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晨
2016年9月,“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正式啟用,提出“教讀課文—自讀課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正式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系。課外閱讀包括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強調(diào)單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結(jié)合,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整本書閱讀提出來后,讓很多教師很是困惑:教師也要參與閱讀嗎?學生閱讀某一本名著或古詩詞的方向是什么?如何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學生閱讀完成后如何檢測閱讀的效果?
整本書閱讀是教學體系的一部分,教師如果對閱讀的著作知之甚少,又怎能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所以,教師提前將整本書全部閱讀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要像對待教讀課文一樣進行細致的備課。讀書益智,讀書養(yǎng)性。教師能博覽群書,建造自己的思想大廈,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是時代的呼喚。而一位教師若能有效引領他的學生愛上閱讀,從而尺水興波,促進學生思想的成熟、境界的提升、行為的改進,乃是讀書之幸事!所以教師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是理所應當?shù)摹?/p>
學生閱讀方向是什么?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是立足該名著、詩詞的特質(zhì),立足于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來挖掘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價值。其次《語文課程標準》針對課外閱讀指出:能自覺做讀書筆記,逐步形成專題閱讀的意識和習慣。讀整本書的最終目的絕不是讀這一本書,而是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正確的讀書方法,提升原本的思維品質(zhì)。
如何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內(nèi)在驅(qū)動力大,做事才更高效。這讓筆者想到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奇跡,他反復強調(diào)“道德培養(yǎng)的六階段”理論,其中有一條就是“我想要獎賞”,可見雷夫老師就特別注重賞識的教育。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有閱讀的內(nèi)驅(qū)力,讓學生得到賞識的最便捷的途徑就是開展有競爭的評比活動。
學生閱讀完成后如何檢測閱讀的效果?一本書給讀者的價值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那些知識層面的獲取或許通過測試就可以檢測出來,然而隱性的、精神層面的收獲和引領或許是滯后的,是功利性閱讀無法比擬的,是受益終身的佳釀,是無法量化的。所以,如何檢測,只看教師對檢測結(jié)果的預期。
下面筆者僅以閱讀畢淑敏的《我很重要》為例說說以活動為抓手的整本書閱讀實施策略。
《我很重要》是畢淑敏最經(jīng)典的勵志精品。作者以心理醫(yī)生的洞察力和作家的睿智,對生活進行理性的思索和解讀,關照年輕的心靈,表達對人生、理想、友誼等領域的深切理解。暖心而又有哲理,感染心靈,指點迷津,激發(fā)出滿滿的正能量。本書告訴年輕的你要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相信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這本書適合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閱讀,因為文本價值與學生發(fā)展需求很是契合。
1.閱讀前熱身賽——畢淑敏散文朗誦會
教學初始之藝術在于教師設置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快速沉浸學習之中。閱讀《我很重要》的最初,學生對陌生的散文集或許有抵觸情緒,他們會想“為什么要讀這本書,作者是何許人也?作為老師如何消除這種被動閱讀的情緒呢?或許給學生一個“情境”便能讓他們愿意走進《我很重要》,這個情境是什么?”那就是先讓學生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社會活動、人物評價等,再來誦讀畢淑敏的《素面朝天》《孝心無價》《提醒幸?!返葞灼?jīng)典散文,以此拉近學生與《我很重要》的距離。
散文朗誦會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可以是單人朗誦,也可以是多人朗誦;可以在朗誦前講述作者與朗誦篇目的關聯(lián),也可以在朗誦后分享自己對朗誦篇目的理解;可以配上音樂來渲染氛圍,可以伴有舞蹈來詮釋散文的意旨……漸漸地,“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不自覺地幻化成學生帶有詩意的口頭禪;“優(yōu)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就流淌在學生的習作中;“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便成了學生的座右銘……散文猶如甘霖,滋潤著學生的心靈,猶如號角,激勵著學生打開《我很重要》。
2.閱讀中微寫作——《我很重要》讀書微寫作
有人經(jīng)常疑惑地說:為什么課外書讀了不少,然而語文素養(yǎng)沒有提高多少?就是有課外閱讀的行為,但是收效不高。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也許是選擇的課外書的品位不夠好,也許是閱讀的方法不夠,把握不住文章的要旨,自然不能習得精神魂魄,也許是追求獵奇的心理,只是為了看個書中故事情節(jié)的熱鬧而已,也許是教師缺少導讀計劃,致使學生閱讀漫無目等,但無論怎樣,閱讀收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讀者缺少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和思要結(jié)合起來,整本書閱讀的“思”就可以以寫作為依托,以寫作來反饋和反哺閱讀。在尊重文本事實與邏輯的基礎上,與作品對話,與自己對話。正如葉圣陶所說:“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是出,從內(nèi)到外。讀與寫的關系密切。善讀必易于達到善寫,善寫亦有裨于善讀?!敝豢兆x,沒有對生活的審視與思考,沒有寫作的輸出與鍛造,自然就失去了讀的價值。
