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提倡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尤其是針對小學中高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更加適合運用恰當?shù)姆绞竭M行著重培養(yǎng)。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語言教學中對于輔助學生理解,強化口語交際能力具有較為突出的優(yōu)勢。本文結合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探討在小學中高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價值以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小學語文 中高段 口語交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16
在當前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緊緊圍繞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進行,即語言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抽象的語言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場景,模擬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輔助學生加深對于語言的理解,同時能夠在這個模擬的場景中嘗試運用語言展開口語交際,從而鍛煉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形成核心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運用情境教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簡介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在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是通過各種工具的使用,模擬創(chuàng)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的場景,或者借助實地場景,輔助學生學習,并且能夠通過這個模擬或者實際的場景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從而產生一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強化學習效果。事實上,情境教學法在我國教育中的應用非常早,也非常廣泛。在孔子時期所倡導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通過啟發(fā)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中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來輔助教學的實施,提升教學效果??鬃訋ьI學生周游列國就是最好的情境教學。在當代,隨著教育的規(guī)范以及完善,教學方式越來越豐富,情境教學的使用反而相應減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例如,校園的基礎教學設施的限制、課時的限制,等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的教學方式較為多樣化,教師擁有的選擇也更多。然而,從口語交際的角度來看,情境教學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中,尤其是針對中高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營造情境展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聯(lián)系,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的最為便捷的方式。當然,隨著教學技術手段的發(fā)展與提升,目前在小學語文的情景教學具體實施中,該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改變,結合其他教學方式的特點進行發(fā)展與融合,打造更為合理的情境教學課堂,讓學生得到更為豐富的教學體驗。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高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價值
小學語文學科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語言學科,因此,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事實上也是該學科的核心能力。在小學中,中低階段是基礎知識的累積階段,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而進入中高階段之后,能力的培養(yǎng)則主要聚焦在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即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上。在我們過去的小學教學當中,對于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太重視,也導致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上方式較為單一,教師的經驗較少。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我們可以結合情境教學法的特點以及實施方式,對其他學科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經驗進行學習,探析在小學中高段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價值。
1.通過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教學設施、教學資源等輔助手段來還原課文中所描述的場景。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運用肢體語言、眼神等進行輔助,同時還會事先準備圖片、視頻等來營造情境。這樣的課堂一般較為活潑,相對于單調的課文講解,會更加有趣,因此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口語交際能力的情境教學角度來說,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是生硬地讓學生展開口語交際活動,一方面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學任務,另外一方面也會讓學生覺得比較尷尬,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出現(xiàn)不知道說什么、不知道怎么說的情況。而情境教學的方式就能夠破解這種單調、緩解這種尷尬的局面,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加容易展開教學活動。
2.通過情境教學法輔助學生對語言的理解
創(chuàng)造情境是一種輔助手段,最為主要的目的之一在于讓學生理解語言的使用環(huán)境。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得到發(fā)展,而語文學科從本質上說,屬于抽象的語言知識。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事實上就是將抽象的字、詞、句、段等文字描述與具體的事物、情節(jié)、情境相聯(lián)系,因此,對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語文教師運用情境教學法,事實上就是通過具體事物或者模型的呈現(xiàn)幫助學生建立文字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充分理解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通過這種理解型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會更加有效果,當文字或者知識點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xiàn)的時候也能夠活學活用,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中更是如此,口語交際本身是在了解情境的基礎上,運用已經學習的知識,發(fā)展自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情境教學正是通過輔助學生理解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語言的具體運用方式并進行練習。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上,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極好的輔助手段。
3.通過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練習的機會
小學語文中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中的“聽”與“說”能力是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一般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聽說能力進行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較少,主要是通過一些課外拓展活動或者利用少量的課堂時間進行。在此基礎上,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事實上是不成體系的。實際上,學生的練習機會是較少的。通過情境教學法進行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正是一種創(chuàng)造聽說練習機會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一般是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造,所營造的情境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難以遇到的。因此,學生可以通過情境進行口語交際練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較為難得的練習機會,同時也是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實踐相聯(lián)系的寶貴機會。
4.通過情境教學法強化口語交際能力
