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禮楊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教師們都躋身于課堂改革的浪潮中,積極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對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有效之路進行分析和闡述,以期通過探究,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一、強化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學習內(nèi)容更為豐富,如果學生課前不能很好地預習,將會影響課堂學習效果?!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用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則強調(diào)“預習”之于學習的重要性。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初步感知課堂上要學習的內(nèi)容,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帶著疑點走進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互動的有效性。因此,課前預習是奠定有效課堂的基礎,也有利于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強化課前預習,作為教師,應首先精心設計預習任務,讓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先學,提升先學的有效性。預習任務的設計,應切合教材內(nèi)容,兼具趣味性、多樣化,以激發(fā)學生先學的興趣,提升預習效果。
以八年級下冊Unit 5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學為例,教學前,筆者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情設計了下面的自主預習任務:
1. 搜集一些文明和不文明舉止的圖片,在課堂上展示;
2. 用調(diào)查法了解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在課堂上交流;
3. 借助于教育平臺、網(wǎng)絡資源預習politely, litter, run, pick, turn等單詞,了解短語cut in on sb. / sth., drop litter, keep quiet, pick flowers, keep... clean, too... to..., enough to...等短語;
4. 聽Comic strip錄音,模仿讀對話,思考Will Hobo share his things with others? What about Eddie?
5. 就正確的行為舉止編寫一段對話。
這些預習任務的設計,切合教材的基礎知識、單元的話題而設計的多樣化、趣味性的作業(yè),既關注課堂所要學習的單詞、短語等,也注重預習方式的多樣化,如搜集圖片、調(diào)查采訪、對話配音、模仿角色朗讀等,充滿趣味性,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課前作業(yè)的興趣,也讓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準備了物質(zhì)條件。
為了強化學生自主預習的效果,教師不僅應精心設計預習任務,還應注重對預習情況的檢查。課堂伊始,教師可以針對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設計趣味性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展示自學成果的興趣。如進行Good manners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時,筆者首先設計了如下幾個活動,以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1)展示搜集到的文明、不文明禮儀的圖片,用英語加以介紹;(2)交流搜集到的一些文明禮儀;(3)將單詞和短語的預習檢查,設計為“闖關游戲”等,趣味性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學生為了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會更加積極地預習、有效先學,從而強化自主先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優(yōu)化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熱情
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課堂導入是重要舉措之一。導入是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導入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為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在優(yōu)化導入上下大力氣,不斷尋找和創(chuàng)新導入方式,以導入的優(yōu)化,促進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優(yōu)化導入方式,首先應注重導入方式的趣味性。有趣的才能快速將學生引領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游戲法、故事法、情境法等都是有效導入的可行方法。如What a brave young man的閱讀前,筆者為學生呈現(xiàn)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火”的圖片,從“真實”的情境中,設計火在生活中的利與弊的話題,通過話題的談論,再以火的“弊”而巧妙切入文章背景:生活中經(jīng)常有火災的發(fā)生,包括鄰居家失火等,如果你的鄰居家失火,只有鄰居家行動不便的老奶奶一人在家,你也恰巧沒外出,目睹鄰居家失火的場景,你會怎么做?一個這樣的導入,從對“fire”的利與弊自主交流入手,從鄰居家失火而切入,迅速把學生引領到閱讀中,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啟發(fā)式的導入,也是優(yōu)化導入的主要途徑之一。所謂啟發(fā)式的導入,就是導入時注重啟發(fā)和引領,同樣收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目的。如進行Colours and moods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從“顏色”和“情緒”的關系上入手進行導入,如Colours can influence our moods. Do you believe it? Reading text is mainly about it. 這樣,會立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對顏色和情緒的關系的探究熱情。
故事法導入也是優(yōu)化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眼球的有效手段,故事導入也遵循學生對故事情有獨鐘的身心規(guī)律。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以講故事的方式,營建樂學的氛圍。如以Natural disaster, Detective stories, Abilities等單元的reading教學為例,這些閱讀文章本身都是“真實”的故事,容易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這些文本的閱讀時,運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新課,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樂學的興趣。
