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艷琴 江凌 李軍強
摘 要:通過對鷹潭市博物館館藏關圣殿醫(yī)學雕版女方、男方兩類醫(yī)方的內容進行釋讀與整理,發(fā)現(xiàn)雕版的材料、字體與編制體例等大致相同,但仍然存在眉文及排版方式不同、處方類別與編號格式順序和表示方法不同、同一種處方中藥材刊刻名稱不同等各種差異,表明該批雕版由當時民間刻坊完成,內文“關圣殿”指荊州沙市的關圣殿。關圣殿雕版為研究當時社會木雕刊刻工藝技術水平、中醫(yī)藥學發(fā)展及雕版業(yè)行幫組織形式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
關鍵詞:關圣殿;雕版;女方;男方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7.003
1 關圣殿醫(yī)學雕版的收藏背景及概況
2011年3月,鷹潭市博物館以征集購買方式入藏了一套73件品相完好的晚清民國時期刻關圣殿中醫(yī)處方的木質雕版。這批雕版來源于撫州市金溪縣的滸灣村和竹橋村,雙面陽雕,字跡清晰,排版工整,版面以線條方框形分成五個部分,每部分眉文為“關圣殿”或“沙市關圣殿”,內文各不相同,涉及多門類中醫(yī)傳統(tǒng)經典處方。
2 關圣殿醫(yī)學雕版女方與男方的內容釋讀
現(xiàn)以女方與男方兩類為例,對這批中醫(yī)處方雕版的形制和內容等作一詳細介紹闡釋。
2.1 女方醫(yī)學雕版
女方醫(yī)學雕版有5塊印版,每面刻5付處方,共計50付處方?,F(xiàn)公布15付處方,以七十一至七十五、八十一至九十木印版為例(圖1~圖6),釋文如下:
關圣殿女方七十一胃風湯 臺黨五兩;白術二兩;云苓三兩;川芎一兩;酒芍八兩;上桂六分;當歸三兩;粟米一盒,炒引;二付;陳淋亮刊。
關圣殿女方七十二當歸宅蘭飲 當歸二兩,酒洗;酒芍二兩;川芎二兩;熟地二兩;生地二兩;白術一兩半;黃芩二兩;香附五分,童便一斤;宅蘭乙二兩引;二付;陳淋亮刊。
關圣殿女方七十三復生湯 炙芪三兩;當歸二兩;酒芍二兩;甘草一兩;四付;陳淋亮刊。
關圣殿女方七十四合魚養(yǎng)胃湯 合香一兩;苡米三兩;力曲一兩半;臺烏一兩半;砂仁一兩半,炒;法下一兩半;云苓三兩;白術三兩;黨參四兩;甘草一兩;生姜三片,大棗兩個引;陳淋亮刊。
關圣殿女方七十五十圣散 黨參三兩;炙芪一兩半;白術二兩;熟地五兩;砂仁一兩半;川芎一兩半;酒芍一兩;續(xù)斷一兩半;當歸二兩;炙草八分;二付;陳淋亮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一平安散 川芎一兩半;麝香一兩半;陳皮一兩,去白;熟地一兩半;川樸一兩,姜汁一斤;干姜一兩;千草一兩;生姜三片;二付,鄧曉明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二七味白術散 白術二兩;臺黨三兩;云苓一兩半;合香一兩;干合八分;千草一兩;麝香五分,兌;三付;鄧曉明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三金生活血散 升麻二兩;酒芍二兩;紅乎二兩;防風一兩;羌合一兩;干合一兩;川芎一兩;西芎一兩;熟地三兩;京子五分;紅花六分;千草一兩;一付;鄧曉明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四胃苓湯 蒼術一兩半;川樸一兩;陳皮八分;云苓一兩半;白術二兩;豬苓一兩半;宅下一兩半;上桂八分,去皮;甘草一兩;生姜三片引;付;鄧曉明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五千 紅花二兩;川夕一兩半;赤芍一兩;當歸三兩;三稜一兩半;莪術一兩;川芎一兩半;蘇木一兩半;入金八分;枳殼一兩;付;鄧曉明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六千 白術二兩;當歸三兩;紅乎一兩半;酒芍一兩;云苓一兩半;黃芩一兩;花粉一兩半;全皮一兩半;薄荷引;李平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七紫金散 青皮一兩;陳皮一兩;干姜一兩;蒼術一兩半;檳榔一兩;枳殼一兩;砂仁一兩半;香附一兩半;臺烏一兩半;三稜一兩;莪術一兩;紅豆蔻三兩;二付;李平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八調經散 莪術一兩;三稜一兩半;川芎一兩半;當歸三兩;酒芍一兩;生地一兩半;熟地一兩半;小茴八分;砂仁一兩半;香附一兩半;元乎一兩;臺烏一兩;云苓一兩;大茴八分;李平刊。
