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
三月,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欣欣向榮的時節(jié)也是中國的“雷鋒月”,從一九六三年的三月五日至今已經(jīng)有六十年。六十年來,雷鋒精神如春雨般滋潤著每個中國人的心,成為中國人靈魂的底色;雷鋒精神如一曲振奮人心的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能量,讓人思考人生的價值。本期《幼兒畫報》為孩子們帶來雷鋒的故事,讓孩子們更全面地了解雷鋒同志的一生以及他那平凡又偉大的精神世界。
與現(xiàn)在的孩子們不同,雷鋒出生的年代物資沒有現(xiàn)在充足,生活條件得不到保障,7歲時就成了孤兒。繪本中,那個要獨立面對生存難題的小男孩兒,一邊拾著柴火,一邊無助地望著身后。身后沒有父母,只有空空的竹筐,里面裝著生活的困苦和內(nèi)心的煎熬。他的眼神中充滿著對生存的渴望,也帶著對未知明天的迷茫。
幸而時代的曙光很快照進了他的世界,新中國的紅星冉冉升起,雷鋒的臉龐也被這紅色的星光照亮。新中國的成立不僅僅解決了他的溫飽問題,還讓他有學上,有書讀。雷鋒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他刻苦讀書,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建設(shè)做出貢獻。
在小雷鋒的心里,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崇高而偉大的,他向往成為他們那樣。終于,在他的努力爭取下,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鋒曾說:“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yè)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成為了解放軍汽車兵的雷鋒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認真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他用自己的能力和鉆勁兒跟車隊里的“油耗大王”過招,并成功地征服了它,甚至使這輛車獲得了“節(jié)油標兵車”的榮譽稱號。
雷鋒精神中,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服務(wù)人民的堅持以及將他的理想和堅定信念讓世人動容。在通往沈陽的火車上,打掃車廂衛(wèi)生、幫助有需要的乘客、為旅客讀報紙等小事情充盈著他的行程;慷慨贈票,幫助丟失了車票的女乘客,做好事不留名早已成為了雷鋒的習慣……在雷鋒的工作、生活、學習中無處不彰顯著他恪盡職守、助人為樂、積極樂觀、勤奮向上的品質(zhì)。
在本期《幼兒畫報》的封底,編者為我們留下了幾個問題,其中“雷鋒的愿望是什么,他實現(xiàn)了嗎?”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里的一句話“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只要我們沒有遺忘雷鋒同志,沒有遺忘雷鋒精神,那么雷鋒同志的愿望一定會在一代代的傳承中實現(xiàn)。
回顧雷鋒同志短暫卻輝煌的人生,是無悔的青春,更是堅守的信仰,就像一把永不磨滅的號角,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高高屹立。希望孩子們傳承雷鋒精神,心懷黨的光輝,實現(xiàn)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親愛的家長們,看完以上解讀,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故事要跟我們分享呢?那就請將你們的故事發(fā)給欄目組吧。我們將會在下期欄目里分享給所有的家長,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欄目熱線:
0551-62608785
QQ:87689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