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巨野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山東 菏澤 274900)
在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十分常見且棘手。此病由病毒、細菌向呼吸道侵入引發(fā)感染所致,是以嬰幼兒為好發(fā)群體的特殊性支氣管炎病癥。本病的發(fā)生與體質(zhì)有較為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支氣管在蟲螨、冷空氣、花粉等因素刺激下,可發(fā)生本病,進而出現(xiàn)黏膜水腫、微循環(huán)滲漏等體征,可使氣道發(fā)生可逆性阻塞征象[1-2]。本病以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在病程初期以干咳為主,隨病情不斷進展,可向咳中帶痰轉(zhuǎn)變,夜間的癥狀比較明顯[3-4]。隨病情加重,可有呼吸困難、發(fā)熱伴發(fā),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霧化吸入為當下最重要的對本病實施治療的方案,經(jīng)霧化給藥,藥物可直達病所發(fā)揮作用,效果更為理想[5-6]。對于小兒而言,因其年齡小,配合度不佳,需要加強實施綜合排痰及全程護理干預,以縮短其康復進程。本次研究對相關(guān)患兒予以抽取,就綜合排痰聯(lián)合全程護理所具有的價值進行探討,現(xiàn)總結(jié)結(jié)果如下。
選取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共計100 例,均為我院兒科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收治,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觀察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介于2 個月~10 歲之間,平均值經(jīng)計算為(5.72±1.08)歲。對照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介于2 個月~9 歲之間,平均值經(jīng)計算為(5.79±1.05)歲。組間基線可比(P>0.05),研究已報經(jīng)倫理部門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guān)診斷標準;資料齊全未見缺項;患兒家屬對本試驗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肺結(jié)核、心力衰竭者;合并先天性器質(zhì)性病變者。
對照組:對家長開展宣教,使其對霧化認知度提升,就注意事項予以介紹,使其對正確、規(guī)范的霧化方法做到掌握,能夠協(xié)助將治療工作完成。積極開展巡視,對患兒不良行為予以及時糾正,同時做好異常情況的處理。
觀察組:本組運用綜合排痰聯(lián)合全程護理模式進行干預。(1)綜合排痰干預:在霧化吸入前,可運用按摩、拍背等方式,促進呼吸道內(nèi)積滯的痰液有效排出,使呼吸道保持通暢,使呼吸困難癥狀得以顯著改善。(2)全程護理干預:霧化前,向家屬強調(diào)霧化吸入優(yōu)勢、配合事項、注意要點。因過分擔心患兒,家屬易有焦躁、憂慮等負性情緒。需完善疏導工作,以提高其配合度。對霧化吸入設備運行狀況進行檢查,遵醫(yī)囑將生理鹽水及藥液置于噴霧器藥皿中,引導年齡較大的患兒掌握在霧化期間的呼吸方法,即緩慢平靜呼吸,經(jīng)鼻吸氣,在吸氣動作結(jié)束時,略作停頓,予以呼氣,以為霧化藥物有效被機體吸收創(chuàng)造條件。向家屬強調(diào)每日實施治療的時間,告知其確?;純褐委煏r為空腹狀態(tài),以防嘔吐引發(fā)誤吸,增加呼吸道阻塞風險。在霧化過程中,協(xié)助患兒取半臥位或坐位,以促使胸腔呈擴張狀態(tài)、膈肌有效下降,使氣體交換量明顯增加。若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可對其背部輕叩,加快康復進程。加強神志、呼吸頻率、面色等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若有呼吸淺快、憋氣、煩躁胸悶等癥狀,需立即終止治療。結(jié)束霧化后,為患兒漱口、洗臉,及時清除咽喉部、口腔、顏面藥物,以使口腔、皮膚感染率降低。指導家屬重視為患兒提供合理營養(yǎng),禁刺激性食物,以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為宜。
(1)對比兩組患兒的醫(yī)護總有效率。(2)對比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對兩組患兒的癥狀即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濕啰音、咳嗽咳痰的消失時間加以觀測并比較。(3)對比兩組的血氣指標檢測值:在開展治療工作前后,對兩組的血氣指標即PaO2、PaCO2、SaO2進行檢測并比較。(4)對比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在開展治療工作前后,對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即FEV1、MMF 進行檢測并比較。(5)對比兩組的心理狀況:在開展治療工作前后,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展開對患兒焦慮心理的評定,以14 分為界值;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展開對患兒抑郁心理的評定,以7 ~16 分為界值;分值越低,提示心理狀況越理想。(6)對比兩組的遵醫(yī)依從率:向家長發(fā)放問卷,總分為100 分。完全依從:分值介于85 ~100 分之間;部分依從:分值介于60 ~84分之間;不依從:分值在60 分以下。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的醫(yī)護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8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醫(yī)護總有效率的比較[例(%)]
兩組患兒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濕啰音、咳嗽咳痰癥狀的消失時間相比,觀察組均更短(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的對比(d,± s)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的對比(d,± s)
