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黎加
昆蟲也有很多建筑師為自己造“房子”,不同種類的蜂,建造的房子也不一樣。
蜂的蜂巢造型奇特,結構巧妙,可謂巧奪天工,很早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早在18世紀初,法國科學家馬拉爾就對蜂巢進行了觀察研究。他對蜂巢上的每個蜂房作了比較,發(fā)現每個蜂房的孔洞和底部都是六邊形。蜂巢的口全是朝向下方或朝向一面。蜂房建成六邊形既可以節(jié)省材料,同時又可以合理利用空間,增加容量。
膜翅目的蜜蜂,簡直就是高明的建筑師。那么,蜜蜂的蜂巢是怎樣建成的呢?
蜜蜂的筑巢工作完全由工蜂來承擔。它們首先吸飽花蜜,然后兩只工蜂用前足緊緊地抓牢上面的物體,伸出后足讓下面的兩只工蜂抓住,就這樣互相連接,形成兩條蜂鏈。當達到所需的長度時,每條蜂鏈中的最后一只蜜蜂借中足的擺動和翅的振動,使原來的兩條蜂鏈合并成一條環(huán)鏈。約經一天的休息后,工蜂體內的蜜汁經吸收分解,變成了蜂蠟,再通過腹末的蠟板分泌腺,分泌出一層薄的蠟片。這時,它們才分開進行下一步的筑巢工作。工蜂先用足上的毛,將分泌出來的蠟片刷下來,送入嘴里嚼成多塊小板,然后將這些蠟板傳遞給在箱板上等待造巢的工蜂。它們用嘴接過蠟板,將其均勻地涂在頂板上,作為蜂巢的基礎。其他工蜂都送來蠟板,將巢基逐步加高。一根蠟柱從頂板上垂下來了,另一只工蜂便在蠟柱中間做出一個六邊形的洞,經過精雕細作之后,第一個六邊形的蜂房就建好了。
基本樣子有了,其他工蜂全都大干起來。它們有條不紊地施工,建成一個個六邊形的、相互連在一起的單間獨居蜂房,最后形成一座美麗獨特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