的位置),如果應力過大,就可能會導致玻璃碎裂。
相比于幾乎完全透光的玻璃,完全不透光的黑點可以吸收更多熱量,被暴曬時溫度也會較高。因此,最小的一排黑點可以讓附近的玻璃膨脹程度略高于不貼黑點處的玻璃。隨著黑點逐漸變大,玻璃溫度也是逐漸變高,膨脹程度也緩慢增大,直到接近窗框處,膨脹的程度達到最大。這樣就使得玻璃的溫度是從邊緣向中心逐漸降低的,有助于玻璃更加均勻地膨脹,防止玻璃內(nèi)部應力過大造成炸裂。
同樣的,冬天氣溫低,車子里面又熱,車內(nèi)外的溫差非常大,利用黑色吸熱散熱快的原理將熱量集中,并且通過這種從外向內(nèi)的圈到圈的過渡使熱量逐步均衡,由此可以達到保護玻璃的效果。
除了車窗和前擋風玻璃邊緣,有些后視鏡上方也有小黑點。這些黑點的位置還有面積,都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設計的,可以讓它們在盡量不阻礙駕駛員視線的同時,減少日光對眼睛的直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司機的駕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