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凝
《人民日報》曾這樣描繪老師:“一撇一捺培育人才,一日一月教會明理,一點一滴匯成學海,一生一世難忘師恩?!蔽蚁?,這也是我對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施忠海老師的最深印象。
恍惚間,距離初中畢業(yè)已經(jīng)快四年了,但是我對施老師記憶猶新。
施老師是初二才開始教我語文的?!笆├蠋熥魑慕痰煤谩边@是我聽到的對這位素未謀面的老師的最初傳言。當時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位施老師好好學習語文寫作。記得在施老師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還未等預備鈴響起,便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不禁期待這位老師的出現(xiàn),期待他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期待以后與他在語文課上的精彩互動。上課鈴響起,一位三十出頭、體型中等的老師走進來。小麥膚色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窄小的方框眼鏡,腋下夾著一本語文書,手里拿著水杯,踱步走上講臺,隨后不經(jīng)意間在黑板上寫下他的名字。黑板上的字有一種瘦勁清峻的美感,恣意又不失工穩(wěn),超逸又不失嚴整,讓我心里不禁對這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在之后的兩年時間里,我會趁著晚自習、課間與施老師交流寫作技巧,也會與施老師交流談心,調(diào)整學習心態(tài)。他也經(jīng)??隙ê凸膭钗业膶W習能力,這也是我喜歡語文并保持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原因。
2022年的9月10日,我在距離家鄉(xiāng)一千多公里的蘭州度過了大學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和教師節(jié)。這兒的月亮比家鄉(xiāng)的月亮更圓、更皎潔,可是在異鄉(xiāng)人眼中,縹緲的云仿佛在與孤月互訴,帶著一絲幽怨與凄涼。那晚讓我不禁夢回初三的中秋節(jié),為了奮戰(zhàn)中考,學生們不得不在學校上晚自習,不能與家人們賞月閑談。緣分很奇妙,那天恰好是施老師的晚自習,或許是他聽到了我們的心聲,在他的帶領(lǐng)下,九(36)班全體學生在操場賞月。同學們成群結(jié)隊地嬉笑著,手挽著,小跑著,歡快的氛圍盡顯青春的美妙,施老師也在一旁拍照記錄,笑容在他臉上肆意綻放,我們就這樣坐在操場上等月,等月……那晚的月亮雖然談不上什么美感,但那段與施老師賞月的記憶會一直長存在心。
臨近中考,施老師為每一個學生寫了一首“姓名詩”,這一筆一畫里飽含老師對每一個人的評價和期望,也是老師在中考前為我們盡力做的最后一件事,以后的路沒有施老師的陪伴,只能憑自己砥礪前行?!八渭矣信蹰L成,凝香堪比寒梅芬。春來百花競芳菲,卻比百花香更深?!边@是施老師對我學習態(tài)度的肯定,也是他給予我的、專屬于我的浪漫,我便帶著這份祝愿奔赴戰(zhàn)場,憑著滿腔熱血大展身手。伴隨著夏日蟬鳴,我收到了一份令自己十分滿意的成績單,尤其是語文成績十分突出,并成功考取市重點高中,這背后少不了施老師的悉心教導。
如今我是一名蘭州大學的大一學生,是施老師親手把我送往更為廣闊和光明的天地,而他依然工作在今朝,繼續(xù)以一個擺渡人的身份,將一屆又一屆祖國的花朵送往知識和精神的彼岸?!笆倍髦厝缟剑叶ú粫钾摾蠋熎谕?,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
(注:作者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學2019屆畢業(yè)生,現(xiàn)就讀于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