三、注重文本研究,創(chuàng)設多元語言教學情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學習和運用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英語國家的人們在交際時,使用頻率最多的一句話是Give me a content,意思是“給我一個語境”,他們注重語言環(huán)境在交際中的作用。我國的英語教學,缺乏與之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更有必要。教師應注重文本研究,并根據(jù)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的需求而巧妙地創(chuàng)設多元語言教學環(huán)境,滿足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需求,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如以八年級上冊Unit 3 reading的閱讀教學為例,筆者首先借助于北京世界公園的圖片,以圖片介紹背景知識,引出課文的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了解了北京世界公園的占地面積,了解了埃及金字塔、法國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美國的白宮、林肯紀念塔、悉尼歌劇院等著名建筑的微縮景點,讓學生置身于世界公園,給人一種仿佛真的在周游世界。如此的情境創(chuàng)設和背景介紹,也為學生的閱讀理解埋下了伏筆。
再如進行The story of Xi Wang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呈現(xiàn)剛出生的小幼熊的圖片,可愛的猶如小松鼠的小幼熊,立刻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Do you know what it is? Can you believe it is a baby panda?也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又如進行DIY的reading閱讀教學時,對于not only... but also...的理解和運用,筆者改變了直接列舉的做法,而是首先引導學生從文本內(nèi)容DIY創(chuàng)設情境,與學生真實交流和例句展示等方式,如通過DIY can not only help us save money, but also make us more creative. 等幫助學生理解、體會、發(fā)現(xiàn)語言點的用法和含義,再鼓勵學生在合適的語境中自主運用,從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展英語水平。
四、優(yōu)化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是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習的有效手段。問題教學的運用,也改變了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倉儲的落后模式,問題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紐帶,實現(xiàn)以問引思、以問促啟的目的,是優(yōu)化英語課堂的有效手段。
首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情境問題,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如以A day out (reading)的教學為例,筆者依據(jù)單元話題以及reading的核心內(nèi)容而設計Can you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的問題,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聽到這個問題,會紛紛搖頭,表示不可能一日周游世界,此時,教師再次提出問題Do you know Beijing World Park? Who has visited Beijing World Park? If you go to visit Beijing World Park, you can see places of interest from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告訴學生如果去北京世界公園,就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個國家的名勝,以此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其次,問題的設計應有助于把學生帶領到課堂活動中,還應基于教材實際和學生的興趣、性格等,真正發(fā)揮問題的最大作用。如以Robots (reading)的教學為例,課堂伊始,筆者首先提出問題Do you like robots? Why do you like/hate robots? What changes will robots bring to peoples lives? 顯然,這些問題緊貼教材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要,以此搭建了課堂的問題探究情景。之后,將學生合理分組,就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了解robots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再以問題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Do you think robots will become popular?等,帶領學生深入文本的閱讀并尋找答案,達到閱讀教學的預期目的。
新課改背景下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目前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方法遠不止文章中重點論述的幾個方面,組織學生實踐活動、融入動手操作活動、融入社會熱點話題等,都可以讓課堂活起來,打造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英語課堂。如進行Fashion這一單元的教學時,讓學生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教學DIY時,讓學生動手做一個DIY,并錄制制作的過程;教學Shopping時,開展“模擬”商場、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買、賣,發(fā)展和運用關于買、賣的交際用語;布置學生給電影片段配音,以發(fā)展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布置學生學唱英語歌曲、閱讀繪本以及閱讀與學生水平相當?shù)挠⒄Z名著等,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學Teenage problems時,讓學生相互詢問各自的成長過程中的困惑,給出解決困惑的建議;教學Films以及Great man時,布置學生搜集整理著名影星、著名導演、英雄人物等的信息材料……多樣化實踐活動的開展,豐富了課堂教學活動,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英語課堂走向更高效。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落實新的育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打造教師善引、樂教、巧導,學生積極參與、善思、會學、樂學的互動課堂,提升教和學的效果,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