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進步的歷程中,眾多科學家為后人做出了榜樣,他們以可歌可泣的獻身精神和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堅韌不拔地探尋奧秘、揭示真理,推動了人類科技的各項進步……
伽利略:“近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伽利雷,意大利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他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第一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shù)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并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開創(chuàng)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jù)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在科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他糾正了統(tǒng)治歐洲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將人類對自然界的研究,尤其是天文、物理學的研究推上了正確的軌道,他提出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也為后人指引了一條明路。從此,科學研究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真理的方向前進。
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
他是空氣動力學家、系統(tǒng)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當初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歸國,讓他受盡了折磨。最終,在周恩來總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錢學森最終擺脫了美國的控制,回到祖國的懷抱。他用自己的畢生所學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導彈事業(yè),至少推動了中國在導彈、原子彈領域前進了近20年。正是因為有了錢學森,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都有了顯著提高,武器方面更是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就。
居里夫人:兩獲諾貝爾獎
她是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因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發(fā)現(xiàn)元素釙、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通過她的指導,科學家們經(jīng)過一系列的研究,首次將放射性元素加入癌癥的治療行列,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她卻因為長期接觸放射性元素,導致基因受到一定的影響,最終因惡性白血病去世。
袁隆平:要做一粒好種子
他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nóng)業(yè)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和領導者,“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發(fā)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chuàng)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中國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杰出貢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