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彥寧
快步走到地下室,熟悉的音樂入耳,腳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腳步聲也刻意放輕。我悄悄地走向優(yōu)美的聲音傳來的地方,偷偷望向他。
那是一位老人,六七十歲的樣子,身上穿著樸素的衣服,戴著一頂灰色絨帽——許是他賢惠的妻子,為他親手編織的——他的神情專注,視線在手中的小提琴與面前譜架上的琴譜間來回穿梭,顯得有些可愛——即使額上時光留下的皺紋早已那么深。他手中的琴十分不起眼,甚至有些老舊,可是卻保存得很好,像是每天都被仔仔細(xì)細(xì)地擦過至少一遍,看上去就像它的主人一樣,普通,卻又那么的不平凡。
驚訝,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練小提琴時唯一的心情。
那是一個早春的下午,我放學(xué)回家,跟著母親走到地下室的電梯口,突然聽到一陣與二胡聲相似的聲音。瞥了眼電梯顯示的層數(shù),我輕輕地走向聲音的源頭,生怕打擾了對方。當(dāng)看到他手中的小提琴時,我腳下一滯,眼里全是不可置信。
這位老人年事已高,可小提琴是西洋樂器,像他那一輩的人不都是對這種西洋樂器接觸少之又少嗎?而且這位老人拉得又不好,為什么不放棄練習(xí),把時間放在走走路,去公園鍛煉身體這種普通老人都會做的事情上呢?
有著滿肚子疑惑的我,在母親的呼喚聲中,轉(zhuǎn)身離去。
第二日、第三日……每個早春的午后,那位老人就像是與誰約定好似的,一直在那里坐著,專心致志地拉著他的小提琴。而我,每天放學(xué)后,也都會趁著等電梯的時間悄悄注視著這位帶著一股認(rèn)真勁兒的老人。
衣服一件件褪去,拉琴的手卻從未停下,琴聲漸漸變得優(yōu)美動聽。
這個春天,春寒料峭,但因為這位老人,這把琴,我感受到了溫暖。
日子漸漸過去,我被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也為自己曾看輕他而感到羞愧。
人,為何要人云亦云?
哥白尼始終堅持地球繞著太陽轉(zhuǎn)的觀點,寫出了震驚世界的《天體運行論》,那么這位老人為何不能堅持自己所熱愛的樂器呢?
或許他曾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小時候曾羨慕地朝放置在反著光的櫥柜中的小提琴看去,卻被大人拉走。稍微大點時告訴家人自己想做個小提琴家,卻遭到了反對。長大后因工作到處奔波,最后娶妻生子,心中的美好愿望漸漸被塵封。到了晚年,偶然路過一家樂器店,腳步一頓,猶豫片刻,進(jìn)了店,半晌,心滿意足地拿著一個小提琴出來,眼神中閃爍著欣喜、激動與一絲懷念,但他的眼神卻變得堅定,心中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實現(xiàn)小時候的夢想。從此,他開始練習(xí),刻苦地練習(xí)。為了不影響別人,他每天下午搬著大包小包在地下室練習(xí)。于是,淡淡的日子,開始飄香……
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更是夢想的種子發(fā)芽的季節(jié)。前人的夢想已經(jīng)長成參天大樹,庇護(hù)著新一代的種子生長,就這樣不斷循環(huán)著。
此刻,一顆不經(jīng)意種下的種子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耳邊仍是優(yōu)美的琴聲,我再次看了一眼小提琴和老人,他們仿佛被一層溫暖的光圈環(huán)繞著。春天的故事,永遠(yuǎn)是溫暖的故事,不管是寒春還是暖春,它們將不斷延續(xù)……
點評
小作者敘述了自己看到一位老人在春天里練琴的故事,抒發(fā)了對老人的尊敬之情。老人在春天里日復(fù)一日地練習(xí),由此聯(lián)想了許多,情景交融,將我們代入其間,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