關圣殿女方八十九千 狗眷三兩,去毛;續(xù)斷二兩,酒一斤;阿膠一斤二兩;地榆一兩半;川芎一兩半;黃芩一兩;當歸三兩;熟地三兩;白芷一兩;水酒兌服;吁統(tǒng)年刊。
關圣殿女方九十千五積散 川樸一兩半;陳皮一兩;吉梗一兩半;蒼術一兩半;白芷一兩;川芎一兩半;當歸三兩;枳殼一兩;云苓二兩;干姜八分;酒芍一兩半;麻黃四兩;桂枝二兩;千草一兩;法下一兩半,姜汁;生姜大棗各三引;吁統(tǒng)年刊。
女方醫(yī)學木印版處方抬頭統(tǒng)一以“關圣殿”為名稱,以“女方+千號數(shù)字……”開頭作為處方編號,主要內容以中藥名稱、用量、用法、藥引、劑量、刊刻人等幾類為主,體例編排大致統(tǒng)一,似乎為同一刊刻商號,看不出什么差別。值得注意的是,木印版中有的只有處方沒有名稱,有的處方有名稱,且名稱多樣,如理陰煎、歸脾湯、胃共煎、鞏堤湯、溫中湯、元乎當歸散、梅子仁湯、烏賊魚骨湯、黃龍湯、益母散、才乎白需湯、小青龍湯、人參白術湯、黃芪散、胃苓湯、補肺湯、加味四物湯、白姜蟲散、妙香散、當歸宅蘭飲、胃風湯、復生湯、合魚養(yǎng)胃湯、保胎和氣飲、仲景付子湯、當歸芍藥散、羚羊角散、金生活血散、調經散等處方名稱,主要為針對婦科的養(yǎng)胃補肺、活血化瘀、調經養(yǎng)生、保胎安神等藥用功效處方。
處方字體除同時代常用繁體字外,還有許多異體字、簡體字等,與現(xiàn)在流行的中藥材名稱寫法略有不同,或許是刊刻者為了刊刻方便和便于識別,將筆畫復雜的繁體字有意簡化而為之,推測可能是當時刊刻行業(yè)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同一批醫(yī)方的刊刻者并非同一人,這一現(xiàn)象到處可見,同一木印版上存在不同的刊者姓名,女方刊刻者有李冬耀、屈玉芳、陳淋亮、陳丙森、鄧卞菊、鄧多古、鄧志全、鄧曉明、鄧海燕、張延國、顏仁聲、顏應文、顏仁興、瀏陽徐庚、李平、吁統(tǒng)年等名字。
2.2 男方醫(yī)學雕版
有5塊木印版,每塊單面刻5付處方,共計處方50付?,F(xiàn)公布10付處方,以男方十六千至二十千、九十六千至一百千木印版為例(圖7~圖10),釋文如下:
沙市關圣殿男方十六千赤石余良湯 赤石脂二兩,煨矸;禹余糧二兩,凌研;引湯調服;一付;李提高刊。
沙市關圣殿男方十七千白鬼湯 知母三兩,酒一斤;法下二兩;臺黨四兩;千草一兩;熟石交五兩,先煎;粳米一勺引;一付禁風葷;李提高刊。
沙市關圣殿男方十八千茵陳蒿湯 百花茵陳三兩;生支子二兩;大棗五枚引;一付禁魚;李提高刊。
沙市關圣殿男方十九千承焦湯 生大黃二兩;厚樸二兩;只十二兩,炒;不用引;一付;李提高刊。
沙市關圣殿男方二十千桃仁承氣湯 熟大黃二兩;芒硝一兩半;當歸三兩;桃仁二兩,去皮,尖;上桂一兩,去皮,研;千草一兩;一付禁酸辣;李提高刊。
關圣殿男方九十六千 蜜芪五兩;桂皮一兩;杜仲三兩;當歸二兩;北辛五分;炙草一兩;云苓二兩;川夕一兩;秦艽一兩半;黨參三兩;酒芍一兩;熟地五兩;川芎一兩;北豐一兩半;續(xù)斷二兩,炒;李楚才刊。
關圣殿男方九十七千 蜜芪一兩;焦術五兩,土一斤;法下二兩;陳皮八分,去白;天麻二兩,煨;云苓二兩;白付二兩,泡;炙草一兩;生姜三片;二付;李楚才刊。
關圣殿男方九十八千 云苓三兩;陳皮八分,去白;法下二兩,附片五兩;炮姜一兩半,煨;炙草一兩;二付;李楚才刊。
關圣殿男方九十九千 焦術六兩;玉竹四兩;谷精草一兩;蒙花二兩;木賊一兩;附片一兩;炙草一兩;干姜一兩;白扣殼一兩;三付;李楚才刊。
關圣殿男方一百千 熟地八兩;棗皮二兩;山藥三兩,炒;云苓三兩;鹿膠二兩;龜膠二兩;宅下一兩;鹽水一斤;李楚才刊。