情境教學法相對于其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講,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尤其是將其運用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這種靈活性更加明顯。例如,在情境對話中,教師所設定的基礎背景是不變的,即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雖然大環(huán)境不變,但是因為不同的人臨場發(fā)揮會有所差異,因此也就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他們所學的知識,這個知識調動的過程事實上也是口語交際能力得到訓練與強化的過程。教師在組織情境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這個特性,在設定情境的時候通過前后環(huán)境的一些調整與變化,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能力,達到強化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高段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高段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中能夠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模擬不同情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lián)系,來展開口語交際教學,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1.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合理情境
情境教學法的實施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而不能盲目進行設定,否則會顯得較為生硬,學生開口說話的意愿仍然不高,所起到的效果有限。目前,在小學語文中高階段的教材中,口語交際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最為主要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式。因此,教師要結合這部分的具體內容,創(chuàng)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展開口語交際的教學。
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口語交際”的環(huán)節(jié)中,主題是制定班級公約。那么教師在設定基本的情境時,就需要為整個情境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基本的背景,將課堂組織成為一個正式的班級公約討論模式。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請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的教師一起組織討論。在正式的課堂討論開始之前,還需要設定好分組形式,具體的討論事項,避免整個課堂的討論太過分散。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公約中的具體項目分成班級衛(wèi)生、課堂紀律、學習活動等,分配給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并且規(guī)定每個小組至少要擬出5條規(guī)范。在小組討論確定結果之后,每位小組推薦一位發(fā)言人,闡述具體的班級相關事務公約規(guī)范,以及制定的理由,最后由全班統(tǒng)一表決通過,作為正式的班級公約張貼在教室中。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也要適時進行引導,尤其是針對那些性格較為內向、不大喜歡發(fā)言的學生要進行重點關注。在小組討論之后準備發(fā)布結果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指定發(fā)言人的形式,或者小組內部通過抓鬮來確定發(fā)言人,這樣能夠讓學生投入到討論之中,并且每一位學生都會精心準備發(fā)言。
2.結合多媒體,讓情境設定更生動
在實施情境教學法的時候,大概率會結合其他的教學方法,其中結合最多的就是多媒體的方式。當然,隨著教學技術的進步,目前輔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越來越多,對于情境教學法的實施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中高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當中,情境教學法會結合多媒體展開教學。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學期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時,結合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所設定的情境,教師可以參照一些著名的訪談類型的節(jié)目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如按照《開講啦!》這個節(jié)目的形式布置教室中的座位,將教室中心布置成為一個大講臺。在學生進行發(fā)言或者交流的時候,按照學生事先所填寫的表格,準備相應的人物原型,或者相關的影視文學作品的視頻、音頻片段,在學生進行發(fā)言的時候進行播放。教師可以將整個教室的座位設定為圓桌式,圍繞著多媒體的屏幕,學生們根據教師事先準備的影音資料共同討論其中的人物。但是這樣的形式可能會占用較多的時間,需要教師根據班級的人數(shù)以及討論的具體狀況嚴格進行時間的掌控。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事先所填寫的表格,選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讓整個班級共同討論。
例如播放《三國演義》中的片段,讓學生討論最喜歡劉、關、張三個人物中的一個,并且共同分析這三個人的人物性格。這種形式的討論中,穿插多媒體的說明講解、教師的引導,使得學生的自由討論能夠取到更好的效果。這也充分證明在實施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思考,積極創(chuàng)新,在情境教學中融入更多形式的教學策略,強化教學效果。
3.靈活調整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
在口語交際中實施情境教學的一個較為重要的目的在于學生能夠依據情境的變化進行靈活應對,這種情境的變化對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中高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不再是依照一定的教學模板讓學生進行模仿,而是需要提供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基于背景進行有限度的創(chuàng)造發(fā)揮。小學中高階段的情境教學就是運用這種教學形式。
例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主題是《請你支持我》,這個主題本身就是開放式的,在實際的狀況中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狀況出現(xiàn)。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建的時候,可以參考教材中的主題,也可以采用與實際生活關聯(lián)較為密切的主題。如說服媽媽每周給你增加10塊錢零花錢,說服教師取消本堂課的課后作業(yè),等等。這些主題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關聯(lián)緊密,一方面學生展開思考的時候比較容易,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覺得更加有挑戰(zhàn)性。因此,他們在實際的活動過程中也會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更加有挑戰(zhàn)性的主題。例如,請每位學生說出一個說服教師本堂課不留課后作業(yè)的理由。由教師判斷是否可以接受,最后進行活動總結。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狀況進行情境變換,例如讓兩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方是陳述方,想理由說服對方,另一方是被說服方,要想理由進行反駁。也可以讓兩方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對抗,教師充當裁判,在這樣的口語交際情境中,情境的變化速度很快,學生受到的挑戰(zhàn)也更大,要在短時間之內積極調動思維并且密集地進行語言的輸出。這種真情實景式的情境,才能夠真正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這樣靈活變化的情境與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場景最為接近,也是展開口語交際教學讓學生得到能力提升的最為有效的模式。
綜上所述,目前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口語交際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運用情境教學法,通過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擁有口語交際練習的機會,得到能力的提升。在實施情境教學的時候,還應當積極融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輔助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真實,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在沉浸式的學習中強化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秋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年第8期。
[2] 李遠《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實踐中的三重困境及其策略——從何捷教師執(zhí)教的〈商量〉反觀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年第6期。
[3] 張夢穎《部編本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材研究及教學建議》,《西部素質教育》2020年第9期。
[4] 陳安琪《基于生活情境談部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年第4期。
[5] 馬紅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西部素質教育》2020年第4期。
(蘇麗萍,1976年生,女,漢族,吉林榆樹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