基于上面的思考,筆者針對《我很重要》這本書的特質(zhì),給學生布置了四個等級的微寫作。所謂微寫作,就是篇幅短小,大體200字即可,可敘事,可議論,可說明,可模仿,可自創(chuàng)。當然寫作的內(nèi)容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按照學生自身能力與興趣,自行設計思考探究的專題。這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
第一層級的微寫作——《我很重要》好篇章推薦,寫出你的推薦詞。
為什么要寫推薦詞?寫給誰?是學生寫給同學或父母的推薦詞,推薦詞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閱讀,其次是在分享中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更多的同學進行閱讀。正如陶行知講的:“同學之間也是可以互相感化的?!比绻议L積極參與其中,在孩子的推薦下閱讀,那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閱讀欲望和樂趣,如果能和孩子共同品讀、交流心得,那更是讀書之幸事。
在學生的推薦下,筆者坐下來和學生們在閱讀課上一起品讀《我很重要》,每每讀到精彩篇章教師會情不自禁地與學生共吟詠共玩味。讀到《我眉飛揚》時,我們都會被作者生動幽默的語句逗得哈哈大笑,對我來說也很有代入感,自己不也有不畫眉毛不出門的習慣嗎?自嘆之余,覺得作者詼諧幽默的話語背后是洗滌靈魂的真知灼見:記住生命大于器官,攜帶自己的天然的眉毛,從容求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外形,不放大自己的缺點?!段液苤匾贩路鹗切撵`雞湯,潤澤著我們的心。更讓人驚喜的是有學生在《幸福記憶》習作中竟然有意識去模仿《我眉飛揚》的構(gòu)思和語言,讓普通的材料換發(fā)了生機,讓膚淺的立意得以升華,讓心酸的經(jīng)歷變成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二層級的微寫作——精讀《我很重要》中的以下篇章,勾連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書寫自己的成長歷程,重在敘事。筆者設計的閱讀計劃和寫作內(nèi)容如下:
第三層級的微寫作是——精讀《我很重要》中的以下篇章,寫出你的感悟,重在議論。筆者設計的閱讀計劃和寫作內(nèi)容如下:
第四層級的微寫作——《我很重要》讀書報告。
1.《我很重要》經(jīng)典語句集錦。
2.相信你讀過不少散文著作,比起你讀過的書,你覺得畢淑敏散文《我很重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3.約翰·保羅說:“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倍髡哒J為“我很重要”。對此你怎么看?聯(lián)系自身實際,說說你的見解。
4.作者說:“重要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許諾”。通讀了整本書你認為怎樣生活才能無愧于“心靈對生命的許諾”?
以上四個層級的微寫作由易到難,大體經(jīng)歷了讀進去、走出來的過程。
讀進去,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聽作者怎么娓娓道來,讀出作者的經(jīng)歷、感受,再從書中走出來,聯(lián)系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或感同身受,或莞爾一笑,或耐人尋味。在微寫作中,或模仿作者的筆法,或聯(lián)想回憶;既積累了寫作的素材,又增強了對生活的審視意識;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也提高了自身敘事的寫作能力。
第三層級的微寫作難度高于前兩個層級的寫作,這是自己和作者思想的碰撞或交匯,你可以贊同,也可以批判,更可以求同存異。這個過程是錘煉自己對生活的認知、思辨,是思維能力的提升階段,更是語文素養(yǎng)得以修煉的好時機。
第四層級的微寫作難度最大,需要縱觀全書,書中要旨方可把握。這是整本書閱讀寫作方面的最后一環(huán),突出“整”字,就是要把握全書的脈絡,對整本書內(nèi)容有更深度的思考。
《我很重要》是本散文集,各個篇目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有的文章是純粹的議論,有的是敘事,有的是夾敘夾議。筆者認為,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學生閱讀,有的文章粗略地讀,有的文章重點研讀,正如《勉學》中所說:夫圣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jīng)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yè);必能兼美,吾無間焉。
3.閱讀后展成果——《我很重要》讀書交流會
前文中提到的散文朗誦會是一種評比式的活動,同樣在學生讀完了整本書后開展的讀書交流會活動,依然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評比活動。交流會活動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口頭回答問題,題型分別為選擇題、填空題、搶答題與風險題四種??碱}涉及《我很重要》的作者、諸多篇目的主旨、整本書的價值所在、寫作特點等。題目由課代表設計,這樣既促成了學生的閱讀,又促使學生深入地思考。另一個板塊是演講,題目是“我很重要”,要求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同學演講。兩個板塊評比分數(shù)累加作為小組最后的成績,最后頒發(fā)獎品作為鼓勵和肯定。
讀書交流會在期待中如期而至,過程十分精彩,比賽的結(jié)果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回顧幾個月以來,學生是滿滿的收獲。他們熟悉了文學界的白衣天使;精美片段熟爛于心,運用于文;品味了作家的多彩人生,悟出了生活的五味雜陳。在作者的美文熏陶下懂得了要了解自己、悅納自己、相信自己,將來做更好的自己。好文章驚艷了學生的時光,溫柔了學生的歲月,充盈了學生的認知世界,促進了學生精神世界的成長。
語文教師應有傳承文化的大局觀和責任感,結(jié)合整本書閱讀體系,針對學情開展多彩的整本書閱讀活動,在活動的有效開展中激起了學生閱讀的波瀾,傳承中華經(jīng)典文化,用經(jīng)典文化點染學生的精神世界,潛移默化地重塑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使教室成為學生不斷學習、交流和提高的場所,使師生在充滿人文氣息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