男方醫(yī)學處方抬頭以“沙市關圣殿”或“關圣殿”為眉文名稱,以“男方+千號數(shù)字……”開頭作為處方編號,主要內容由中藥名稱、用量、用法、藥引、劑量、刊刻人等幾類組成,中藥處方名稱有大陷胸湯、小陷胸湯、附子馮心湯、代赭旋覆湯、赤石余良湯、白鬼湯、茵陳蒿湯、承焦湯、桃仁承氣湯、三消引、五積散、普濟消毒引、芍藥湯、黃芪湯、黃龍湯、養(yǎng)榮湯、生犀散、連理湯、戊己湯、胃瘍散貞元煎、理陰煎、四味回陽湯、六味回陽湯、左歸飲等,主要是針對男科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扶陽固表、益氣和胃等藥用功效處方。
這批男方雕版刊刻者并非同一人,為李提高、李提強、李楚才三人。同一木印版刊者是同一人,如男方雕版九十一千至一百千都是李楚才所刊;同一個人可以刻不同的雕版,如刊者李楚才既雕版了“關圣殿”,又參與了“沙市關圣殿”雕版的刊刻。
3 初步認識
這批女方與男方雕版共計10塊,女方與男方各50付,合計100付處方。醫(yī)方雕版的用材、形制、刊刻體例和編排格式等大致統(tǒng)一,似乎為同一刊刻商號所為,如醫(yī)方雕版用材一致,內容主要是記錄處方類別、處方編號、處方名稱、中藥材名稱、中藥劑量、藥材用法、藥引、劑量、刊者姓名等信息。通過雕版女方、男方兩類處方的釋讀和整理,發(fā)現(xiàn)有些不太統(tǒng)一的格式和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雕版眉文并不統(tǒng)一。女方雕版以“關圣殿”為統(tǒng)一眉文,男方雕版有“關圣殿”和“沙市關圣殿”兩種。
②男方雕版眉文“沙市關圣殿”的刻法和排版不同,有兩種排版方式,排版格式也不統(tǒng)一。第一種,“沙市”二字以小號宋體字刻寫在最右側,上下排列,“關圣殿”以宋體大號字體在“沙市”左側排列;第二種,“沙市”二字以小號宋體字分別刻寫在“關圣殿”三字之間偏上部位。兩種刻法在同一塊雕版的同一面上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頻次不規(guī)律,比較凌亂。
③雕版處方類別與處方編號格式不統(tǒng)一,有的處方在前,有的處方在后,同一塊雕版也存在處方和處方編號前后不同的現(xiàn)象。如“十一千男方”“男方十五千”“沙市關圣殿男方三十六千”“沙市關圣殿男方三十九”等。
④雕版處方名稱格式不同,有的編號后面有處方名稱,有的卻沒有。如“沙市關圣殿十一千男方大陷胸湯”“沙市關圣殿十三千男方”等。
⑤雕版同一種藥材的名稱表示方法也不統(tǒng)一。如關圣殿女方四十一至四十五雕版中“知母”有兩種表示法,分別為“支母”和“只母”。
⑥不同雕版對中藥處方劑量表示方法也不統(tǒng)一。有的雕版標明處方劑量,有的沒有;有的處方有藥引,有的沒有藥引;有的劑量后面標明禁忌,有的未明確;有的同一種禁忌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沙市關圣殿十一千男方……一付禁油膩”“沙市關圣殿十二千男方……一付禁油”“沙市關圣殿男方十五千……二付”。
醫(yī)方出現(xiàn)“沙市關圣殿”字樣,“沙市”即今天的湖北荊州老城沙市區(qū)所在地,荊州地區(qū)明清時期的關帝廟很多①,推“沙市關圣殿”指荊州沙市的關圣殿?!瓣P羽鎮(zhèn)守荊州的故事在荊州及其周邊地區(qū)廣為流傳,關帝信仰在明清時期得到官方和民間的極力推崇,民間社會更是將關羽奉為正神”②。尤其是清代早中期的歷代皇帝屢屢親自下令敕封關羽,既有道教的意味,又有佛教、儒教的屬性和內容,體現(xiàn)了道、儒、佛三教融合的信仰體系。這批雕版醫(yī)方對于研究道家醫(yī)學、中藥醫(yī)方以及道教在荊州地區(qū)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注釋
①倪文蔚,顧嘉衡.光緒荊州府志:卷二七[M].刊刻本.1880(光緒六年).
②盧川.清代荊州都市信仰民俗考察[C]//中國屈原學會.中國楚辭學(第二十二輯):2013年河南西峽屈原與楚辭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