組別 例數(shù) 呼吸困難 肺部哮鳴音 濕啰音 咳嗽咳痰觀察組 50 1.47±0.37 2.92±0.56 3.17±1.03 3.86±1.02對照組 50 2.39±0.43 4.39±0.83 4.48±1.13 5.17±1.18 t 值 11.468 10.382 6.058 5.93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干預前,兩組的PaO2、PaCO2、SaO2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PaO2、SaO2均有升高,PaCO2均有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均有更為明顯的升高、降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檢測值的對比(± s)
表3 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檢測值的對比(± s)
PaO2 PaCO2 SaO2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62.17±2.19 78.08±1.32 55.63±3.79 40.05±1.18 82.72±4.42 97.73±2.74對照組 50 62.19±2.23 68.73±0.93 55.72±3.56 49.83±1.23 82.75±4.02 88.87±1.47 t 值 0.045 40.945 0.122 40.572 0.036 20.148 P 值 0.964 0.000 0.903 0.000 0.972 0.000組別 例數(shù)
干預前,兩組的FEV1、MMF 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FEV1、MMF 均有升高,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均有更為明顯的升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檢測值的對比(± s)
表4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檢測值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shù) FEV1(L) MMF(L/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1.26±0.34 2.42±0.72 0.83±0.23 1.85±0.53對照組 50 1.27±0.31 2.15±0.57 0.82±0.21 1.17±0.35 t 值 0.154 2.079 0.227 7.571 P 值 0.878 0.040 0.821 0.000
干預前,兩組的HAMA 評分、HAMD 評分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HAMA 評分、HAMD 評分均有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均有更為明顯的降低(P<0.05)。見表5。
表5 兩組負性情緒評測分值的對比(分,± s)
表5 兩組負性情緒評測分值的對比(分,± s)
組別 例數(shù) HAMA 評分 HAMD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22.77±3.49 11.39±2.37 18.39±2.29 9.02±1.18對照組 50 22.79±3.62 18.45±2.58 18.42±2.25 15.97±1.29 t 值 0.028 14.250 0.066 28.110 P 值 0.978 0.000 0.948 0.000
觀察組患兒的遵醫(yī)依從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82.00%(P<0.05)。見表6。
表6 兩組遵醫(yī)依從率的對比[例(%)]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為小兒呼吸道常見急癥,對患兒生長發(fā)育和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對于小兒而言,其支氣管有較少的彈力組織分布,氣道保持在相對干燥的狀態(tài),尚缺乏完善的排痰及清除機制,一旦發(fā)生本病,呼吸道可明顯充血水腫,引發(fā)氣促、呼吸困難等[7-8]。若情況嚴重,可致心力衰竭?,F(xiàn)階段,霧化吸入為重要的對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的方案,藥液經(jīng)霧化,可直接抵達病灶位置,故作用效果理想[9-10]。但因操作相對復雜,有一定交叉感染概率,故需選取有效、科學的干預措施進行相關(guān)干預,以改善患兒的預后[11-1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霧化吸入前開展排痰干預,可促使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癥狀得以有效緩解,進而為霧化吸入工作的順利實施打下良好基礎。而聯(lián)合全程護理干預,在霧化前取得家屬配合,并做好充分的霧化準備,可確保各項工作有序?qū)嵤陟F化吸入中加強安全干預,可防范面罩、吸管脫落等不良事件。在霧化后做好感染防護、生活照護,可提高生活質(zhì)量[13-14]。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有更高的醫(yī)護總有效率、遵醫(yī)依從率(P<0.05)。兩組患兒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濕啰音、咳嗽咳痰癥狀的消失時間相比,觀察組均更短(P<0.05)。干預前,兩組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心理狀況指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心理狀況指標均有所改善,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均有更為明顯的改善(P<0.05)。
綜上,針對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在開展霧化治療過程中,重視施以綜合排痰聯(lián)合全程護理,可提高醫(yī)護總有效率,縮短癥狀消失時間,改善血氣狀況,提升肺功能,緩解負性情緒,且患兒有較為理想的遵醫(yī)依從性。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